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宗教場所「微解封」最新管制措施出爐! 全面禁擲筊、不能抽籤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三級警戒延長,同時適度鬆綁,自7月13日起部分場域「微解封」,不過宗教場所究竟能不能解封,相關規定卻令人看得霧煞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9)日重申,宗教場所原則不開放,除非能妥備符合6大條件的防疫計畫報請主管機關同意,但最多不得超過99人,且不能提供筊杯、籤筒供民眾使用。

陳宗彥下午在防疫記者會特別針對宗教場所解封原則再做解釋,強調雖「原則不開放」但可有條件的開放,前提是要報防疫計畫給地方主管機關同意,地方性宗教財團法人就報鄉鎮市區公所初審;全國性宗教財團法人直接報內政部。

陳宗彥強調,同時宗教場所防疫措施要實施實聯制;民眾進入宗教場所期間,應全程佩戴口罩,禁止飲食;入口處須量體溫,噴酒精或提供乾洗手液、洗手設備。若有發燒或有上呼吸道症狀的民眾,禁止進入。且要妥善規劃民眾進出及參拜動線,並引導入內民眾保持1.5公尺社交距離,參加宗教儀式人員須採梅花座,並固定座位。

防疫計畫要包括有6大內容,分別是:1宗教場所內部人員名冊、2宗教場所內部人員健康監測措施及監測異常時的處理機制、3宗教場所內部人員衛生防護措施(如佩戴口罩、注意手部衛生,提供充足清潔及消毒用品等)。

4宗教場所環境清潔消毒措施(包括清潔、消毒之方法、範圍、頻率及負責人員等)、5開放民眾入內的防疫配套措施(如實施實聯制之方式、量體溫及噴酒精之地點、人流管制及動線規劃、未佩戴口罩者之處理方式等)、6內部人員可能確診或發現宗教場所為確診者足跡所至的應變措施。

即使通過防疫計畫,獲准開放的宗教場所,陳宗彥指出,也得符合容留人數最多不超過99人,且不提供筊杯、籤筒供民眾使用的限制,至於其他易輪流接觸的物品,除要求使用人在使用前後於手部噴灑酒精消毒外,也要指派專人定時以酒精或消毒水消毒。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7/9本土32例12死!台北最多 陳時中定調「整體疫情還是往下」

網傳疫苗施打前準備工作是假的! 打疫苗前、後正確注意事項在這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你聽說過 4-7-8 呼吸法嗎?風靡美國的呼吸法,據說可以讓任何人 60 秒鐘入睡!!!   放心,失眠的痛苦我們懂。數羊、喝牛奶、在熱牛奶裡洗澡,我們全部試過,但最後還是在半夜四點起來吃安眠藥... 現在,美國人安德魯.威爾博士說自己找到了一種幫助睡眠的4 — 7 &mdas...

閱讀詳情 »

現代飲食越來越精緻, 生活也越來越舒適, 在我們盡情享受的同時, 都市人的文明病也靜悄悄地靠近我們, 看看身體的12種訊號, 讓我們及早發現,及早預防。 往下看看是哪 12 種訊號...   1、沒勁兒 腎功能不好時, 很多廢物難以從尿裡排泄出去, 會出現精神不振、疲憊、乏力等沒勁兒的感...

閱讀詳情 »

病魔一直是人類可怕的敵人。人就怕得病,特別是一些疑難雜癥甚至是不治之癥。不幸得知自己患上此等病癥的人,其內心瞬間天崩地裂的感覺,擁有健康體魄的我們是永遠無法感同身受的。 有一位名叫胡妤涵的19歲正妹,今年初發作自體免疫功能病症「畢賽氏症候群」(Behcet's syndrome)等病症。 由於她的病...

閱讀詳情 »

最近健爸的朋友被診斷出患有椎間盤突出的毛病,到底椎間盤在哪裡?為什麼會發生椎間盤突出的問題?就讓Mary帶大家一起來認識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位於脊椎體之間的軟骨,中央有髓核,四周環繞著強韌的纖維環,具有緩衝壓力的作用。 椎間盤突出:當椎間盤受到突然的重力撞擊,或因為姿勢不良導致長期承受壓力,周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