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新冠肺炎第一步「增強免疫力」,日本名醫教你吃這些食物...

一天100秒,遠離骨質疏鬆防新冠肺炎第一步「增強免疫力」日本名醫教你吃這些食物

日本骨科博士太田博明在其新書《一天100秒,遠離骨質疏鬆》(時報出版)提到,近年來,「 寒性體質」的人數爆增,女性高達七到八成、男性則將近三成都是寒性體質。「寒性體質」會削弱人體的免疫力,因此不可小覷。人體的免疫系統主要是透過白血球的顆粒球( granulocytes )及淋巴球等免疫細胞的平衡來維持正常運作,前面提過的巨噬細胞是白血球,自然殺手細胞則屬於淋巴球。

防新冠肺炎第一步「增強免疫力」,日本名醫教你吃這些食物...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免疫系統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核心部分是淋巴球,當人體受到病毒等微生物或癌細胞的侵襲,淋巴球就會率先出來識別並將之消除。如果淋巴球的功能變差,人就容易感冒。當體溫上升,淋巴球就會增加,行動也會更活躍;如果體溫偏低,淋巴球的數量就會減少。

顆粒球主要負責吞噬體積較大的細菌等異物,當人體體質偏寒,顆粒球就會增多,導致免疫系統失衡,使免疫力變差。因此,對免疫力來說,寒氣是最大的敵人。如果想要排寒並增強免疫力,最重要的就是改善飲食、運動及睡眠等生活習慣,特別是飲食的效果更是立竿見影。

關於食物能活化免疫力的研究,全球包含日本在內已有十足的進展,目前已知許多食材都含有提高免疫力的成分。首先,就是要完整攝取能製造淋巴球等免疫細胞的蛋白質。接下來,就是努力攝取能促進新陳代謝的維生素B群(B1、B2等)、擁有抗氧化作用的維生素A、C和E,最後,再積極補充能排除多餘鹽分的鉀。B1能幫助細胞製造能量,B2能促進脂肪燃燒、加速代謝……總之,維生素B群是促進細胞再生、增強抗壓能力的必需營養素。

蛋白質是排寒的最佳食材,因此可以多加攝取牛肉、豬肉、雞肉、雞蛋以及大豆製品。特別是雞胸肉含有消除疲勞的成分「 含組氨酸的二肽」( Imidazole dipeptide ),效果非常良好。此外,鮪魚也含有豐富的「 含組氨酸的二肽」。寒氣入侵特別嚴重的人,可以多食用維生素E含量豐富的南瓜、酪梨及堅果類。

防新冠肺炎第一步「增強免疫力」,日本名醫教你吃這些食物...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不過,攝取過多肉類會對消化造成負擔,也容易吃膩。這時候可以多加活用手邊容易獲得的食材,像是蘋果及醋。免疫細胞超過六成都集中在小腸,蘋果裡含有非常多膳食纖維中的果膠成分,能改善腸道中的環境。

蘋果多酚( 蘋果中所含多酚類物質的通稱)可以保護免疫細胞不受活性氧的攻擊,鉀離子成分也很多,讓人體遠離高鹽的傷害。醋可以幫助打造不易發胖、不易疲勞的體質,當中所含的醋酸會在體內轉為檸檬酸,幫助人體提升代謝、消除疲勞。原則上需要每天攝取,因為只要停止攝取,就會很快變回原來的體質。

防新冠肺炎第一步「增強免疫力」,日本名醫教你吃這些食物...

學界一直以來都認為製造免疫細胞的能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退,不過近來發現骨骼荷爾蒙( 骨鈣素)分泌量的減少,才是促使製造免疫細胞的造血幹細胞老化的主因。但是,只要利用蹬腳跟運動刺激骨鈣素的分泌,就能重新喚醒造血幹細胞的生產能力。請大家搭配健骨飲食,養成每天的良好習慣吧!


防新冠肺炎第一步「增強免疫力」,日本名醫教你吃這些食物...

本文節錄:【一天100秒,遠離骨質疏鬆:日本骨科名醫教你運動+食補,重獲績優骨】一書/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太田博明


被譽為「日本女性醫療第一人」。

國際醫療福祉大學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教授、山王醫療中心女性醫療中心所長。醫學博士。1944年出生於東京,1970年於慶應義塾大學醫學系畢業,於美國拉霍亞免疫學研究所留學後,回國擔任慶應義塾大學婦產科講師.副教授、東京女子醫科大學婦產科主任教授,於2010年擔任現職。日本骨質疏鬆症學會前理事長、日本抗老化醫學會理事。

致力於女性的全人醫療,長年倡導預防醫療的重要性與Well-aging的理念。2015年獲頒日本骨質疏鬆症學會獎。

著有《骨質疏鬆照護全書》,監修《無論幾歲都能讓骨骼強韌》等書。

同時亦活躍於《全民家庭醫學》等電視節目。

相關推薦

身為外食一族的你,是否經常在令人苦惱的吃飯時間,仍然踏入最有家裡味道的自助餐店呢?自助餐店有各種琳瑯滿目的菜餚,對於想要吃得健康的外食族而言,是十分友善的外食選擇,但相對的若沒有正確的飲食觀念,更可能因此落入了營養不均衡的陷阱! 因此,國健署特別為喜愛自助餐卻不知道如何挑選的你,設計了多種符合「我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難對孩子教導「性教育」嗎,其實主要因大眾對於性這個字眼都有猥瑣印象,甚至因此成為禁忌話題,但其實對於孩子而言,性一點也不下流,且反而要透過性教育,讓他們了解生命誕生的奇蹟,並從中學習保護自己的身體,滿足他們對於性純粹的好奇心;超級開朗性教育[內褲教室]協會代表理事野...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綜合報導】年紀越大越愛運動,一大早常見許多阿公阿嬤就在社區公園、學校操場散步健走,充滿活力,不過專家提醒,這類有氧運動無助於增加肌肉,如果沒有做負重(阻抗型)運動,恐將陷入肌少症帶來的健康威脅。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竹東分院院長詹鼎正表示,自50歲開始,人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台中1名62歲余先生咳嗽有痰的症狀超過半年,加上近來常頭暈、走路不穩,家人形容「像是打醉拳」,經就醫切片診斷,證實竟是肺腺癌末期,且癌細胞隨血液移轉至腦部與肝臟,以致壓迫腦神經導致行動失調,為避免腫瘤增大,患者接受「好神刀」放射治療,同時搭配化療,目前肺腺癌處良好控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