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兒發燒脖子腫恐後咽腔膿瘍 一旦呼吸困難危險致命!

小兒發燒脖子腫恐後咽腔膿瘍 一旦呼吸困難危險致命!

【NOW健康 王詩茜/花蓮報導】2歲半的小涵(化名)因持續兩三日的發燒,且不願開口說話、進食,被送往花蓮慈濟醫院就診,檢查發現是深頸部後咽腔膿瘍壓迫所致,經小兒部張雲傑醫師診斷需盡快動手術,並立刻聯繫耳鼻喉科周昱甫醫師做清創和引流,所幸小涵在術後恢復良好,日前已順利出院。


解析小兒急重症 後咽腔膿瘍嚴重恐致呼吸困難


什麼是後咽腔膿瘍?後咽腔膿瘍是深頸部感染的1種,指病患在後咽處長了1個膿包,並且根據膿的位置及大小會引發不同的症狀,而常見原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或食道異物損傷等等。而深頸部感染非常危險且致命,因為它使細菌感染並入侵深頸部筋膜間隙,造成頸部發炎及化膿。花蓮慈院小兒部秦家翊表示,後咽腔膿瘍在幼兒病症中算是急症之一,若未及時治療,膿瘍壓迫呼吸道,可能造成急喘以及哮鳴聲的現象,嚴重時甚至會引發呼吸困難


秦家翊醫師指出,在小涵的咽喉以及膿的培養裡有發現「A型鏈球菌」,一般常見引起急性化膿性扁桃腺炎或細菌性咽喉炎,兒童或大人都有可能被感染。但是像小涵這樣學齡前的幼兒的上呼吸道感染多以病毒為主(例如腺病毒、EB病毒),致病菌是A型鏈球菌的情況比較少見,大部分是5歲以上的孩子居多。主要治療方式是使用抗生素。但有時候A型鏈球菌引發的病情變化快速兇猛,以小涵為例,在上呼吸道症狀出現的2至3天內就進展到有後咽部膿瘍的情形,需要特別注意。


家中幼兒若有這些症狀 家長應提高警覺及時送醫


秦家翊醫師繼續說明,對兒科第1線來說,深頸部感染是急症,需要盡快診斷及處理。一般而言,若患者是年紀再大一點的小孩或成人,在手術清創引流同時會預防性地做氣切,避免膿瘍引流不順利可能再次壓迫呼吸道,但小涵才2歲多,氣管也比較小,做氣切也可能會造成併發症,於是醫療團隊決定放置氣管內管並於術後密切觀察。


秦家翊醫師也叮嚀,家中若有孩童發燒、頸部僵硬或腫脹、吞嚥困難、流口水、牙關緊閉、聲音含糊不清等情形,應提高警覺,有可能是深頸部感染,及時送醫,可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


更多NOW健康報導
▸長期下背痛恐腰椎小面關節炎作怪 PLT增生療法可緩解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居住北投的獨居翁奶奶,雙腳浮腫、行動不方便,家裡環境非常地髒亂,桌子、沙發上到處堆滿了雜物,經過聯醫社區全責助理多次清掃,清出3大袋的垃圾,桌面乾淨了,椅子上終於可以坐人,家裡變得乾淨整齊,翁奶奶再三表示感謝。 另一名高齡96歲的老翁,去年底接受腿部手術,目前雖然可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25歲的產婦於剖腹產後發生子宮收縮不良,合併產後大出血(俗稱血崩)的緊急狀況,在婦產科與放射科醫師共同合作下,立即進行兩側子宮動脈栓塞手術,成功止住出血點,不只挽救產婦的生命,也成功保留子宮。 生產過程風險大 子宮動脈栓塞術可止血 婦產科蘇文祥醫師表示,俗語說「生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美國最新發布的「2015-2020飲食指南」強調健康飲食有助於降低肥胖及預防慢性病,建議所有人應隨時遵循多樣性蔬果及多全榖的健康飲食模式,強調食物的多樣性、高營養密度,以及控制飲食的份量,同時還須限制添加糖、鈉、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的攝取量,達到預防疾病發生之健康飲食與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惡視力有救!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開設「視能復健特約門診」服務,由眼科醫師、視光師、輔具師、職能復健師、特教老師、心理師、社工師、個案管理師等跨科專業團隊,提供成人、兒童低視能復健服務。 視能復健減少視障 WHO防盲治盲行動方案明確地指示,推行全球「國際標準化視能復健」服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