健康養身★孩子便秘怎麼辦? 有這些方法可改善

孩子便秘怎麼辦? 有這些方法可改善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

很多媽媽都有困擾,小孩開始上學時面臨便秘問題,原因多為廁所太髒不敢上或不習慣。小孩成長過程中的便秘,最常出現在3個時期:(1)開始添加副食品或正脫離母乳的嬰兒、(2)正在如廁訓練的幼兒、(3)開始上學學齡兒童。便秘不是什麼大病,但便秘一直沒解決則會影響小孩的及家庭的生活品質。

1歲以上孩童 約1成有便秘困擾

台東馬偕醫院小兒腸胃科醫師翁書釗表示,小兒便秘的比例,嬰兒約3%,1歲以上的孩童則約1成有便秘困擾,男女比例相當,超過9成沒有器官異常,屬「功能性便秘」。若病史或身體診察有特殊警訊,需進一步檢查是否有器官疾病,如先天性巨結腸症。僅管功能性便秘不會威脅生命,但疼痛的生理問題,和失禁造成的情緒與壓力,都大大影響兒童和家庭的生活品質。

小朋友的便秘問題,可從排便次數、糞便型態及孩子對排便的反應看出。兒童的便秘診斷,需有症狀1個月以上。若每週排便不到3次、每週至少1次大便失禁,就可能有便秘問題。糞便型態而言,曾排硬便或排便時會痛、曾因糞便體積太大而堵住馬桶,也是便秘警訊。小朋友便便形狀最好的狀態,是香蕉便或是雞塊便。直腸中有大量糞塊囤積、曾憋住不排便都可能是便秘現象。

晚飯後30分鐘 「亞洲蹲」最適合排便

曾排便疼痛的孩子,會蓄意或下意識忍住不排便,囤積的大便變得乾硬,又造成下次排便疼痛,形成惡性循環。兒童便秘的治療,首重讓孩子不怕大便,不過切記要規則服藥要解決小孩便秘問題,必須從2方面著手:(1)多喝水、多吃膳食纖維食物;(2)藥物控制,使用軟便劑讓小朋友大便不痛可避免惡性循環。學會使用馬桶,讓孩子好好與馬桶培養感情,學會坐或蹲的方式,自然改善便秘問題。

小朋友最佳的如廁時機是在飯後30分鐘,沒有催促和干擾是最佳時機。現在早上往往很匆忙,可改到晚餐後專心與馬桶培養感情10至15分鐘,達到良好的如廁習慣,認真學習使用蹲式或坐式馬桶。「亞洲蹲」姿勢時人體直腸打直且順暢狀態,最適合排便。若小朋友使用大人的坐式馬桶,需放小板凳讓雙腳能穩定踩踏,膝蓋稍微高過臀部有助排便。

治療便秘需有耐心,通常需要半年至2年,且半數孩子可能在治療後1年內復發。家長須了解便秘處理沒有捷徑,使用肛門塞劑和口服藥物使宿便不囤積、大便不乾硬、排便不疼痛,並依醫囑慢慢減量,勿貿然停藥。長期養成生活習慣,可降低便秘復發機會。(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90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23歲女模,因為工作關係必須長時間穿著丁字褲、緊身牛仔褲,私密處經常處於悶熱、不透氣的環境,日前她出現陰道搔癢、刺痛,以及黃綠色分泌物等症狀,就醫確診感染陰道炎,必須停止性生活,男友還差點與她分手。收治個案的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指出,私密處長期處於潮濕、悶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今天是國際護師節。台灣護理產業工會公布,國內護理人力現況調查,平均每5名護理人員就有1名離職,平均薪資約4萬元,比2年前倒退1500元,護病比更是嚴重,醫學中心大夜班護理人員 ,1人要照顧16名病人。根據103年醫療機構護理人力現況調查顯示,護理人員離職率平均15.8%...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許多媽媽都視花生為致敏危機,盡量避免給孩子食用花生。而且,在美國,從幼稚園到飛機等地方所供應的餐點,我們都看不到花生的蹤跡,美國藥廠還推出了含有少量微克的花生蛋白質的皮膚貼布,聲稱可以預防花生過敏反應。不過,日前美國所做出的研究指出,從寶寶的副食品開始吃花生,反而可以大...

閱讀詳情 »

撰文/今周刊整理 今年六月一日,台灣將實施新的基因改造(簡稱基改)食品標示制度,只要基改作物製成的食品,都必需標示。而台灣進口的黃豆和玉米,已經幾乎都是基因改造作物(如基因改造玉米,占台灣玉米進口總額99%以上)」。如同進口美國牛肉議題造成社會高度關注,基改食品不僅與食品安全領域相關,也涉及台美雙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