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限水不腹瀉!防疫醫師教乾淨儲水法 「加蓋、只放3天、一周刷一次」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雨不來,苗栗、台中及北彰化地區今(6)日已開始實施「供5停2」民生限水措施,忙著搶水、儲水大作戰的同時,疾管署防疫醫師提醒,民眾在家中儲存用水時,一定要「加蓋」,否則恐淪為病媒蚊孳生源,惹病上身,且儲水時間勿超過3天,儲水容器應每周刷洗一次,才能避免汙染及孳生細菌。

限水惡夢來了,最怕缺水引發疾病,疾管署下午公布國內3月21日至27日的最新監測資料就顯示,北區(桃園、新竹、苗栗)及中區(台中、彰化、南投)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近2周呈現緩降,但仍提醒民眾於限水期間要特別留意疫病。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強調,這段時間,務必要注意飲水及飲食衛生,用餐時應以熟食為主,避免食用未充分加熱的蛋、肉類或生食貝類水產品,如生蠔等高風險食物,且務必飲用煮沸的開水或市售瓶裝水。

另一方面,為了防疫,甚至預防會引發上吐下瀉的腸病毒、諾羅病毒等腸道傳染病,林詠青說,缺水期間,洗手動作還是不能少,只要轉開水龍頭還有水,就該依「五步驟(溼、搓、沖、捧、擦)」的方式洗手,但須注意勿將水龍頭的水量轉到最大,勿長開洗手,避免塗抹過多肥皂或清潔劑,抹溼、沖洗時,將水量儘量轉小。

沒有自來水的狀況下,疾管署建議,民眾可泡製3至5ppm含氯漂白水置於附有水龍頭的儲水桶,先打開儲水桶水龍頭,用小水量含氯漂白水沾溼雙手搓揉約20秒後,再以少量含氯漂白水沖洗雙手,最後另以清水洗掉殘留漂白水。

林詠青指出,萬一真無法取得清水且手部無明顯髒汙,可使用酒精含量75%的酒精或乾洗手清潔雙手,並務必搓至完全乾燥為止;但由於酒精對諾羅病毒及腸病毒消毒效果有限,且無法取代正確洗手步驟,提醒民眾如未正確洗手,仍應避免用雙手接觸口鼻、眼睛或照顧嬰幼兒。

疾管署提醒,民眾如使用地下水作為備用水源,應先進行地下水井與化糞池滲漏及其他可能汙染源的檢查及維修,以確保用水衛生安全;未經消毒與水質檢驗合格的地下水,應僅提供沖廁或澆灌使用,不可作為餐廳、廚房、飲水機或洗手台等用水。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開工日爆境外移入!2男埃及工作返台確診 早在當地就冒4大症狀

突破!逆轉動脈硬化不只膽固醇這麼簡單 北榮找到「基因治療」巧門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咳痰喘持續3周戴口罩會頭暈  小心是「肺阻塞」疾病警訊 常常覺得咳、痰、喘,戴口罩比別人更容易頭暈?一旦狀況持續三周以上,加上又有抽菸習慣,小心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警訊。國民健康署指出,簡稱「肺阻塞」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呼吸道長期發炎導致無法恢復的...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這款眼藥乳別再往眼睛去了!食藥署今(16)日上午公布最新藥品回收訊息,台灣參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宜可利1毫克/1毫升眼用乳劑」的主動通報,有主成分結晶析出,可能造成眼睛刺激和不舒服,甚至效果變差,共有2批號、11萬支產品得啟動回收作業,提醒民眾注意。 該款「宜可利...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冷了,不少人都喜歡來杯「熱熱的」飲料暖身,但溫度可得斤斤計較,否則一不小心恐怕招惹癌症上身!國健署今(16)日便提醒,熱飲其實是「危險物」,因為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超過攝氏65度的熱飲定為食道癌可能的致癌因子,當覺得食物燙口時,就有可能達到傷害食道的溫度,請民...

閱讀詳情 »

  別只練肌肉忽略心肺耐力!  當心更易有失智憂鬱問題 最新統計顯示,台灣十大死因中,有四項與心肺功能相關。各年齡層輕忽心肺耐力的原因不盡相同。年輕族群或因重訓風氣興盛,追求鍛鍊肌肉而較少心肺訓練。對銀髮族年長者而言,則可能缺乏心肺耐力檢測工具,再加上疫情期間減少活動,導致心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