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房顫動年輕化 遠離中風危險這樣做

心房顫動年輕化 遠離中風危險這樣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心房顫動是臨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也是老人家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卻常被忽略,發生率也會隨著年齡增加而上升;然而,年輕人也不可輕忽心房顫動!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國內目前約有二十三萬至五十萬民眾罹患心房顫動,而每年約增加二千五百人罹病,且臺灣的年輕患者比西方國家高出兩倍之多,不得不慎!

心房顫動症狀加劇 腦中風機率增6倍

臺中榮總心臟血管中心主任吳茲睿醫師表示,產生心房顫動的原因包括冠狀動脈心臟病、高血壓、風濕性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尚有一部分發生於結構正常的心臟。部分陣發性心房顫動的患者於門診使用許多藥物仍然無效且症狀越發厲害,甚至轉變為持續性、永久性心房顫動,除症狀加劇外,腦中風的機會更是一般人的5到6倍,甚或導致心臟衰竭。

服用抗血栓藥 降低中風機率

臺中榮總心臟血管中心謝育整醫師進一步指出,心房顫動會使心房無力收縮,無法將血液完全排出,易在心房內產生血塊,血塊被血液輸送到肺臟或大腦血管,將引起中風或全身性栓塞。台灣有23萬人有心房顫動,經評估有中風風險,建議服用抗血栓藥來預防。

抗血栓藥傳統以阿斯匹靈或抗凝血藥「可邁丁」防血栓,可降低20%至60%中風機率,近年有新型的口服抗凝血藥物,對於患者來說,不僅大幅降低中風機率,可降低出血,並減少藥物和食物交互作用,相對的也會提高服藥意願。

藥物治療不佳  考慮心房顫動電燒術

臺中榮總心臟血管中心李政鴻醫師說,心房顫動電燒手術,是藥物治療無效之心房顫動患者的一個福音。對於經常發作或發作時症狀非常厲害的陣發性心房顫動的病人,或是藥物治療效果不佳,以及有藥物嚴重副作用之病人,手術後能有八成病人成功的維持正常心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83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人臉上有豐腴頰脂墊,在年輕時是飽滿福氣的臉龐,皮膚看起來像愛神邱比特一樣澎潤可愛,隨著年紀增長,或是疏於保養,原本年輕的象徵,反成為視覺年齡變老的垂墜嬰兒肥,就有如從愛神邱比特變成老邱比特了。開業醫美診所院長翁書賢醫師表示,臉部有個脂肪囊稱為「頰脂墊」,它原本位置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86歲老翁,日前突發左側肢體無力,送醫確診為腦中風,但已超過3小時黃金治療時機;經過醫師評估使用經動脈取栓術,順利取出血栓、打通血管,讓病患免於肢體殘障。病患肢體恢復力量收治個案的國泰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蘇亦昌指出,該病患有心律不整病史,到院檢查發現,其右側腦血管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過去幾年,食安風暴重創民眾對食品安全的信心!  中秋佳節將至,與親朋好友團聚聊天賞月、吃月餅、烤肉享用美食,肯定是民眾最佳的休閒活動,但你吃得安心嗎?食品藥物管理署為維護民眾食用中秋節食品衛生安全,落實食安五環加強查驗政策。從市場到餐桌 替民眾為秋節食安把關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集體能、智慧、健康於一身的戶外活動社會人士、學生,多半時間都是待在辦公室、學校,面對這種日復一日的生活,對於身心上都會有無形的疲憊感;專家表示,透過定向越野的活動進行中可學習自我控制、遵守團隊遊戲規則,並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定向越野具有多樣化的競賽形式,單人賽可鍛鍊個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