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守護原生食藥用植物 已完成648例保種

守護原生食藥用植物 已完成648例保種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臺灣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在三萬六千餘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蘊育了超過4600種以上的植物種,其中約有四分之一的植物是臺灣特有種,此多樣化的自然資源為臺灣最珍貴的瑰寶。但面對全球環境急速變遷,許多物種正面臨消失或滅絕問題;因此,如何確保臺灣原生植物物種之永續保存及維持生物多樣性,為當前重要課題。

臺灣原生食藥用植物保種 成果豐碩

為守護台灣原生食藥用植物,興大於日前在惠蓀林場舉辦「臺灣原生食藥用植物資源與開發討論會」,參與此討論會的永豐餘集團何壽川先生說,從臺灣自然環境中,找尋具備食用、藥用或加工用途潛力的本土植物物種,進行種原調查及保存,研究並開發其永續利用模式,期能在兼顧生態保育及維持生態多樣性之前提下,確保臺灣農業的永續發展,達到「環保」、「永續」、「利他」的理念。現已完成648種食藥用植物之培育保種、設置保種教育中心、臺灣原生種活性分析、開發月桃飲品及保養品等豐碩成果。

特有種植物開發 以達自然資源永續利用

中興大學副校長黃振文召集興大在生態保育、植物分類、天然藥物開發等專長的研究團隊,針對臺灣原生的食、藥用的植物進行蒐集、保種以及活性探索的研究工作。而為了發掘所保種植物於醫藥、保健功能發展的可行性,同時進行植物成分活性研究,目前已發現土肉桂、南投月桃、金櫻子、中國柃木、毛柱楊桐、凹葉柃木、杉木、鐵丁樹、樹參、裏白忍冬、三葉五加、厚皮香、恆春山茶、短柱山茶、臺灣肖楠、臺灣粗榧、鳳凰山茶等植物均具有進一步開發為代謝症候群、癌症預防等醫藥保健產品之潛力。

產學合作 提升醫藥開發潛力

興大校長薛富盛說明,除了醫藥保健功能的產業開發潛力外,此計畫的成果更可與山村再造計畫,以及大學社區關懷責任結合,如本計畫所蒐集的優良品種月桃,已協助部落居民於原住民保留地上種植,而研究團隊所開發的月桃萃取物應用於飲品、保養品的技術也與生技公司合作完成產品生產。未來也將在此基礎下,繼續結合校內外研究團隊與產業界,共同開發臺灣珍貴的自然資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10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日前適逢雙十國慶日,為給予加護病房患者加油打氣,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護理師陳俞廷親手為一名罹患腸阻塞及慢性肺阻塞肺病的白伯伯繪製一面國旗,讓這名忠貞愛國退休高中歷史老師白伯伯在醫院也能參與專屬的升旗典禮,此舉不僅逗得白伯伯眉開眼笑,也讓周邊的患者跟著揮手示意,為加護病房增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從海外歸國的劉小姐有失眠症,定期服用安眠藥,但受到疫情影響,返國後又怕防疫措施做得不夠,造成焦慮緊張,即使服用醫師處方的安眠藥後,晚上還是翻來覆去徹夜難眠;原本以為睡前喝點紅酒配藥,結果反而產生嗜睡症狀。有睡眠困擾者 吃藥前應從生活習慣開始調整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男生的青春期發育時間介於9到14歲之間,但每個人差異性不同,通常在量測陰莖的長度上,是從根部開始量起,但對於皮下脂肪較厚的孩子,視覺上覺得長度不夠往往是陰莖埋在皮下造成的錯覺,又稱包埋式陰莖。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兒童內分泌科劉明侑醫師表示,男生進入青春期後,第二性徵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發布,新增2名新冠境外移入病例,分別由菲律賓入境20多歲該國女性(第549例),與由美國入境本國籍30多歲男性(第550例),入境時都沒有不適症狀,但第549例竟第3次採檢才確診陽性。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第549例因工作9月3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