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心落入時尚養生五大陷阱

小心落入時尚養生五大陷阱

注重生活品質的白領們常常會在網上或雜誌上搜索時下最流行的養生之道,然後照單全收,但有時卻在不知不覺中離健康生活越來越遠。看看下面的流行時尚,再聽聽中醫養生專家怎麼說,對照一下,哪一條是你錯誤的堅持?

時尚之一:洗腸、斷食,排毒

時尚理由:許多明星都堅持洗腸美容,目的是讓自己的身體裏沒有宿便,不蓄積毒素。

顛覆理由:中醫也講排毒,除了正常的大便、小便及出汗三種排毒通路,古代人甚至還有春秋放血排毒的說法,但洗腸容易讓腸管變粗,長時間反覆刺激還會使腸管麻痹,最終導致一些人為因素疾病。

時尚之二:天然的,就是好的

時尚理由:現代社會,污染太多,天然的食品和美容護膚品由於未受污染,所以對人體健康有利。最典型的就是蘆薈,既是健康食品,又是美容佳品。

顛覆理由:蘆薈對人體確實有不少神奇美妙的作用,但是,蘆薈有500多個品種,可以入藥的只有十幾種,可以食用的只有幾個品種。

時尚之三:飯後馬上刷牙

時尚理由:擁有一口潔白整齊的牙齒,不僅是身體健康的基礎,更能使人在社交場合充滿自信。吃完工作餐,當別人忙著“打拖拉機”或者結伴逛街的時候,你從容不迫地拿出牙刷來。

顛覆理由:口腔學專家最新研究認為,飯後立即刷牙有害牙齒健康。在牙冠的表面有一層琺瑯質,剛吃過飯,尤其是食用了酸性食物,會使琺瑯質變鬆軟。這個時候刷牙容易造成琺瑯質的損害。因此,口腔學專家提醒,進食後最好用清水漱口,待1~2個小時後再刷牙。

時尚之四:塑身擁有好身材

時尚理由:聽聽塑身內衣的導購小姐怎麼說?身體的脂肪是可以移動的……再看看最早流行塑身內衣的日本,第一批擁躉者如今已是60歲的人了,身材還保持在30多年前穿衣時的樣子。

顛覆理由:塑身內衣緊繃繃地“綁”在身上,既影響了正常的血液迴圈和汗液排泄,又會導致外陰潮濕,細菌繁殖。尤其是少女長期穿緊身衣,不僅會影響發育,還會誘發乳腺增生或囊腫等疾病。

 

時尚之五:不吃垃圾食品

時尚理由:漢堡包、薯條只是不得已時偶爾吃吃,工作已經夠辛苦的了,還是要對自己好一點。海鮮類食品高蛋白、低脂肪,多吃一點也不用嚷嚷著減體重。

顛覆理由:海鮮是高營養、高蛋白,味道鮮美,但多食無益。它很容易帶給人們一種現代富貴病——痛風,根源在於海鮮含有的大量毒素會在人體內蓄積。

現代人的疾病有情緒方面原因造成的,比如工作緊張、焦慮,人際關係不和諧帶來的煩悶、抑鬱等。但多數人還是源於飲食不合理、生活起居沒有規律。所以,海鮮味道雖美,還是少吃為宜。

 

分享完對於養生的一些誤區,下面為大家介紹一種健康養生方法——光腳養生法。

光腳養生法

在日常健身方法中,除了光腳走路或踩鵝卵石,你還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嘗試下面這些光腳養生的小招數,效果不錯!

A .減肥排毒,邊看電視邊踩黃豆

該方法非常適合初試者,在沙發前開闢一小塊地帶,鋪上黃豆,每天看電視的同時光腳在上面踩15分鐘,因為黃豆大小很適中,對穴位的刺激也相對溫和,可以相對輕緩地促進新陳代謝,排毒和燃脂雙管齊下。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當你太餓或者太飽的時候都不要做,做完後立刻喝杯水,排毒效果會更好。

B.關節更靈活,練習踮腳走路

分別用腳尖、腳跟、腳內側、腳外側走路,能鍛鍊到小腿不同部位的肌肉,增強肌肉力量與關節穩定性,預防日常出現的踝關節扭傷的情況,但在初期練習時一定要小心,可以先扶住一些東西,熟練後再慢慢放開。

 

C .多活動腳趾,增強腸胃功能

根據中醫經絡理論,胃經通過腳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間,管脾胃的內庭穴也在腳趾的部位。如果你的胃腸功能較弱,不妨經常鍛鍊腳趾,比如練習腳趾抓地,或者是用二趾和三趾夾東西,對經絡形成刺激,持之以恒,胃腸功能就會逐漸增強,消化不良、便秘或腹瀉等症狀將會得到改善。

D .緩解腰酸背痛,光腳滾網球

背和腳看上去雖然離得很遠,但足底肌膜、小腿肌肉與背部及頸部肌膜都有關聯,如果你常常腰酸背痛,可以試試把網球或者高爾夫球放在腳底,從腳趾到足跟緩慢滾動按摩2至3分鐘,就能舒緩背部肌肉緊張和疼痛的症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4歲的音樂老師許小姐,7年前在一次意外當中不小心墜樓導致脊椎骨折、雙下肢開放性骨折,後遺症導致行走功能受限,就醫經切骨矯正,病患的踝關節歪斜及韌帶轉位手術幫助關節力量平衡,進而恢復行走功能,手術後一年目前已經能夠正常行走、彈琴,再次重返演奏舞台。考量個案職業需求&nb...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一般人常誤認為網球肘是運動員的專屬疾病,但其實任何人都可能發生網球肘,日常生活中長期過度或不當使用手指或手腕,如敲打鍵盤、握滑鼠、提重物、做家事等,都可能引發網球肘。 網球肘如何發生? 手腕和手指長期不當使用是主因 至於網球肘是如何發生?適康復健科診所醫師劉奕廷說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2018年平均每4分31秒,就有一人罹癌,相較於2017年的癌症時鐘,快轉了11秒,癌症中又以乳癌為女性好發十大癌症之首,花蓮慈濟醫院乳房醫學中心團隊,教大家「學會自摸 趨吉避凶」的乳房自我照護。乳房自我檢查  3步驟「看觸臥擰」個管師蘇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85歲失智伯伯因反覆嗆咳、食慾差而住院,經診斷為吸入性肺炎,由於吞嚥功能退化,需置放鼻胃管協助餵食,減少反覆住院、避免脫水、又可兼顧營養的補充,但礙於病人可能自行拔管,有機率會給予約束;但若不置放鼻胃管,則可能引起嚴重感染、敗血症或死亡等。話說到此,家屬滿腦子浮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