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對抗乳癌! 醫:規律運動降低風險

對抗乳癌! 醫:規律運動降低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乳癌令許多女性朋友聞之色變,羅東博愛醫院副院長葉顯堂表示,乳癌與基因有關,包括先天基因及後天基因的變因,而接觸有毒物質是造成後天基因突變的原因之一,包括環境及生活習慣,例如抽菸、喝酒等,而塑化劑也是潛在因素。葉顯堂副院長提醒,想要避免乳癌找上門,唯一能自我掌控的因素,就是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

運動333原則 規律生活習慣跟乳癌說再見

葉顯堂副院長說明,規律運動真的可以降低乳癌的發生風險。已經確診乳癌的患者,規律運動可以降低復發風險;健康的民眾有規律運動的習慣,可以降低乳癌發生的機率,相較於其他難掌控之因素,包括體質、外界環境,唯有生活習慣可以自己掌握,避免抽菸、喝酒,養成規律運動,且應達到「333運動」原則,一個禮拜運動三次、每次三十分鐘、心跳速率達到130下,也就是能夠流汗的狀態。

葉顯堂副院長分享,在門診中,在病人要離開診間時,他都會特別提醒「要記得運動」,認為運動比藥物還要重要,至於運動方式不拘,包括腳踏車、游泳、社區太極舞、排舞等,若環境資源不允許,散步、健走都宜。除了運動,定期檢查也很重要,鼓勵民眾應善加利用乳癌篩檢,保障自身健康。

早期乳癌腫瘤不痛不癢 定期篩檢及早發現

由於乳癌大多無症狀,早期乳癌腫瘤小,且腫瘤本身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與疼痛沒有關聯,甚至摸不到腫瘤,一般民眾不會有感覺,只能靠定期檢查及早發現。葉顯堂副院長建議,國健署積極推廣乳癌篩檢,只要年齡條件符合,民眾應多多利用,而30-35歲以上未符合年齡規範的婦女,也應養成至診間檢查的習慣。

許多婦女以為摸不到硬塊就沒有危險,葉顯堂副院長強調,觸診正確性其實很低,不到三成,建議應使用儀器檢查,依據不同年紀,有不同有效的檢查方式,例如超音波或乳房攝影,民眾應與醫師充分討論。此外,摸到硬塊也不是都有問題,9成屬良性,剩下1成需進一步檢測,提醒民眾摸到硬塊不用太過驚慌,應尋求專業醫師診斷,且鼓勵女性朋友,養成定期檢查習慣才是預防乳癌之道。

【延伸閱讀】亞洲達文西手術訓練營 台灣醫師當導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75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內新冠疫情爆發,民眾突然間湧入醫療院所打疫苗,目前庫存牛津AZ疫苗可能很快就接種完,原計畫6月可能上市國產疫苗,今(18)日總統蔡英文在聽取高端與聯亞公司,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簡報後,親口說出希望能在7月底前國產疫苗能夠上市,換句話說,國產疫苗施打時程再度後退。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雙北疫情病例暴增,面對本土疫情升溫,17日增加333病例,其中新北市增加148例,新北市政府今日17日下午召開新冠肺炎疫情應變會議,新北市市長侯友宜提到,17日在新北市聯醫板橋醫院區設立社區篩檢站,民眾如有需要採檢需求可以就近前往17家醫院進行篩檢,並落實配合戴口罩、保持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曾擰毛巾、轉門把時,手腕外側使不上力,甚至感到疼痛嗎?小心是腕關節三角纖維軟骨撕裂傷導致。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賴禹呈指出,腕關節三角纖維軟骨撕裂傷屬於常見的手腕傷害,尤其許多人誤以為只要休息,就能自行修復,但其實三角纖維軟骨血液循環不佳,基本上不會自行癒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夜晚睡眠時起床解尿,是很多人都發生過的情形,但對於老年人而言,夜尿是造成老年人睡眠中斷的最主要原因,也是令老年人最困擾的排尿問題。高雄長庚紀念醫院泌尿科主任王弘仁表示,夜尿是指在晚上睡眠期間起來小便,而夜尿的發生比例隨著年齡增長而增高,每晚夜尿一次的40歲以上的族群約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