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寶寶出生第二天就要被截肢!只因為婆婆做了「這件事」...家長的愛竟然造成傷害!

2月15日下午,妻子在醫院剖腹產下一女兒。寶寶皮膚白皙,嬌小可愛,全家人歡喜有加。

寶寶出生第二天就要被截肢!只因為婆婆做了「這件事」...家長的愛竟然造成傷害!

由於當天天氣陰冷,擔心女兒受凍著涼,吳先生的母親(寶寶的婆婆)便給女兒準備了厚厚的棉衣。下午4點,在給寶寶穿棉衣時,老人發現孩子太小,而衣服有點大,便找來兩根橡皮筋,捆在女兒的雙手前臂肘關節處,將棉衣固定,不讓冷風鑽進去。捆綁時,寶寶的右手動得厲害,為了不讓橡皮筋脫落,老人便捆了三圈。

16日早晨8點,吳先生給寶寶洗澡時驚奇地發現,寶寶右手前臂全部變成了黑色,腫得比腿還粗,左手前端也有點浮腫。聞訊趕來的醫生判定,正是捆在右臂上的橡皮筋所致。

由於傷情很嚴重,當地醫生建議立即轉院。

「我們已經盡全力了,但寶寶的右前臂壞死嚴重,截肢的可能性很大「寶寶的主治醫師稱。寶寶剛進醫院時,右前臂發黑腫脹,沒有任何溫度,冰涼並且僵硬,說明右手血液循環很差。

醫生表示,經過連日來搶救性治療,通過換藥等治療控制感染,醫院儘量減少寶寶右前臂的壞死面積,盡全力保住右前臂。但即便是肢體保住了,由於神經、肌腱等已經遭到毀滅性破壞,右手功能將喪失。寶寶出生第二天就要被截肢!只因為婆婆做了「這件事」...家長的愛竟然造成傷害!

日常生活中,經常都有人好心辦成壞事。特別是帶孩子的時候,有時本意是為了孩子好,殊不知卻給孩子造成了傷害。爸爸媽媽為了把寶寶照顧的好好的,偶爾某些善意的做法可能會對寶寶造成傷害,家長們應該進一步警覺,防止相似的悲劇再次發生。以下是幾條照顧寶寶的錯誤常識,以後不要這樣了。

●衣服新的必定比舊的好。

理由:嬰幼兒皮膚柔嫩,有的新衣服反而會傷害孩子皮膚,能夠惹起孩子過敏。有些新衣服有很多花邊,沾上奶漬後變硬,更容易割傷孩子皮膚。因而,關於重生兒而言,舊衣服能夠會更適宜。

●小孩兒將貨色嚼碎後喂寶寶。

理由:成年人的口腔內有很多細菌,很能夠傳給寶寶,寶寶身材抵制力差,就很容易生病。

●有些家長以為重生兒長馬牙不吉利,喜愛用針去挑,或用青布蘸淘米水蕩滌。

理由:重生兒抵制力差,口腔內呈現創傷後,很容易形成細菌進入體內,惹起敗血症,重大者危及生命。

●認為出世幾個月的寶寶不會動,順手將寶寶放在沙發和床沿上。

理由:由於寶寶頭骨軟,一旦滾落到地上,極易形成顱內出血,危及生命。

爸爸媽媽為了把寶寶照顧的好好的,偶爾某些善意的做法可能會對寶寶造成傷害,家長們應該進一步警覺,防止相似的悲劇再次發生。

●給嬰幼兒放洗澡水,先放熱水後放冷水。

理由:家長倒了滾燙的熱水後,認為已兌好了洗澡水,間接將孩子放進澡盆形成燙傷。尤其是老年人多忘事,或許多人關照一個孩子時,更容易產生這種差錯。正確做法是:先放冷水再放熱水。

●給重生寶寶戴項鏈、頸子系紅繩等。

理由:能夠影響孩子呼吸,重大時招致嬰幼兒窒息。

●讓孩子臨時坐學步車,以為進步孩子的行走性能。

理由:幼兒發育快,一些學步車的高度是固定的,臨時坐能夠招致螺旋腿等畸形。

via

 

寶寶出生第二天就要被截肢!只因為婆婆做了「這件事」...家長的愛竟然造成傷害!

日本731部隊超可怕!為了對抗美軍竟然在「美女體內」植入這種東西...

相關推薦

寶寶睡前總是「歡歡」?其實可能是爸媽錯過寶寶的睡眠暗號了!長庚醫院專任臨床心理師吳家碩表示,掌握寶寶發出的睡眠暗號,再配合安撫入睡儀式,就有著讓幼兒擁有較穩定、健康的睡眠!但若不慎錯過睡眠暗號,寶寶則可能「一哭二鬧三歡歡」,那可就更難安撫囉!  想要寶寶安穩入睡倒底該怎麼做?臨床心理師吳家碩表示,父...

閱讀詳情 »

白內障是年長者常見的眼疾之一,隨著醫學技術日新月異,白內障手術也有顯著的進展。振興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許粹剛醫師表示,白內障雖是不可逆眼疾,但隨著醫療進展,目前白內障手術已相當成熟、安全,不僅傷口越來越小,甚至術後隔日視力即可恢復大半,高達95%患者經手術後即可恢復正常視力。而且,人工水晶體選擇多元,...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圖片來源:How to Run Like a Girl 隨著路跑近幾年成為台灣的全民運動,越來越多男女紛紛加入路跑的行列。這十年來,跨越終點線的女性跑者人數已超越男性。在美國,路跑人數中女性占了57%,一年大約有100多萬人女性參與跑步。以下是紐約時報記者觀察,女性在跑...

閱讀詳情 »

體重管理是現代人極為重視的健康議題,也是許多年輕男女關注的話題。長庚醫院中醫內兒科主治醫師高定一提醒,坊間有關減重的書籍或網路文章常常出現似是而非的謬論,當心不慎誤用可能賠上健康。因此,中西醫師高定一特別整理出了「健康享瘦關鍵六招」,幫助大家不必挨餓就能健康減重!  1. 睡好睡飽很重要睡眠的質量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