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巴金森氏症有藥物可以根治嗎? 專家詳解治療重點

巴金森氏症有藥物可以根治嗎? 專家詳解治療重點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日前媒體報導知名歌手詹雅雯確診巴金森氏症,新聞一出立刻引起民眾關心,一來不捨詹小姐受病痛折磨,二來震驚年紀輕輕怎麼會罹患這個疾病。

巴金森氏症 10大症狀應警覺

中山醫學大學神經內科陳安芝醫師指出,巴金森氏症是腦部神經持續退化所造成的疾病,病患腦部的多巴胺神經系統與海馬迴的神經細胞持續死亡,因此出現10大症狀: 靜態震顫、關節僵硬、行動遲緩、走路碎步、平衡困難、字體變小、面具臉、講話小聲、關節疼痛、刷牙穿衣困難;而且當病程逐漸惡化,患者會出現認知功能退化,合併出現失智症狀。

巴金森氏症無藥物可根治 高風險群要注意

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何應瑞教授說,巴金森氏症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根治。根據健保資料顯示,巴金森氏症在台灣的盛行率,從2004年的每10萬人口約有85人患病,到2011年這個數值增加將近一倍(為150人);其中以60歲以上的民眾是罹患此疾病的高風險群,當年齡增高到70歲的時候,患病率增加為10倍,不過,也有些患者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患病。

治療巴金森氏症需三管齊下 新藥發現帶來曙光

何應瑞教授以其神經科學與藥物學的專業背景,投入近20年之研究,發現一個已經在臨床上使用數十年的老藥—頭孢曲松,不但可以防止神經死亡及腦部發炎症狀、減緩神經退化,甚至可以促進腦部神經新生。何應瑞教授補充,要治療巴金森氏症必須三管齊下:1.抑制神經死亡、2.增加神經新生、3.恢復神經正常活性,達成上述三項功能,將可以修復受損的腦部組織。

這項研究成果已經獲得許多國家的專利,並且獲得美國FDA及衛福部核准,在台大醫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及高雄長庚醫院進行二期臨床試驗,期待為這項疾病帶來治療曙光。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53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高齡85歲的陳老太太是位熱心、好強、受親友尊重的老人家。近年來,家屬發現老太太的個性漸漸變得疑心重、對人有敵意,容易焦慮緊張等反常行為;最近一年來,上述情況更為頻繁,陳老太太常無故說家人偷走自己財物、與家人起口角,甚至半夜無法入眠、衝出屋外。經醫師診視後,診斷為阿茲海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亞洲抗齡照護產業展暨亞洲樂齡智慧生活展」於昨日(11月26日) 在高雄展覽館盛大開幕,展期至28日止,同時舉行第3屆世界健康大會,邀請兩位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發表演講。兩展一會吸引來自海外42個國家專家學者、130家廠商,總共300個攤位參展,打造銀髮產業最佳交流合作...

閱讀詳情 »

經常掏耳朵還會引起耳屎的分泌異常,耳屎可能越長越多,新分泌的耳屎會由原本的片狀變為碎屑狀,從而降低保護耳朵的能力。 有時,我們會用「你是不是耳屎堵住了耳朵?」來形容一個人「耳背」。人們把耳朵的分泌物叫做「耳屎」,潛意識上,是把它當成了人體的廢棄物。其實,耳屎還有個學名叫耵聹。 (圖片來源) 人體外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