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子扁平足 踮腳尖走路增加足弓肌力

孩子扁平足 踮腳尖走路增加足弓肌力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小孩子走路偶爾跌倒看來很正常,然而4歲的張小弟卻常常跌倒,不管平路或山路,兩步就會跌倒。媽媽還覺得奇怪,孩子不像其他小孩喜歡玩一些需要平衡或攀爬的遊戲,到醫院檢查後發現,原來兒子有「扁平足」現象。

扁平足成因多 先天遺傳、太早學走路都可能

張媽媽表示,在兒子2歲時就發現他走路很容易跌倒,腳的張力好像較弱、容易喊累,像是去爬山才走一兩步,就會跟爸爸撒嬌說要抱抱不要走了,帶他去公園玩,看到平衡木遊戲也會說不要玩。張小弟復健期間約半年多,和復健老師踮腳尖走路、用腳夾沙包遊戲,邊復健邊遊玩,孩子腳的張力也漸漸增強,現在走路比較平穩。

豐原醫院復健科主任吳淑娟表示,張小弟的韌帶鬆弛張力低足弓發育不完全,導致台語俗稱「鴨母蹄」的「扁平足」。扁平足成因很多,有些是先天性遺傳、有是太早學走路、或神經病變,甚至是韌帶鬆弛張力低,導致足弓發育不完全。

可在3至8歲時 運動增強肌力

有扁平足現象的孩子,可以在孩子3歲到8歲足弓發展階段,透過運動加強肌力。像是踮腳尖走路、或是用腳夾沙包,鞋子裡還可以加足弓墊,這些都是可以讓足弓發展得更好的方法。

吳淑娟主任表示,扁平足治療如果在發展階段積極治療復健,其實孩子走不穩的情況就有改善的空間,更能重拾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大膽玩任何遊戲,並非無法救治。(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72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前幾年台北市議員李新尋短去世,其他的立委朋友分享其生前為帶狀疱疹(俗稱皮蛇)後慢性疼痛的併發症所苦。家醫科診所院長姚偉明醫師分享,一位七十歲的太太在肩頸長出帶狀疱疹,發病的時候痛得要命,沒想到病灶好了後疼痛反而加劇,使用了麻醉止痛和抗癲癇藥物等最後一線的藥物都沒效,最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我們人類是肉食性動物,具備代謝膽固醇的能力,而草食性動物就無法代謝膽固醇,如兔子。餵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給不能代謝膽固醇的動物,膽固醇自然累積的多。再者,美國的那篇研究報告中,有些受試者患有天生無法代謝膽固醇的「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大約五百人之中會有一人罹患這種疾病,若排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孕期中的媽咪因為孩子的重量,容易造成腰痠背痛,或哺乳期間因為塞奶造成乳腺炎,花蓮慈濟醫院物理治療師王韻涵建議,孕媽咪只要運動動作正確,也是可以多動;產後有些媽咪會有乳房腫脹,甚至乳腺炎等問題,婦產科病房護理長林嘉慧表示,產後可補充卵磷脂與避免高脂食物來預防乳腺炎,也可利...

閱讀詳情 »

暑假來臨,對許多孩子而言是自由放鬆的時光,但對父母而言,可能增加了不少與孩子有關的壓力。網路上就流傳一則笑話:「7月,比鬼門開更可怕的是校門關!」由此可見家長面對孩子,壓力真的不小。根據英國1則調查指出,父母每天會有6次因為孩子而倍感壓力,1天之中有將近40分鐘感到焦慮,每個月有8天感覺需要休息或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