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孩入學擔心、害怕 家長千萬不要說...

小孩入學擔心 害怕 家長千萬不要說...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最近是各校開學、新生入學季,無論小學生、國中生或高中生新鮮人,多少都會有點壓力、擔心。當小孩因為入學擔心、害怕而哭鬧,或者心情不好,家長面對這種情況一定要謹慎,千萬不要說「吵屁呀!再吵就打你!」「你看看你表弟,他都沒有哭!」「你再XXX,我就OOO」,或者「沒關係!你要勇敢啊!」這類話語。

家長不願傾聽 小孩只好「向外發展」
家扶基金會林秀鳯處長指出,家長說出這些話語不但無法幫助孩子平緩緊張情緒,反而可能將孩子越推越遠,家長不願意花心思傾聽小孩心聲,小孩就會越來越不信任父母,長時間下來,便開始找外面朋友談心、聊天,這時家長並不知道小孩會在外面找哪種朋友,家長與小孩間的隔閡也就越來越深。

弱勢孩子 入學壓力更大
林秀鳳處長分析,家扶基金會服務對象以弱勢家庭為主,在服務這些弱勢孩子的過程當中,可以發現,小學生、國中生、高中生入學所擔心的重點不太一樣。國小一年級幼童入學時,很容易與父母、長輩有分離焦慮,且小孩常以哭鬧方式表達情緒。

國中生入學時,主要擔心人際關係、與老師的關係是否融洽。高中生較為成熟,此時較容易面臨課業、升學壓力。林秀鳳處長指出,弱勢孩子由於資源較不豐富、家庭經濟較弱勢,到了入學季節,壓力往往更大,也比一般孩子更辛苦,到了高中,或許還要擔心沒有錢繳學費或補習、進修、學習新技能等問題,更需要家長、大眾的關心。

多以正面方式鼓勵 溝通效果較好
林秀鳳處長也提醒,不少家長忙於工作,可能在教養孩子上顯得力不從心,時間、精力可能都無法應付,特別是單親家庭更是如此,當家長面臨教養上的困擾,或發現自己完全無法控制情緒時,一定要盡快尋求外界資源協助。家長也最好不要對小孩說:「你再XXX,我就OOO」這類話語,這種話只會製造小孩、家長間的對立,建議以正面方式鼓勵小孩,像是「如果你怎麼怎麼做,媽媽會很開心」這類,較能達到溝通效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87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膽管系統阻塞時不僅會使膽汁鬱積,患者也會出現皮膚及眼睛鞏膜變黃、茶色尿等黃疸表徵,且感到上腹不適及消化不良。台中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蔡炘儒醫師指出,膽管阻塞常見原因多是膽囊內的結石掉入總膽管所導致,一段時間後,容易伴隨細菌感染而引發膽管炎,嚴重甚至導致敗血症。結石卡緊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疾病管制署表示,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2月15日,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本土病例達28例,相較去(2021)年同期(11例)顯著增加;進一步分析發現其中18例為泰籍移工,分別為桃園市10例、臺中市3例、臺南市2例及新北市、彰化縣與南投縣各1例。經疫情調查發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可能不知道,台灣愛滋防治成績在亞洲國家名列前茅,在2020年底就超越聯合國愛滋病聯合規劃署(UNAIDS)訂定的目標,服藥控制的感染者中有高達95%已偵測不到病毒,達到「U=U」。因此,被稱為帕斯堤(Positive)的愛滋感染者,事實上跟常見慢性病患相同,僅需定期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一名28歲女性,去年於澳洲打工時發現乳房出現小腫塊,但當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澳洲全面封鎖出境導致無法回台治療。因澳洲醫療費用高昂,一直忍耐到回台時才就醫,此時乳房腫瘤已痛到身子無法站直,經檢查後發現已出現骨轉移,確診為「三陰性乳癌」四期。雖其男友毅然決然將自己的頭髮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