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小心這些憋出來的病

小心這些憋出來的病

中醫有“不通則痛,通則不痛”的說法,說明通暢對於人體的重要性;西醫認為人體各個器官都參與新陳代謝,如果代謝產物蓄積到一定程度,沒有得到及時排出,可能會對身體造成諸多不良影響。憋尿、憋便、憋屁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事情,而正是這些不經意的小事往往會引起嚴重的後果。

  正常人每天排尿4-6次,每次尿量200-400毫升,如果排尿次數過少,尿液長期蓄積在膀胱內很容易引起感染性疾病。正常人尿道口周圍有細菌寄生,不過善輝醫師說,雖然這些細菌也會進入膀胱,但並不會引起泌尿系感染,因為尿液可以沖走絕大部分細菌,同時尿道粘膜有抗菌能力。所以,如果長期憋尿,尿液無法將細菌沖走,大量細菌聚集,就可能引起泌尿系感染。有研究調查表明,尿流不通暢者,泌尿系感染的發生率較正常者高12倍。而泌尿系統一旦感染,嚴重的可引起如腎乳頭壞死、腎周圍膿腫等,甚至腎功能衰竭等。

  大便是人體內的廢棄物,含有大量細菌和毒素,不能長時間滯留於體內,正常人每天都需要排便一次。善輝醫師提醒,憋便是不好的生活習慣,大便不及時排出,水分就會被腸道反復吸收,從而導致大便乾結。大便中的毒素蓄積,有害物質被腸道吸收,就會出現精神委靡不振、頭暈乏力、食慾減退等症狀。此外,腸道中的正常菌群可能被破壞,從而導致便秘、肛裂、痔瘡等一系列肛腸疾病,嚴重者引發腸道腫瘤。

  屁是腸道中的食物經細菌發酵時產生的氣體,含氮氣、二氧化碳等成分都是有害物質。善輝醫師說,如果憋屁,這些有害物質排不出,也會被腸道黏膜重複吸收,出現胸悶、腹脹等症狀。經常憋屁,還會使機體形成慢性中毒,出現精神不振、消化不良、頭暈目眩和臉色蠟黃等症狀。

  正常的性生活可以調節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保持其平衡。善輝醫師說,如果限制正常的性生活,則會加重內分泌紊亂,導致性功能下降。並且精液長時間蓄積在精囊中,睾丸便會受到“高壓”,可能損害其生精功能並導致睾丸萎縮等。

  醫生提醒,保持正確的生活方式,不要刻意憋尿、憋便、憋屁、憋乳、憋精等,患病的機率就會大大減少。

相關推薦

記者李訢愷 / 健康報導 台鐵太魯閣號於清明連假第一天(4/2)上午撞上滑落於軌道上的工程車釀成出軌意外,造成50死、逾200人輕重傷的重大事故,第一時間除了各家醫院的醫療單位,立即出動並全力協助花蓮清水隧道事故現場救援外,更有來自全國的軍警義消與民間搜救團體進入台鐵出軌現場,搶救任何一位可能的生還...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雨不來,苗栗、台中及北彰化地區今(6)日已開始實施「供5停2」民生限水措施,忙著搶水、儲水大作戰的同時,疾管署防疫醫師提醒,民眾在家中儲存用水時,一定要「加蓋」,否則恐淪為病媒蚊孳生源,惹病上身,且儲水時間勿超過3天,儲水容器應每周刷洗一次,才能避免汙染及孳生細菌。 ...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AZ疫苗打得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公布最新接種人數,開打2周以來,目前只有1.7萬名醫事人員完成接種,今天也是擴大接種的首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預計要再觀察2天,最快8日才能決定是否要開放更多人可以打AZ疫苗。 台灣自購的千萬劑AZ疫苗...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清明連假後開工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公布國內再新增2例新冠肺炎境外移入確定病例,案1050、案1051為本國籍10多歲及20多歲男性,3月上旬一同至埃及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人早在當地就出現咳嗽症狀,另一人同日也冒出咳嗽、流鼻水、喉嚨痛及頭痛情形,但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