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房顫動年輕化 遠離中風危險這樣做

心房顫動年輕化 遠離中風危險這樣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心房顫動是臨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也是老人家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卻常被忽略,發生率也會隨著年齡增加而上升;然而,年輕人也不可輕忽心房顫動!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國內目前約有二十三萬至五十萬民眾罹患心房顫動,而每年約增加二千五百人罹病,且臺灣的年輕患者比西方國家高出兩倍之多,不得不慎!

心房顫動症狀加劇 腦中風機率增6倍

臺中榮總心臟血管中心主任吳茲睿醫師表示,產生心房顫動的原因包括冠狀動脈心臟病、高血壓、風濕性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尚有一部分發生於結構正常的心臟。部分陣發性心房顫動的患者於門診使用許多藥物仍然無效且症狀越發厲害,甚至轉變為持續性、永久性心房顫動,除症狀加劇外,腦中風的機會更是一般人的5到6倍,甚或導致心臟衰竭。

服用抗血栓藥 降低中風機率

臺中榮總心臟血管中心謝育整醫師進一步指出,心房顫動會使心房無力收縮,無法將血液完全排出,易在心房內產生血塊,血塊被血液輸送到肺臟或大腦血管,將引起中風或全身性栓塞。台灣有23萬人有心房顫動,經評估有中風風險,建議服用抗血栓藥來預防。

抗血栓藥傳統以阿斯匹靈或抗凝血藥「可邁丁」防血栓,可降低20%至60%中風機率,近年有新型的口服抗凝血藥物,對於患者來說,不僅大幅降低中風機率,可降低出血,並減少藥物和食物交互作用,相對的也會提高服藥意願。

藥物治療不佳  考慮心房顫動電燒術

臺中榮總心臟血管中心李政鴻醫師說,心房顫動電燒手術,是藥物治療無效之心房顫動患者的一個福音。對於經常發作或發作時症狀非常厲害的陣發性心房顫動的病人,或是藥物治療效果不佳,以及有藥物嚴重副作用之病人,手術後能有八成病人成功的維持正常心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83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近1、2年來,80多歲的張奶奶排便時持續出血,但以為只是痔瘡,直到日前體虛甚至暴瘦20公斤,就醫檢查發現,有嚴重貧血問題,原因竟是胃裡長出4顆小小香菇型瘜肉不斷滲血所致,且均已癌變。   台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高國堯表示,大部分民眾都知道腸道瘜肉可能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竹一位16歲的少女,因為從小覺得姆趾外翻不美觀,一直覺得有點自卑,因此也不敢穿上人字拖鞋,進而向父母要求做手術矯正。經鄰居介紹至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骨科求診,發現其姆指外翻角度已達手術矯正的標準,經微創經皮截骨姆趾外翻矯正手術,數個的小傷口,每個不到半公分,隔天便可走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立冬剛過緊接著就要進入冬至,隨著逐漸轉涼的天氣,讓人不自覺地想賴在被窩裡多睡一會兒,但你有好的睡眠品質嗎?還是總覺得越睡越累呢?根據一篇2019年8月刊載於《科學日報》的研究顯示,樂觀與更好的睡眠有顯著正相關,越樂觀的人睡眠品質越好、睡眠時間也越長。樂觀的人睡得好 心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