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性教育難以啟齒? 可從出生話題開始

性教育難以啟齒? 可從出生話題開始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難對孩子教導「性教育」嗎,其實主要因大眾對於性這個字眼都有猥瑣印象,甚至因此成為禁忌話題,但其實對於孩子而言,性一點也不下流,且反而要透過性教育,讓他們了解生命誕生的奇蹟,並從中學習保護自己的身體,滿足他們對於性純粹的好奇心;超級開朗性教育[內褲教室]協會代表理事野島那美表示,只要透過正確的教導方式,就能讓孩子們從父母親得到的性教育,是會懂得學習重視自己生命且關懷他人。

透過孩子好奇心 借力使力傳達性教育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9年發布的「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指出,性教育開始年齡應為五歲,但相較亞洲進國家對於性教育卻大多保持抗拒心態,導致成為性教育落後國;野島那美代表理事指出,其實能大方接受性話題的年齡應是從三歲到十歲開始進行,尤其在三到五歲間,八成孩子就會詢問父母有關生命源起的問題,甚至三到十歲還是愛說黃色笑話的全盛時期,也因此更應把握時機借力使力教導性教育。

正確性教育 讓孩子懂得愛自己也愛別人

家長若能把握時機進行性教育,不僅能給予孩子提高自我認同感,也會懂得愛別人,不會成為性犯罪的被害者或加害者,且也能避免青少年性經驗、懷孕甚至墮胎的風險;野島那美代表理事表示,性教育的好處就是能把自己的愛傳達給孩子,若較為拙於表達,不如可以從聊聊出生的話題開始,像是爸爸媽媽都很期待你的到來等充滿愛的語彙,讓孩子能以滿心喜悅心情接收爸媽的愛,並轉化為自己能量。

傳達性伴隨的風險 讓孩子擁有正確性觀念

一旦孩子進入青春期,就常有越早有性經驗越好的念頭,這時若家長們能和孩子說現在沒有經驗也沒什麼大不了,或許能幫助他們鬆一口氣;野島那美代表理事強調,但性教育除了重視性行為的含意與重要性,也要告訴孩子伴隨來的壞處與風險,讓孩子理解為什麼現在不能發生性行為的原因,擺脫以好奇為本位的性行為,藉由正確性教育,讓孩子們在成長的道路上盡情追求自己的目標與夢想。

本文參考資料:《媽媽,學校都沒有教我「性」:這樣引導孩子保護自己、尊重生命》如何出版社 

 【延伸閱讀】

了解5個Q&A 晚期肺腺癌也能過很好!

成長的最後一哩路 掌握孩子生長關鍵

不開刀新技術 讓髮量看起來更茂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8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又濕又寒的季節,約個三五好友相約吃熱呼呼的火鍋暖身,彷彿是迎接冬季必做的事!但火鍋中的高普林卻是誘導痛風發作的兇手,因此醫院門診近期也開始出現需多痛風發作的患者,在這些患者中,大約1/4痛風患者有腎結石。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表示,痛風、結石、高血壓和中風都有連帶關係。痛風不但會併發結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根據研究指出,擁有臉書帳號的孕媽咪,因常將自己的身材在社群網站上做比較,因此對自己身材容易不滿意;另外,美國研究也指出,若懷孕過程對自己身體形象不滿意,也容易增加產後憂鬱機率;開業醫美診所醫師陳志軒表示,懷孕讓女性不管生心理,都容易造成顯著變化,一方面得盡全力照顧新生兒,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逐漸邁向少子化社會,孩子的學習和成長也越來越受重視,尤其孩子的早期經驗,會影響一輩子,也因此若能透過早期的親子共讀,不僅能幫助嬰幼兒學習能力及語言發展,也能促進親子間的互動;奇美醫學中心護理部4A加護病房護理長陶菁指出,根據研究,及早養成閱讀習慣且喜歡閱讀的孩子,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日溫差變化大,民眾在帶著孩子外出時,醫師提醒應注意勤洗手、到公共場合戴口罩,尤其嬰幼兒好奇心重,小手總是忍不住去觸摸身邊物品,接著就會把手吃進嘴裡,但這樣病毒細菌也跟著吃下肚。醫師提醒父母應多注意,才可保護嬰幼兒的健康。呼吸咻咻咻 可能是急性細支氣管炎?如果孩子因為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