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小心這些憋出來的病

小心這些憋出來的病

中醫有“不通則痛,通則不痛”的說法,說明通暢對於人體的重要性;西醫認為人體各個器官都參與新陳代謝,如果代謝產物蓄積到一定程度,沒有得到及時排出,可能會對身體造成諸多不良影響。憋尿、憋便、憋屁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事情,而正是這些不經意的小事往往會引起嚴重的後果。

  正常人每天排尿4-6次,每次尿量200-400毫升,如果排尿次數過少,尿液長期蓄積在膀胱內很容易引起感染性疾病。正常人尿道口周圍有細菌寄生,不過善輝醫師說,雖然這些細菌也會進入膀胱,但並不會引起泌尿系感染,因為尿液可以沖走絕大部分細菌,同時尿道粘膜有抗菌能力。所以,如果長期憋尿,尿液無法將細菌沖走,大量細菌聚集,就可能引起泌尿系感染。有研究調查表明,尿流不通暢者,泌尿系感染的發生率較正常者高12倍。而泌尿系統一旦感染,嚴重的可引起如腎乳頭壞死、腎周圍膿腫等,甚至腎功能衰竭等。

  大便是人體內的廢棄物,含有大量細菌和毒素,不能長時間滯留於體內,正常人每天都需要排便一次。善輝醫師提醒,憋便是不好的生活習慣,大便不及時排出,水分就會被腸道反復吸收,從而導致大便乾結。大便中的毒素蓄積,有害物質被腸道吸收,就會出現精神委靡不振、頭暈乏力、食慾減退等症狀。此外,腸道中的正常菌群可能被破壞,從而導致便秘、肛裂、痔瘡等一系列肛腸疾病,嚴重者引發腸道腫瘤。

  屁是腸道中的食物經細菌發酵時產生的氣體,含氮氣、二氧化碳等成分都是有害物質。善輝醫師說,如果憋屁,這些有害物質排不出,也會被腸道黏膜重複吸收,出現胸悶、腹脹等症狀。經常憋屁,還會使機體形成慢性中毒,出現精神不振、消化不良、頭暈目眩和臉色蠟黃等症狀。

  正常的性生活可以調節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保持其平衡。善輝醫師說,如果限制正常的性生活,則會加重內分泌紊亂,導致性功能下降。並且精液長時間蓄積在精囊中,睾丸便會受到“高壓”,可能損害其生精功能並導致睾丸萎縮等。

  醫生提醒,保持正確的生活方式,不要刻意憋尿、憋便、憋屁、憋乳、憋精等,患病的機率就會大大減少。

相關推薦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近期屢傳有自台灣出境的外籍人士返回母國後確診,但最新發展,國外檢驗結果似乎被打臉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5)日公布,日籍女留學生7月28日自費採檢抗體的結果,抗體檢測為陰性;另外,自台返泰的泰籍移工,經泰方進行二採後,檢驗結果也...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再爆有日籍工程師自台灣返國後確診新冠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5)日下午證實,接獲日本官方透過國際衛生條例國家對口單位(IHR)通知,日本確診1名自台灣返日的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目前指揮中心已掌握80名接觸者,其...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日本今(5)日再確診1名自台灣返國的日籍工程師「無症狀」染疫,因近期已連爆日籍女留學生、泰籍移工及在國內被確診的比利時工程師等類似案例,引發外界對國內社區疫情質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拿從台灣出境被篩檢確診的數字向...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進出這8大場所無「罩」不行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5)日親自宣布,包括醫療院所、大眾運輸、賣場市集、教育學習場所、展演競賽場所、娛樂場所、宗教場所及大型活動等8大場所,民眾務必佩戴口罩;陳時中強調,這是因為國內生活解封以來,看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