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子扁平足 踮腳尖走路增加足弓肌力

孩子扁平足 踮腳尖走路增加足弓肌力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小孩子走路偶爾跌倒看來很正常,然而4歲的張小弟卻常常跌倒,不管平路或山路,兩步就會跌倒。媽媽還覺得奇怪,孩子不像其他小孩喜歡玩一些需要平衡或攀爬的遊戲,到醫院檢查後發現,原來兒子有「扁平足」現象。

扁平足成因多 先天遺傳、太早學走路都可能

張媽媽表示,在兒子2歲時就發現他走路很容易跌倒,腳的張力好像較弱、容易喊累,像是去爬山才走一兩步,就會跟爸爸撒嬌說要抱抱不要走了,帶他去公園玩,看到平衡木遊戲也會說不要玩。張小弟復健期間約半年多,和復健老師踮腳尖走路、用腳夾沙包遊戲,邊復健邊遊玩,孩子腳的張力也漸漸增強,現在走路比較平穩。

豐原醫院復健科主任吳淑娟表示,張小弟的韌帶鬆弛張力低足弓發育不完全,導致台語俗稱「鴨母蹄」的「扁平足」。扁平足成因很多,有些是先天性遺傳、有是太早學走路、或神經病變,甚至是韌帶鬆弛張力低,導致足弓發育不完全。

可在3至8歲時 運動增強肌力

有扁平足現象的孩子,可以在孩子3歲到8歲足弓發展階段,透過運動加強肌力。像是踮腳尖走路、或是用腳夾沙包,鞋子裡還可以加足弓墊,這些都是可以讓足弓發展得更好的方法。

吳淑娟主任表示,扁平足治療如果在發展階段積極治療復健,其實孩子走不穩的情況就有改善的空間,更能重拾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大膽玩任何遊戲,並非無法救治。(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72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許多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會花大錢購買昂貴的嬰兒副食品或是嬰兒奶粉,不過,兒科醫師認為,1歲以前嬰幼兒最佳營養來源是透過哺育母乳,其中富含DHA,可說是寶寶營養黃金首選。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腸胃科主任陳偉燾指出,0至3歲是寶寶感知力發展的重要階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0歲的蘇阿嬤,最近一個月來右眼紅痛,視力模糊,並且合併頭痛,她先到眼科診所求診,診斷為右眼前葡萄膜炎及右眼青光眼,被轉介至成大醫院眼科接受進一步診斷與治療。經過一系列的檢查與送檢,確診她是巨細胞病毒感染引起的前葡萄膜炎合併青光眼。在抗病毒藥物、青光眼藥物、類固醇藥物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每個人一生都會出現幾個知己,友誼不但能豐富生命,讓人生多采多姿,現在更有研究發現,關係親密的友誼可以提高自尊心,相反的,生命中少了友誼的滋潤,也就少了強大的社會支持和接納感,會降低自尊心。研究刊登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Personality and Social...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世界物理治療聯盟2016年統計,全球有至少2,700萬人以類鴉片藥物止痛,包含急性疼痛、慢性疼痛及非惡性疼痛,而產生藥物過量或成癮的情形。單是美國,就有超過4萬人因類鴉片藥物使用過量致死。止痛藥不治本  物理治療個別化評估治療物理治療師湯士萱表示,只要是肌肉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