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對癌下藥,手術、放療還是標靶?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對癌下藥,手術 放療還是標靶?

罹患癌症的那一刻開始,病人心境上的轉變,內心所承受的壓力,是任何人都無法體會的,家屬能做的,就是給予心靈上的支持與陪伴,並與醫師商討正確的醫療對策。

癌症治療方法有很多種,目前的療程為何?針對不同的疾病,治療的順序、方法,也會有所不同嗎?

 

基本的3步驟

對癌下藥,手術 放療還是標靶?

萬芳醫院癌症中心主任暨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說明,癌症的治療基本上可以分成三大類:手術治療、放射線治療與化學藥物治療,其順序與療程,則需要以患者的病情視情況而定,大致上的程序如下:

1.手術:第一步,當然就是將癌細胞的病灶切除,避免持續的擴大與轉移。

2.放射治療:放射線治療的目的,是要消除手術後肉眼看不見的殘留癌細胞。對於無法手術切除的,則直接進行局部放射治療或合併化學治療,以達到最佳的局部控制。

3.藥物治療:包括化學治療藥物、荷爾蒙治療藥物以及大家所熟悉的標靶藥物。化療是針對已蔓延到身體其他部位、無法以手術切除的癌細胞,屬於全身性的治療,同時也是副作用最大的。化學治療是利用口服或者針劑注射的方式,攻擊快速分裂的細胞,降低癌細胞轉移的風險;標靶藥物則以不直接傷害細胞為主,是針對癌症的生長及背後轉移的控制系統進行調控,有一定的專一作用與特異性,例如治療乳癌的賀癌平、泰嘉錠,或肺癌的艾瑞莎、妥復克;而荷爾蒙療法,屬於控制特定的荷爾蒙功能來抑制癌細胞生長,如治療乳癌的諾瓦得士與安美達錠,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延伸閱讀】

8大抗氧化食物,讓你遠離癌症

45歲後,常見的四種癌症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案1185),20多歲女自菲律賓入境。值得關注的是,今天無新增本土病例。指揮中心指出,案1185為菲律賓籍20多歲女性,今(2021)年5月6日因親屬重病來臺探親,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進行檢疫,...

閱讀詳情 »

印度疫情爆發,台灣外交部在5/7日已安排41位本國籍和3位有台灣居留證的外籍人士,搭乘日本航班,昨天中午返台。而搭乘醫療專機返台的2位台駐印確診外交官,為1重症1輕症。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這2位外交官在醫院情況良好。另外從印返台其中有4位通報近期有症狀,已採檢,採檢為陰性後會再二採,檢驗結...

閱讀詳情 »

在全球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美國紐約州在2020年4月更是創下第一波高峰,染疫死者在短時間內大量飆升,為緩解殯儀館的作業,政府於布魯克林日落公園設立救災停屍房,利用大型冷凍貨櫃裝載新冠染疫者遺體。然而據《紐約郵報》報導,時隔一年多,該處目前仍有超過750具遺體停放在車上,不是聯繫不上親人前來認領,就是家...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康檢查時發現自己膽固醇過高,又有貧血,這種時候還能多吃牛排這類紅肉來補鐵嗎?國內營養師發現,有這種困擾的台灣人其實不少,明明知道紅肉吃太多不好,卻又疑惑有沒有什麼辦能夠控制膽固醇又避免缺鐵,營養師就建議只要做到3點,飲食要兼顧「高鐵」與「降脂」並不矛盾。 營養師凃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