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面對疫情好焦慮?藏族醫師教你「靜心速效4穴位」,有效降低焦慮情緒...

靜心・淨心心煩意亂怎麼辦?洛桑醫師教你「靜心速效4穴位」,有效降低焦慮情緒

藏族名醫洛桑加參出版《靜心・淨心:52周的修煉,一年後與完美的自己相遇》(時報出版)一書提到,最好的養生方法,就是那些最簡單、最容易學、最容易執行,又最不需要工具的方法,我最喜歡教大家的,也都是這種帥氣又精準的方法,請你喚醒自己身體裡的良醫,學四個能幫助心情沉靜下來「靜心速效好穴」,分別是「神門」、「少海」、「內關」以及「膻中」。人在江湖衝, 難免有心不由己的時候,若覺得心煩意亂、心情亂糟糟時,別忘了那啟動靜心模式的按鈕,無需向外找尋,就在自己身上。

 

安定感首選,神門穴

求寧心安神,從心經上的穴位下手準沒錯。我在教這個時,有人很高興跟我說,「《心經》我知道,就是念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樣嘛,要念幾次?」《心經》你愛念幾次都可以,不過最重要是要理解其中的內容,理解了,也能達到靜心與淨心的目的。不過呢,今天講的心經是十二經脈裡的「手少陰心經」,不是史上最精闢佛經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啦!

雖然說這兩個對靜心都滿好的。什麼時候掐神門穴呢?睡不好、心浮浮、心煩頭痛時。當你覺得你的心好像不知道飄去了哪裡,腳不著地、沒有根的時候,你就一手微握拳,四指握住手腕、大拇指指甲掐住的腕橫紋上凹陷處,即為神門穴的位置。左右手腕都各有一個神門穴,各掐一到三分鐘,可使心情放鬆、穩定、安靜下來。用拇指指甲垂直掐按時,會出現輕微酸麻壓痛感。

面對疫情好焦慮?藏族醫師教你「靜心速效4穴位」,有效降低焦慮情緒...

 

 

心區部位疼痛,少海穴

少海穴也是手少陰心經上的一個穴位。心經涉及心臟的搏動與血液的運行,全身大小血管、微細血管加一加總長近十萬公里,大約可繞地球兩圈半,如果心經經氣受阻,那不管是有形的心血管,還是無形的神志,都會出現失常表現。什麼時候按少海穴呢?

當你心區部位疼痛時,少海是專門理氣通絡、消腫散結的好穴。另外還有心情不美麗、感到疲憊、暗黑情緒久久不能離去的時候,用拇指指腹按壓少海,也很有沉靜心靈、淨化紛雜情緒的效果。一樣左右手各按一到三分鐘。當你屈肘成九十度時,肘橫紋內側有一個凹下去的地方就是少海穴。

面對疫情好焦慮?藏族醫師教你「靜心速效4穴位」,有效降低焦慮情緒...

 

調節自律神經,內關穴

內關穴我用得特別多,它不但是舒緩壓力、緩解過度興奮、啟動副交感神經的好穴,在養心定神上特別好用, 還有和胃、寬胸、降逆、止嘔的功效,暈船、暈機、暈車、暈酒……各種暈,都能派上用場。你從手腕橫紋上三橫指處,兩條索狀筋之間,可定位到內關穴。

如果兩條筋不明顯,你可以用力握拳,則可清楚看見掌長肌肌腱與橈側屈腕肌肌腱的線條。內關可以按壓稍微久一點,十到十五分鐘左右。我會用大拇指指腹來按,手臂比較粗壯的人,可改用大拇指節來按,能壓得比較深。

面對疫情好焦慮?藏族醫師教你「靜心速效4穴位」,有效降低焦慮情緒...

 

止嘔安心定悸,膻中穴

古裝片裡面常說打通任督二脈,功夫才能突飛猛進。今天教大家的這個膻中穴呢,就是任脈上的一個重要穴位,還真的必須得「通」才行,否則人會很不舒服。它跟內關穴可以搭配著一起用,或者輪流用。在家按膻中、外出按內關。為什麼說在家按呢?因為膻中的位置剛好在兩個乳頭間,身體前面的中線上,摸得到肋骨的話,往下數一二三四,膻中在第四肋間隙處。

男生無妨,女生在外頭可能就不方便按這個位置。指腹、指節或是力道,自己決定,要有痛感比較好,按一到三分鐘,感覺胸中暢快為止。有些人按膻中會非常痛,你可以隔著衣服,或加乳液上下來回慢慢把它刮開、鬆開。這是個對女性保健尤其重要的穴位,心不能安、乳汁不足、更年期不適,都可以按。

面對疫情好焦慮?藏族醫師教你「靜心速效4穴位」,有效降低焦慮情緒...

精準養生,靜心四穴神門、少海、內關、膻中這周學起來,可備不時之需。平常有空下足繡花功夫,有恆心地多多疏通疏通,健康隨「手」可得。

 面對疫情好焦慮?藏族醫師教你「靜心速效4穴位」,有效降低焦慮情緒...

本文節錄:【靜心・淨心:52周的修煉,一年後與完美的自己相遇】一書

作者/洛桑加參

現任

Dr. Lobsang洛桑預防醫學集團創辦人

學經歷

印度聖菲洛梅娜大學物理系

臺灣國防醫學院醫學系

美國哈佛醫學院研究醫師

世界抗老化醫學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再生中心特約醫師

臺北榮總白金逆齡中心執行長

京妍生技董事長

二○一六年於臺北大直創辦「Dr. Lobsang洛桑預防醫學集團」,獨創「ACT自體生長因子療法」,精擅「免疫細胞療法」、「幹細胞療法」、「血液淨化」、「慢性病調養」與「睡眠調理」。經常受邀於海內外各地傳授整合東西方醫療體系的養生知識。作品散見於各大媒體,著有《不生病的藏傳養生術》時報出版。

「欲醫身體的病,先解心裡面的毒」洛桑醫師說。佛教醫學裡講的八萬四千種病,皆起源於對宇宙實相的種種誤解。透過轉化心念、改善飲食、養成種種利生習慣,以及每日的靜心練習,能從根本上使身心靈回歸平衡。藉此強化自體再生與免疫機能,達到預防疾病、阻斷惡化的目標,使人逐漸降低對藥物的依賴,令所有疾病不藥而癒。從心出發,重返健康,人人都有可能成為不生病好命人!

Facebook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DR.LOBSANG(洛桑加參)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台中市中區興中街集合式住宅大樓的火警釀6死的不幸意外,而火場逃生的相關知識也成為所有人都需要複習的重要知識。據媒體報導,有消防員指稱因樓層逃生動線規畫不佳且堆放雜物,以及多數的門不易開啟,造成高樓層住戶逃生不易。除了在第一時間的逃生自救以外,平時的居家環境方便逃生,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台中30歲的上班族小戴老是覺得口乾,1天喝了超過5公升的水,還是解不了渴,甚至嘗試青草茶、養肝茶等,但卻一點效果也沒有,每天還得不停跑廁所,經中醫師詳細診察,給予溫腎助陽、健脾益氣的藥物後,飲水量逐漸恢復正常,讓他直呼終於擺脫水桶人生。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中醫師陳...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0」好消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日說明今(10)日無本土確診個案。依指揮中心資料顯示,前次無本土確診個案為1月1日,距今日共相隔68天才又見加零。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可以讓大家高興1天。但我們仍須把疫情控制住。」(另外1月2日公布病例中,案17181於15...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植牙「地基」是否打穩,成為影響成敗的關鍵因素!就像建築物,一旦地基被掏空,即使建築物再豪華都無法支撐,而植牙也是如此。齒槽骨就是植體的地基,當齒槽骨萎縮或是被牙周病菌侵蝕,便無法支撐起植體,可見補骨在植牙療程中的重要性。不過仍有許多民眾擔心,若整排牙齒都需要補骨,療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