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子常愛生氣 當心恐有情緒障礙

孩子常愛生氣 當心恐有情緒障礙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有位才國小一年級的瑋瑋,生起氣來總像火山爆發,小則大聲吼叫,大則動手打同學,有時候從下課吵到上課,這樣的情緒讓同學們不想跟瑋瑋做朋友,也影響到了瑋瑋上課的學習。瑋瑋媽常常感嘆,就是情緒這個問題,成了瑋瑋的絆腳石。醫師提醒,情緒障礙的孩子相較於其他孩子,有更大的風險會造成學校人際適應差,學習低成就以及更大的親職壓力,甚至可以做為未來情感疾患的預測因子,實在不可不慎。

情緒障礙孩子 學校人際適應差

奇美醫學中心精神科主治醫師李佳蓉表示,每個人都有情緒,但是如果這些情緒及相對應的行為已顯著影響到學校,家庭生活及人際關係時,就變成了應該正視的情緒障礙問題。情緒障礙是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很常見的主訴。通常,不適切的情緒行為只是看到的冰山一角,評估底下的成因才能給予適切的治療。

孩子情緒三類 看看屬於哪類?

根據羅素·巴克雷(Russell Barkley)博士的研究中,將孩子的情緒行為分為三類:

一是衝動性高,情緒後的調節力也差,這些孩子對於刺激的閾值低,情緒強度強,且往往還沒覺察自己的情緒,就已出現衝動的行為。

二是衝動性尚可,但情緒的調節力差,需要長時間才能再度回到穩定。

三是情緒起伏大,情緒來得快也去得快,這些孩子雖然發脾氣的時間短暫,但要小心情緒當下的不當行為。當了解孩子情緒行為的困難點為何,便更能針對問題點來做介入。

研究顯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有4成左右同時合併了情緒問題,自閉症類群疾患,更有7成會有情緒及行為問題。此外,兒童的焦慮、憂鬱、衝動相關疾患都可能表現出明顯的易怒情緒。

情緒障礙合併過動 宜多層面治療

李佳蓉表示,情緒障礙的孩子,宜使用多層面的治療方式,包含藥物治療,行為治療及親職技巧等。嚴重的情緒障礙少單一出現,常併有其他兒童神經發展或是情緒疾患,藥物可調整腦中神經傳導物質,改善腦功能,也可讓行為治療及親職技巧能事半功倍。

行為治療可使用個人或團體的方式,協助覺察情緒並採用適切的方式表達。其中人際互動團體更是孩子行為治療常使用的方式,藉由創造動態的互動環境,更直接的演練情緒覺察及控制技巧。親職技巧則是指導父母親分析孩子的情緒行為,使用同理語言,減少對立並促進孩子與父母親的關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67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過年穿新衣戴新帽是華人的傳統習俗,因此許多人每到過年就愛打扮得漂漂亮亮,注重外表的眼鏡族也愛戴起隱形眼鏡,讓自己在新一年呈現出最「亮眼」的一面,不過配戴隱形眼鏡其實大有學問,讓專業驗光師詳細解析。含水量越高越好? 小心狂吸淚水更乾澀選擇隱形眼鏡需要考慮「含水量」及「透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農曆過年,家家戶戶充斥歡樂的過年氣氛。送舊歲,迎新春,當然少不了開運年菜、應景零嘴、香醇美酒,大啖朵頤,滿足口腹之慾;然而年長者們脆弱的胃腸可受不了這樣的「厚待」,總在年節時抱怨「胃糟糟」、腹脹、便秘、胃痛等腸胃不適,甚至引發膽囊、胰臟發炎。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陳至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春節期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放假」3天沒有開記者會,今(14)日首度開記者會說明,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春節期間發出警示景點不多,民眾戴口罩遵從度也都很高;同時,今年急診類流感人次相對往年低很多。 陳時中說明,年假開始出現人潮警示景點很少,人潮群聚不太嚴重,自己雖然沒...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連續2日都沒有新增本土與境外移入新冠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表示,今(14)日距離前次雙「+0」已經103天,自己前往台中集中檢疫所視察,1年前武漢包機回台檢疫就在台中;陳時中也透露檢疫民眾不服約束的祕辛。 陳時中特別說,台中集中檢疫所特別做了口罩,代表安全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