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腹變大只是胖了? 小心恐是卵巢癌找上你

小腹變大只是胖了? 小心恐是卵巢癌找上你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過去20年卵巢癌罹患人數有上升趨勢,根據國健署107年癌症登記報告,卵巢癌位居女性十大癌症第七位,每年新確診人數約為1500人。卵巢癌不像其他癌症,並非是本身組織細胞癌變所導致,主要是輸卵管和子宮內膜的細胞掉落至卵巢後癌化所致,因此,早期卵巢癌通常沒有症狀。林口長庚醫院婦癌科周宏學醫師指出,腫瘤變大會伴隨腹脹、腹部變大等症狀,若等到相關症狀出現才就診,一半以上都已經進入晚期,加上常有患者缺乏危機意識,以為腹部變大僅是便秘或是肥胖造成,而延誤就醫。周宏學醫師提醒,若是腹部不適,又不確定原因時,應至婦科做內診或超音波檢查,及早診斷治療。

卵巢癌易復發 比率高達七成五

目前卵巢癌的第一線治療仍以手術合併化學治療為主,周宏學醫師指出,手術須將腫瘤盡量切除至看不見的程度,切除子宮、雙側卵巢、輸卵管、骨盆腔淋巴結、盲腸與腹腔內可見的腫瘤,之後再接受化療,並搭配使用組合性化學治療藥物。周宏學醫師表示,依照過去經驗,75%患者在經過第一線手術與化學治療後可以得到完全緩解,但其中70%患者會復發,復發時間的中位數大約是1年,且通常有第一次復發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復發,隨著每一次復發,無疾病間隔時間越短,最後就會產生抗藥性。

腫瘤復發難防! 手術+化療能有效控制腫瘤

卵巢癌有著高復發性與高致死性之特性,若卵巢癌復發,需先做影像學檢查確認復發位置再判斷如何治療,若腫瘤屬於侷限位置復發,可採用手術切除;若是屬於手術難以切除乾淨的散在性腫瘤,應採取第二線化學治療,也可考慮加抑制血管新生的標靶治療。周宏學醫師進一步說明,目前針對復發性的卵巢癌,透過第二線化學治療能有效控制腫瘤,醫師仍會依據患者對於鉑類藥物敏感性來調整治療。

定期接受檢查 有助提早發現異常

周宏學醫師表示,雖然研究顯示,卵巢癌尚無有效的篩檢方式,不像子宮頸癌有抹片檢查與疫苗,但仍建議25-30歲以上女性朋友每年接受婦科超音波檢查,或是跟著子宮頸抹片檢查一起做,定期檢查有助提早發現異常;此外,過去幾個月因疫情關係,接受化學治療的患者或多或少有中斷治療,有些病人甚至中斷長達三個月,直至最近才繼續療程,少數癌症患者因化學治療停止,腫瘤指數又再上升或是病況惡化。醫師也建議,如患者有感染疑慮,建議可改採門診化療,減少因疫情而導致的醫療衝擊。各醫院皆有一定的安全防疫措施,患者應規律回診,盡量不要讓疫情中斷治療。 

【延伸閱讀】

專屬於女性的《卵巢癌攻略》 聚焦關鍵訊息溝通不卡關

快速阻絕疫情傳播鏈 北榮大規模採檢經驗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5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現在很多人都出於亞健康的狀態,特別是40歲後,會明顯感覺到老的很快,面色無光、晦暗,容易疲勞、沒有精神,特別容易感冒……其實,這些症狀就是身體在提示您,需要重視了! 那怎麼做,怎麼養才能把身體調到最健康的狀態呢?老中醫的經驗總...

閱讀詳情 »

人體經絡通暢,氣血充足,才會把體內的毒素等廢物很快的運出體外,如果經絡不暢,容易造成體內廢物堆積,加速衰老。這個部位是人體的樞紐部位,需要保持經絡的通暢。 圖片來源 拍打屁股養生的方法,除了疏通經絡,居然還會排出一些特殊尿液,據說有褐色尿,有的還有在拍打後排出的尿液中有許多像編織袋絲樣的異物,拽都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沒乳癌家族史就不用擔心?國內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乳癌為女性癌症之首,每年約有逾萬人罹患,平均每46.6分鐘有1人罹乳癌。醫師強調,與家族史有關的患者僅1成,絕大多數與肥胖、飲食、環境荷爾蒙相關,建議規律運動、多吃蔬果、定期檢查。 國人乳癌年輕化 根據2013年癌症登...

閱讀詳情 »

翻拍自搜狐母嬰   有的時候,爸爸媽媽們會發現,本來自家漂亮可愛的寶寶怎麼越長越醜了。難道是長歪了? 其實,這很有可能是寶寶的呼吸習慣出了問題。 國外的研究表明,一直用嘴呼吸的話,只要2-3年就有可能就會對孩子面容造成巨大的影響。 上圖的兩個女孩是是一對姐妹,左邊的是妹妹凱莉,右邊的是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