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寶寶好睡不是夢! 父母最好準備三方都輕鬆

寶寶好睡不是夢! 父母最好準備三方都輕鬆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晚上就寢前,往往是親子雙方最疲倦的時段,一旦孩子仍然吵吵鬧鬧,不肯上床睡覺,容易造成爸媽精神緊繃焦慮,一氣之下恐怕也沒有好臉色,對孩子、家長雙方都是負擔。獨立就寢的能力需要從小養成,作息、活動力、就寢三件事環環相扣。

小小孩床鋪不要太軟 以免蓋住口鼻

育兒專家林芝鈴說明,要引導孩子入睡,首先可以營造好的氛圍,藉由「睡眠儀式」促進睡意。燈光調暗、窗簾拉上,用溫柔的語調提醒孩子睡覺。床鋪不要選擇太軟,以免蓋住口鼻、影響呼吸的風險,硬度介於比硬板床還軟、比軟墊還硬為佳。

假使孩子需要抱著哄睡,擺動不要太大,緩而輕的拍打屁股。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講晚安故事哄睡,語調不要太戲劇化,以輕柔語調營造睡意。如果孩子經常半夜醒來,要當心是不是有奶量不夠的問題,造成孩子飢餓醒來。如果孩子晚上喝奶後數小時才睡覺,可再補喝一些奶,防止中途飢餓醒來。

中午到下午間可以午睡 2 至 2.5 小時

孩子白天怎麼睡,才不會影響夜間睡眠?林芝鈴專家表示,中午到下午間可以讓孩子有個 2 至 2.5 小時的午睡,才能支撐下午至晚上的體力,如果是比較小,1 歲內的寶寶,需要睡眠的總時數更長,晚上 5 到 6 點時可再加小睡 30 分鐘。不要因為小睡時間過長,或混亂的睡眠,影響晚上的睡眠。

通常孩子的不規律性睡眠最容易發生在外出時,年幼的孩子出外時最好可以將推車上方罩子蓋下,減少新奇事物造成視覺過度刺激,也讓孩子知道是要休息的時間。如果讓孩子接受到大量刺激,容易增多情緒反應,晚上也會比較難入睡。可以在孩子 5 至 8 個月大時試著到公園,不僅聲音刺激低,還能多看綠色植物護眼。

「放電」好入睡? 事前準備齊全降低家長擔憂

當孩子會走會跳時,不少家長會帶小孩子出去「放電」,以幫助孩子夜間更好入睡。公園會是許多家長的選擇之一,但是公園遊樂器材是半開放式的場所,遊玩的孩子年齡混雜,擔心小孩的安全問題,該怎麼辦呢?林芝鈴專家說明,帶小小孩到公園,避開國小生放學的時間、正中午,中間空檔最佳的時間會落在 3、4 點時。若是學步兒,可考慮去親子友善公園。

一般公園內,會走、走得穩的孩子佔大多數,有些孩子玩得開心,會不愛家長頻頻跟前跟後。要降低家長內心的擔憂,事前準備齊全很重要,可以評估孩子能力是否已可自如行動,如蚊蟲藥、點心等。如果孩子在公園內與其他孩子不小心發生碰撞,除了保護孩子,也別忘了給予對方尊重。孩子與其他孩子交際的第一步或許在公園,學習互相尊重是孩子也是家長的課題。(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44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就讀國一的小宜,常常覺得嘴巴裡有異物,一直伸手到嘴裡挖,而被同儕嘲弄排擠,無可奈何只好選擇休學。原來小宜患有妥瑞氏症合併強迫症,強迫症是妥瑞氏症其中常見的共病之一,約有3成左右的比例。後來小宜開始接受藥物治療至今約三年,大幅減緩了症狀,期間也已經恢復上學,與同儕相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為了使自己的門面更加美觀,很多人會選擇做牙齒矯正,而且由於醫材的進步日新月益,使得牙齒矯正治療方式也越來越多元化。雖然目前要做牙齒矯正的年齡層越來越廣,但是做牙齒矯正其實也有最適宜的時機;醫師指出,最合適的時機是青少年時期,大約國小高年級到國中一年級期間。牙齒矯正年齡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九九重陽節將屆,為表達對長輩的關懷與尊敬,同時讓獨居的老人家們可以外出散心,GSK葛蘭素史克公司與華山基金會攜手合作,在10月25舉辦了「GSK Orange Day」公益日-老人秋季登高活動,台北現場除了有2000多位長輩參與,還特別邀請6位百歲人瑞分享長壽小秘訣,眾...

閱讀詳情 »

你不可不知的現代人另類慢性中毒 記者|莊睿庭  圖|莊睿庭 手機是行動電話的簡稱,以1990年代為分水嶺,之前因價格昂貴,極少人負擔的起,而且體積龐大,故有「大哥大」的俗稱,在1990年代之後,價格大幅下降,到現在已成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隨身物品。 當時手機尚未普及時,擁有手機者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