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中風很可能是中風前兆! 醫學定義小中風有3個條件

小中風很可能是中風前兆! 醫學定義小中風有3個條件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一般人認知的中風常會造成肢體癱瘓,引起家庭生活風雲變色,然而,醫學上稱為「暫時性腦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俗稱「小中風」,症狀比較輕微,有人甚至很快恢復,因此,多數民眾容易忽視。其實小中風可以說是中風的前兆,後續可能引發中風機率相對提高,必須加以嚴防。


出現小中風症狀別輕忽 1周內可能引發中風


小中風的成因是由於大腦特定部位的血液供應暫時受到阻礙,導致產生神經系統的功能障礙,發作時類似中風症狀,可能突發性出現頭痛、頭暈、想吐,產生複視、視力模糊或暫時性失明等,部分會有耳鳴,手腳發麻無力、步態不穩,或突然大舌頭、說話遲鈍等情況。醫學定義認為小中風通常符合「24小時之內恢復正常,且沒有任何神經學後遺症,以及神經學影像正常」的3個條件。


現代人往往因為工作忙碌、生活壓力大,在小中風症狀出現後多休息即獲得緩解、恢復正常,因而不放在心上。順安復健專科診所滕學澍醫師指出,罹患小中風的患者,代表腦部及末梢血液循環已出現不良警訊,歷經小中風的1周內,很可能引發真正中風,根據臨床統計資料,缺血性中風患者當中,有30%過去曾經歷過小中風。


滕醫師提到,曾收治1名年約46歲的陳先生素有偏頭痛的問題,偶爾會出現暫時性手麻,原以為是姿勢不良引起,進行復健治療後成效有限,開始使用銀杏葉萃取物,有了明顯改善。


促進及預防末梢血液循環不良 遠離小中風威脅


小中風好發族群包括慢性心血管疾病、三高患者,其中血壓長期偏高,容易導致血管壁脆弱、內膜受損、甚至破裂,最後引發腦血管出血;高血脂表示血液裡脂肪堆積過多、壞膽固醇高,會造成動脈粥狀硬化,血管愈變愈狹窄;高血糖容易導致血管受損不易修復,血循變差。其他如抽菸、肥胖、生活壓力大、作息不正常、飲食不正常又不愛運動,都容易讓身體及血管產生慢性發炎,提升小中風的機率。


滕學澍醫師提到,之前碰過1位40歲的張先生,外表看似年輕力壯,但經常外食、膽固醇和血壓居高不下,近來更出現偏頭痛症狀,經檢查瀕臨中風的危機,透過銀杏葉萃取物治療約1個多月,症狀持續改善中。


預防小中風發生,罹患先天心臟血管疾病及三高患者,必須服藥控制,作息規律、適當舒壓,多攝取高纖蔬果,補充足夠的水分,飲食少油、少鹽,戒菸酒以及適度運動。滕學澍醫師補充說明,就醫檢查排除因頸椎、腰椎或周邊神經壓迫導致的手麻腳麻,經由醫師及藥師建議,平時可適時使用銀杏萃取物保養,能有效促進及預防末梢血液循環不良,並改善末梢血液循環,幫助組織器官正常運作,維持身體機能健康。


滕學澍醫師還提到,經收治一位55歲林小姐,一直有暫時性手麻的困擾,直到某次手麻持續時間變長,排除神經壓迫可能性,經醫師建議嘗試銀杏葉萃取物治療,1個多月後症狀改善不少。


保健血管超前部署 慎選銀杏萃取物選擇知名大廠牌


市面上銀杏保健產品琳瑯滿目,雖然主要成分大同小異,但「萃取物不等於萃取物」,藥品製程和穩定藥物的賦形劑會有不同,選擇知名大廠牌的產品在於製程和萃取技術比較嚴謹,一分錢一分貨,使用後產生致敏機率也會降低,就像紅酒,不同品種、來源、種植方式、製程、儲存方式,口感香氣完全不同。


利用銀杏保健血管超前部署,建議尋求醫師建議或藥師諮詢較有保障。滕學澍醫師強調,天冷是中風好發時節,老年人早晨應緩慢起身、穿好衣物保暖,喝一杯溫水促進血循,出門應戴毛帽避免吹風。當感覺身體出現不適,建議就醫進一步檢查,才能防患於未然。


更多NOW健康報導
▸每天刷牙就夠了? 疏忽這些細節恐拉近與牙周病的距離
▸《海岸村恰恰恰》包金箔的「清心丸」 中醫解密拱辰丹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不管是炎熱的夏季還是寒冷的冬季,你都可能在半夜的時候因為突然的出汗或顫抖而醒來。無法重新入睡將影響人體的正常休息,降低睡眠質量,不僅對身體無益,也會影響第二天的工作。 4個改善睡眠的方法: 1.臥室室溫控制在16-22℃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室溫控制在16-22℃,更利於...

閱讀詳情 »

她今年50歲,每天喝一杯這個讓她斑淡了、毒素排掉了、不再便秘了、口臭也沒了,甚至連多年的小腹都不見了!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 老祖宗傳下來長生不老的秘訣:“要叫人不死、 腸中須無屎”,這真的不是沒有道理的... 醫家自古就提倡 “早吃好、中吃飽、晚吃少、晚餐不...

閱讀詳情 »

  俗話說:「富人吃補;窮人燙腳。」因為腳底的穴道多,所以早晚泡腳,就可以減少感冒喔!溫水泡腳好處多現代人常坐辦公室,又懶於運動,普遍足部循環不良。你可能不知道,倘若足部的循環變好,心臟就不需要額外一再加壓,輸送血液至足部末梢,可減少高血壓、心臟病及中風等高危險疾病的發生。另外,膝蓋以下到...

閱讀詳情 »

月經其實只是一種現象,它的實質是:在女性激素的週期性作用下,子宮內膜發生週期性改變,如果增殖後的子宮內膜沒有受精卵著床,子宮內膜就會脫落而形成出血的情況。一些女性會遇到月經量少的經期問題,就會懷疑自己是否患上了什麼婦科疾病,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感到擔憂。下面我們就討論月經過少的原因和調理方法。 經期血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