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中風沒感覺 醫籲:高危險群及早預防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日前因中風辭世;其實,早在她卸下英國首相一職後,就曾多次小中風!醫師指出,小中風症狀不明顯,因而不易被察覺,尤其是有家族史的高危險群,應該要及早預防。

新光醫院神經內科加護病房主任連立明指出,小中風症狀不明顯,因為通常只有幾分鐘到數小時的發作時間,而且在24小時之內會完全恢復,但這卻是再次中風的警訊,不容輕視。

研究指出,一般社區中居民每年中風機率約有0.3%,而只要有發生過中風,將來會發生再中風的風險是一般人10倍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不自覺型腦梗塞雖然沒有症狀,而在追蹤不自覺性腦梗塞病人2-4年,再中風機率要高於有感覺的腦梗塞病人2到10倍。

另外,根據新光醫院健檢結果顯示,在1萬3693例健檢者中,有711人已經出現腦梗塞,且其中有643人完全無自覺症狀,高達90.4%之多;連立明主任表示,不自覺型腦梗塞雖然不易被察覺,但將來是否會發生再中風是可以預防的。

連立明主任建議,年滿四十歲以上的成人,家族史有腦中風、心血管疾病或高血壓、糖尿病者,最好是能接受MRI核磁共振檢查,可早期發現及評估是否有腦血管疾病引起的微小梗塞、腦腫瘤、腦血管異常、血管瘤、腦萎縮、腦實質病變等,可及早治療和預防繼續惡化。

連立明主任並強調,對於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者,積極的控制血壓、血糖外,禁菸、控制飲食、增加運動、保持健康體重、減輕壓力等,不但是治療,更是預防中風的主要關鍵。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87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嬰幼兒服用抗生素或解熱劑,到底會不會誘發過敏?成大醫院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共同研究發現,兒童出生一年內服用抗生素和解熱劑,罹患異位性皮膚炎、氣喘和過敏性鼻炎的風險相對較高。成大醫院小兒科王志堯醫師率領的研究團隊,和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熊昭所長、蔡慧如副研究員及其研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原來胃腸道基質瘤並不是只長在胃腸壁內!一名70多歲的老婦人,因長時間吞嚥不良、日漸消瘦,到醫院就診檢查時,才發現胃與食道交接處,長了一顆約8、9公分的腫瘤,經診斷後確認是胃腸道基質瘤;但因婦人年紀已大,不適合手術治療,經醫師建議,採取標靶藥物治療,穩定控制病情至今。台中榮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夏秋交替之際,天氣逐漸轉涼,但登革熱仍然持續發燒!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布上週(10月8日至10月14日)新增的13例本土登革熱個案都來自屏東,且其中1例患者不幸死亡,成為今年首例登革熱死亡案例。為此,疾管署張峰義署長特地拜會屏東縣曹啟鴻縣長,實地視察當地登革熱防治情形,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