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子愛靜態活動小心近視快! 醫揭「預防重點」

孩子愛靜態活動小心近視快! 醫揭「預防重點」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7歲女童,平日喜歡靜態活動,例如畫畫、看故事書等等,下課也都待在教室,假日也不愛出門。平時沒有在固定醫療院所追蹤眼睛狀況,只有佩戴眼鏡矯正度數,但這一年來近視度數增加很快,新眼鏡戴了幾個月就看不清楚,半年內就換了兩副眼鏡;經重新散瞳驗光,發現眼鏡度數有矯正過度的情形,並議家長讓女童開始使用低濃度睫狀肌麻痺劑(俗稱散瞳劑),並進行適當的近視防治衛教。

修正眼鏡度數  多接觸大自然  

奇美醫學中心眼科部主治醫師卓宛樺指出,預防孩子近視的發生,目前的共識為增加其戶外活動以及減少近距離用眼時間;經過睫狀肌麻痺劑點眼使睫狀肌放鬆除去假性近視的度數後再行驗光,若仍有近視度數便是真的近視了,但仍須避免度數持續增加為高度近視,因為高度近視和視網膜退化、裂孔、剝離、黃斑部病變等併發症高度相關,不但影響視力,嚴重者甚至會造成失明。

減緩近視快進展  治療兩大方針

卓宛樺醫師說明:減緩及避免近視的進展,治療方針則可分為兩大項:

一、長效阿托品睫狀肌麻痺劑:不同濃度的阿托品對於減緩近視度數增加皆有不同程度的治療效果;但是,接受較高濃度之阿托品治療的孩子,相較於接受較低濃度之阿托品治療的孩子,停藥後會有較快速之近視進展。

二、角膜塑型片:目前較被廣泛接受的機制為角膜透過鏡片重塑後,透過周邊視網膜近視散焦(myopic defocus),減緩眼軸長增加以延緩近視進展。

治療皆可能產生副作用 遵循醫囑是關鍵

一般而言,睫狀肌麻痺劑常見的副作用有瞳孔散大、畏光、近視力模糊等,其對眼表面的影響也逐漸受到重視,可能造成結膜炎及淚液分泌減少,而角膜塑型片常見的副作用可能來自於角膜磨損、清潔習慣不佳所造成的角膜潰瘍甚至失明以及眼表面狀態改變等。

卓宛樺醫師提醒,隨著睫狀肌麻痺劑和角膜塑型片使用的普及率上升,接受治療的孩子數量亦逐年攀升,若想要兼顧近視治療之療效與安全性,務必遵從醫師的醫囑規律點藥,並配合醫師的建議定期回診追蹤。

【延伸閱讀】

名人接連離婚 婚姻卡關有沒有更好的選擇?

鼾聲如「垂死的熊」 8招檢視「睡眠呼吸中止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35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近年來,極端氣候加上空氣污染的情況越演越烈,已造成全世界各國心血管疾病案例增加,導致急性心肌梗塞及心因性猝死的人數異常上升,無論溫帶甚至寒帶國家均無一倖免,地處亞熱帶的台灣自然也不例外,今年的夏天已造成冠心病(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急性心絞痛、心肌梗塞,甚至猝死病患急速增加。 冠心病的發生主要是因為供應...

閱讀詳情 »

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據統計,全國約有1成民眾飽受慢性失眠所苦,人數超過200萬人,因此如何正確使用安眠藥物,成為1項重要的公衛議題,藥師建議,務必按照醫師的指示用藥,懷孕、哺乳期間或老年人更需謹慎使用。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2017年1項調查發現,全台平均每10人當中就有1人慢性失眠,盛行率為11....

閱讀詳情 »

國立中興大學材料工程系團隊,日前研發出可自行發電及自行修復功能的電子皮膚,像果凍膠的電子皮膚剪開後2分鐘會自動癒合,恢復導電功能,繼續進行上下左右操控,未來可以應用在機器人和義肢上面,具有廣泛的應用潛力,研究成果刊登在國際頂尖期刊《先進功能材料》。 中興大學材料工程學系副教授賴盈至表示,這個電子皮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你也常常為了減肥而困擾嗎?日本減重話題名醫牧田善二表示,透過減醣飲食的方式,讓自己健康瘦下來,其實很多人在剛減肥時,因為期望能快速看到成果,往往一下子瘦太快,反而讓身體出現皮膚鬆弛、全身無力、免疫力下降等不良影響,最佳的減肥方式,則是應每個月2至3公斤,且循序漸進的瘦下來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