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宅在家腸胃容易不適? 當心是中斷運動惹的禍

宅在家腸胃容易不適? 當心是中斷運動惹的禍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新冠肺炎疫情在5月中升溫為三級警戒之後,很多習慣出門運動的退休長者變成宅家老人,衛福部彰化醫院中醫師張煒東表示,很多這類長者出現腸胃不適的情況,並非吃壞肚子,而是因為中斷運動後消化變慢、腸胃機能變差而求診,成了疫情期最特殊的病號。

腸胃機能變差 與中止運動有相關

張煒東醫師指出,運動可以活動全身的肌肉,促進循環,進而幫助腸胃蠕動,甚或有些運動本身就集中在腹部,自然可以直接幫助腸胃蠕動。對於有運動習慣的人突然中斷運動,最先出現不習慣的器官通常是腸胃,因為腸胃蠕動變慢使得消化變慢,有的會出現便祕、有的吃不下、有的腹漲;也有少數年輕人在疫情初期還會在家運動,時間一長就懶得動了,也出現腸胃不適的狀況。

在家防疫按摩  促進腸胃消化

張煒東醫師說,對於這些疫情期的特殊病號,開一些幫助消化的藥,通常短時間就能好轉。其實,最簡單的方式是飯後於室內踏步行走,配合按摩腹部來促進消化,按摩的方向要配合大便的運行方向,從升結腸到橫結腸,再到降結腸與直腸的方向按摩,以右手按摩而言,以順時針的方向按摩,一邊走路一邊按摩,幫助消化。

穴位按摩這樣做  飲食慎選多纖維

除此之外,張煒東醫師說,想要讓腸胃蠕動更好的話,可以按摩兩小腿的胃經與脾經路線,脛骨的外側是胃經路線,內側是脾經路線,雙手的大拇指從膝蓋下方開始,沿著脛骨兩側從上往下按摩,若是不懂經絡的人,可以從小腿上方開始,用指腹按摩到腳踝,外側上到下,中間及內側也是上至下,雖然和實際經絡會有些微差異,但是有按摩就會有幫助。

在食物方面,山楂、酸梅、麥芽等食物可以改善消化功能與食慾不佳,五穀飯、燕麥、芹菜、南瓜、花椰菜等纖維較多的食物,則可增強胃腸蠕動。

【延伸閱讀】

多發性硬化症持續治療莫鬆懈 施打新冠疫苗可增強保護力

揮別男性更年期 熟男下半場重拾活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84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疾病管制署公布上周國內登革熱確定病例,共新增8例本土病例,以及3例境外移入病例;該署表示,南台灣登革熱疫情雖已趨緩,仍請民眾利用歲末大掃除時機,加強清除孳生源工作,另外呼籲民眾如計劃春節假期南下,或前往東南亞等登革熱高風險地區旅遊或探親,應做好防蚊措施。根據疫情資料顯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公布第二波年節食品檢驗結果,共計抽驗150件年節食品,包括即食豆製品、木耳、烘焙食品、米濕製品、素食食品、肉加工品、穀類食品、水產加工品、糖果等,結果共有5件品質檢驗不符規定;另外針對45件完整包裝產品檢查標示,共有2件標示不合格。衛生局指出,本次抽驗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今年春節假期長達6天!為了避免持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民眾在春節假期中斷用藥,健保署提醒,倘若上次(上個月)的給藥屆滿(藥吃完)日期落在春節期間(1月30日至2月4日),可提前自1月20日(春節前10天)起領藥。健保署指出,全民健康保險「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是指醫師開給病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惡性腦瘤的病程進展快速,且復發率高,通常確診到死亡不超過2年的時間,讓醫界常束手無策;不過,陽明大學及台北榮總研究團隊費時8年,找到惡性腦瘤的復發因子「miR142-3p」,經動物研究證實,該因子含量變低時,會加速腦瘤復發、惡化,透過注射補回則可抑制腫瘤,可望開發成為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