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心!膝蓋、腳踝、手肘最常發生運動傷害

小心!膝蓋 腳踝 手肘最常發生運動傷害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運動有益健康,但是運動傷害也很容易發生,輕者疼痛,重則很可能就會無法行動,尤其最近路跑很流行,球類運動更是深受年輕人喜愛;然而,如果沒有做好暖身,收操也沒做,又一直長時間的樂在其中,就很容易產生運動傷害。而且運動傷害還有好發部位,最常見的就是膝蓋、腳踝與手肘,特別容易受傷。

跑步與球類最常發生

新高醫院物理治療師吳瑞濱表示,門診中,因為運動傷害來做治療的以跑步與球類最多;就跑步而言,以膝蓋與大腿部位較常見,球類運動則是打高爾夫球與網球常有運動傷害,常見部位則是手部傷害較多。

髂脛束肌肉群易受傷

跑步是膝蓋與大腿部位容易受傷;物理治療師吳瑞濱指出,不習慣長跑者,大腿旁邊的髂脛束肌肉群會太緊,因而會使得大腿在過度彎曲伸展磨擦之下,大腿膝蓋旁邊會發炎,膝蓋外側的髂脛束肌肉群就會疼痛;此外,長跑也易出現腳踝以及足底受傷。

暖身操+收操要做足

對於喜歡跑步運動者,吳瑞濱物理治療師建議,平常就要做拉筋運動,至於在跑步前,暖身運動要做足夠,應該要做十至二十分的暖身操,而且收操運動也要做五至十分鐘,不要只稍微暖身就跑。

手部一直重覆動作易受傷

至於球類運動則是因為一直做擊發動作,因而產生運動傷害;很多人是在高爾夫練習場,一直重覆做同樣的動作,手部就容易出現運動傷害,也有人是在網球練習場做反拍的動作而發生運動傷害,以及腳步的動作,也容易有腳踝扭傷。

休閒運動不要太勉強

吳瑞濱物理治療師強調,職業運動選手都一定會有運動傷害,一般人以運動為休閒,想要避免產生運動傷害,運動前的暖身要做足,太難的動作不要做,運動不要太勉強,太困難的球不要打;因為重覆性的動作一定會有運動傷害,所以打球三十分鐘至一小時就好,不要打太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52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靜心・淨心》心煩意亂怎麼辦?洛桑醫師教你「靜心速效4穴位」,有效降低焦慮情緒 藏族名醫洛桑加參出版《靜心・淨心:52周的修煉,一年後與完美的自己相遇》(時報出版)一書提到,最好的養生方法,就是那些最簡單、最容易學、最容易執行,又最不需要工具的方法,我最喜歡教大家的,也都是這種帥氣又精準的方法,請你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季節邁入春天,早晚溫差極大且病毒盛行,讓不少民眾鼻水直流、咳嗽不停,掛上了病號。資深耳鼻喉專科醫師李宏信提醒,除了一般的感冒外,季節交替時更是眩暈症發作的高峰期,有眩暈病史的民眾一定得特別留意與保重,以避免經常發作。   根據患者主訴的輕重程度以及症狀,眩暈...

閱讀詳情 »

目前檢測新冠肺炎病毒,是以核酸檢驗方式進行,平均約4小時且需特殊儀器。如何縮短快篩時間並加速檢測的通量,各國均投入眾多心力,而中央研究院於8日成功合成能辨識新冠病毒(SARS-CoV-2)蛋白質的單株抗體群,將可作為檢測快篩裝置的關鍵試劑;未來若成功量產,篩檢新冠肺炎有機會像流感一樣,15至20分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現代人多忙碌,以致三餐多不定時,進而使得腸胃深受其害,且容易出現胃酸逆流的問題,胃酸逆流是腸胃問題反映出的一種病理現象,千萬不能忽視潛藏的腸胃問題。中醫師重申,胃需要胃酸,如果靠抑制胃酸只是一時緩解假象,中醫調理腸胃紊亂是從整體,從氣調理順暢,藥廠製藥要先求不傷身,成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