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定期接受產檢 世衛建議至少8次

定期接受產檢 世衛建議至少8次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定期產前檢查能讓媽咪和醫師了解媽咪及腹中寶寶健康狀況,並可及早發現異常,即時提供治療處置,而且這是諮詢醫師的最佳時機,包括檢查、疾病預防及健康生活方式與營養等。世界衛生組織(WHO)2016年發布「產前照護建議-正向懷孕經驗」指南,建議懷孕婦女,在懷孕期間與醫療保健提供者的接觸(檢查)次數至少8次。

按照孕婦健康手冊 定期接受產檢

國民健康署指出,WHO建議孕婦至少要做8次產檢,我國則提供孕婦免費10次產檢,透過產檢衛教指導提供準媽咪及家人在孕期營養、兩性平權、流產徵兆及高危險妊娠、孕期心理適應、多元友善生產、母乳哺育等資訊。孕婦應依孕婦健康手冊所列時程定期產檢,讓寶寶健康出生、媽媽平安生產。且自84年起,已開始提供孕婦產前檢查(含1次超音波檢查),並分別自101年及103年起,增加1次乙型鏈球菌篩檢及2次產前健康衛教指導服務。懷孕準媽咪們,要記得按照孕婦健康手冊上的建議檢查週數,定期前往產檢院所受檢!

瞭解胎兒生長發育 認識友善生產措施 

目前除醫療院所內之婦產科醫師或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及登記執業的助產師(士)可提供產檢服務外,還有助產所之助產師(士)亦可提供產檢服務,全國計有17家助產所,分布於12縣市。國民健康署網站亦提供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研訂的「醫療機構生產計畫書範本」供下載參閱。該署呼籲準爸爸,要以實際行動提醒及陪伴準媽咪定期去產檢院所做產檢,並一同參加產前教育課程、產前運動,及於懷孕期間傾聽、支持準媽咪,以瞭解胎兒的生長發育狀況,促進夫妻感情及建立親子關係。

多元服務管道 讓準爸媽更方便諮詢

如準媽咪、準爸爸們想進一步瞭解孕前、孕期、產後等相關資訊或協助,可撥打國民健康署設置提供之全國免付費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0800-870-870 (另提供越南語及印尼語諮詢)或利用孕產婦關懷網站查詢或下載「雲端好孕守」APP。另外,衛生福利部「送子鳥資訊服務網」也提供「結婚、懷孕、分娩、新生兒至學齡前(0-6歲)、學齡兒童至青少年(6-18歲)」所需要的衛生醫療、托育服務等相關福利資訊,準爸爸、準媽媽們可多加利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27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女網友在論壇上發文,提及自己在與男友愛愛後,突然下腹一陣劇痛,痛到很想吐,接著就頭暈目眩,完全站不住,男友驚覺不對勁,立刻將她經緊急送醫,在一番檢查後,醫師告知她是黃體囊腫破裂!黃體囊腫破裂分自發性、後天性 嚴重恐致命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產科主任董宇紅表示,黃體囊腫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隆鼻手術不僅能改變一個人的外觀,甚至能用於治療鼻相關之傷痛病症。早期接受隆鼻手術的患者,大多可能因意外引發的鼻部外傷,或先天性缺陷造成的呼吸障礙所需;而現今在社會風氣影響帶動下,加上醫療科技蓬勃發展,「隆鼻」不再僅限於醫病範疇,而是拓展為外觀美貌的追求。隆鼻手術分封閉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心房顫動是臨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也是老人家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卻常被忽略,發生率也會隨著年齡增加而上升;然而,年輕人也不可輕忽心房顫動!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國內目前約有二十三萬至五十萬民眾罹患心房顫動,而每年約增加二千五百人罹病,且臺灣的年輕患者比西方國家高出兩倍之多...

閱讀詳情 »

網路上常見:「糖尿病人水果只能吃番茄和芭樂?」「吃芭樂可以改善糖尿病嗎?」的問題,到底真相如何?營養師表示,糖尿病人的飲食原則是「三低一高」,即低糖、低油、低鹽及高纖維質,再來剖析芭樂的營養與其他特性,就可以解答這一些疑惑了。 食用芭樂,血糖比較不會立刻顯著上升 芭樂是一種含可溶性膳食纖維非常豐富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