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心結石悄悄找上門 5類族群生活多注意

小心結石悄悄找上門 5類族群生活多注意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別讓結石悄悄找上你!花蓮慈濟醫院泌尿科李宇坤醫師表示,結石好發於流汗多喝水少、慢性腸胃道疾病、大魚大肉的飲食習慣、肥胖族群、內分泌問題的族群,想要預防結石形成,醫師強調生活形態的調整非常關鍵,多喝水、多攝取蔬果、補充足夠鈣質、多運動,養成健康習慣,減少肥胖問題,讓結石遠離你。

結石好發族群有5類 日積月累慢慢形成

李宇坤指出,結石好發族群有(1)夏天流汗多、少喝水、工作忙碌忘記補充水分的人、(2)攝取過量動物性蛋白的人,或是大魚大肉的飲食習慣、(3)肥胖族群,BMI大於25、(4)慢性腸胃道疾病、慢性拉肚子、腸胃道繞道手術的人、(5)內分泌異常的人,例如副甲狀腺亢進患者,血中鈣離子濃度過高生成結石。

輸尿管結石是什麼? 結石掉落到輸尿管

泌尿道結石不只有腎結石,輸尿管也會有結石。李宇坤表示,輸尿管結石是指腎結石掉落到輸尿管造成阻塞現象,輸尿管結石一般不會在輸尿管中自行形成,大多數結石是在腎臟形成後往下滑落至輸尿管,由於輸尿管寬度本身較狹窄,阻塞易造成腎臟水腫,因此常見腰際兩側疼痛、噁心嘔吐、下腹疼痛、感染寒顫,或是結石反覆磨擦引發血尿、排尿疼痛、排尿型態改變等症狀。

如何預防泌尿結石? 調整生活型態最重要

至於平常如何預防泌尿道結石,李宇坤強調生活形態的重要性,鼓勵民眾平常多喝水,多攝取蔬果、補充足夠鈣質,養成規律運動習慣,BMI控制在25以下,減少肥胖問題。

【延伸閱讀】

免疫球蛋白用途廣 川崎氏症、腸病毒重症、癲癇都能用

他高血壓頻發心律不整 導管治療平均血壓降30mmHg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77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常有球友表示打球後「 不只是腰痠背痛, 連肌肉也會拉傷。」大多數人的這種拉傷都是發生在右側腹。高爾夫是會動到下半身、腰的迴轉跟帶動手臂的全身運動。若用慣用手與上半身的力氣全力揮桿的時候,慣用手那邊的側腹就很容易出現疼痛症狀。 又痛又可怕的側腹痛 傷害預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誰容易感染菜花?答案是:無論性別、年齡,任何人都有可能!這種人類乳突病毒,隨著HPV類型的不同,表現出的病徵也有所差異,包含子宮頸癌和菜花的病毒都屬於HPV病毒,其中讓人較難以啟齒的菜花,傳染率和復發機率都很高,一旦延誤治療,將提高罹患睪丸炎、攝護腺炎、陰莖癌和子宮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一名50歲男性高血壓患者,原先在追蹤治療之下血壓控制還算得當,但近來因疫情影響不敢至醫院回診,也擔心正在服用的高血壓藥物增加新冠肺炎染病風險,而擅自停藥,導致出現疑似中風症狀,緊急就醫後發現心臟收縮壓飆至160 mmHg,同時併發心律不整、心房顫動現象!小心「隱形殺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台灣在五月中爆發疫情,進入社區三級警戒,許多長輩不敢出門,雖然時至今日確診數下降,疫情也稍稍趨緩,但兩個月居家防疫,不但活動量大減,也幾乎曬不到太陽。家庭醫學科醫師李文祺提醒,不管是不是骨鬆患者,長輩平日就應該進行「日曬、補鈣、荷重運動」,可以幫助減緩骨鬆,也能避免肌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