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腹變大只是胖了? 小心恐是卵巢癌找上你

小腹變大只是胖了? 小心恐是卵巢癌找上你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過去20年卵巢癌罹患人數有上升趨勢,根據國健署107年癌症登記報告,卵巢癌位居女性十大癌症第七位,每年新確診人數約為1500人。卵巢癌不像其他癌症,並非是本身組織細胞癌變所導致,主要是輸卵管和子宮內膜的細胞掉落至卵巢後癌化所致,因此,早期卵巢癌通常沒有症狀。林口長庚醫院婦癌科周宏學醫師指出,腫瘤變大會伴隨腹脹、腹部變大等症狀,若等到相關症狀出現才就診,一半以上都已經進入晚期,加上常有患者缺乏危機意識,以為腹部變大僅是便秘或是肥胖造成,而延誤就醫。周宏學醫師提醒,若是腹部不適,又不確定原因時,應至婦科做內診或超音波檢查,及早診斷治療。

卵巢癌易復發 比率高達七成五

目前卵巢癌的第一線治療仍以手術合併化學治療為主,周宏學醫師指出,手術須將腫瘤盡量切除至看不見的程度,切除子宮、雙側卵巢、輸卵管、骨盆腔淋巴結、盲腸與腹腔內可見的腫瘤,之後再接受化療,並搭配使用組合性化學治療藥物。周宏學醫師表示,依照過去經驗,75%患者在經過第一線手術與化學治療後可以得到完全緩解,但其中70%患者會復發,復發時間的中位數大約是1年,且通常有第一次復發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復發,隨著每一次復發,無疾病間隔時間越短,最後就會產生抗藥性。

腫瘤復發難防! 手術+化療能有效控制腫瘤

卵巢癌有著高復發性與高致死性之特性,若卵巢癌復發,需先做影像學檢查確認復發位置再判斷如何治療,若腫瘤屬於侷限位置復發,可採用手術切除;若是屬於手術難以切除乾淨的散在性腫瘤,應採取第二線化學治療,也可考慮加抑制血管新生的標靶治療。周宏學醫師進一步說明,目前針對復發性的卵巢癌,透過第二線化學治療能有效控制腫瘤,醫師仍會依據患者對於鉑類藥物敏感性來調整治療。

定期接受檢查 有助提早發現異常

周宏學醫師表示,雖然研究顯示,卵巢癌尚無有效的篩檢方式,不像子宮頸癌有抹片檢查與疫苗,但仍建議25-30歲以上女性朋友每年接受婦科超音波檢查,或是跟著子宮頸抹片檢查一起做,定期檢查有助提早發現異常;此外,過去幾個月因疫情關係,接受化學治療的患者或多或少有中斷治療,有些病人甚至中斷長達三個月,直至最近才繼續療程,少數癌症患者因化學治療停止,腫瘤指數又再上升或是病況惡化。醫師也建議,如患者有感染疑慮,建議可改採門診化療,減少因疫情而導致的醫療衝擊。各醫院皆有一定的安全防疫措施,患者應規律回診,盡量不要讓疫情中斷治療。 

【延伸閱讀】

專屬於女性的《卵巢癌攻略》 聚焦關鍵訊息溝通不卡關

快速阻絕疫情傳播鏈 北榮大規模採檢經驗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5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懷孕時肚子大我們都能理解,畢竟裡面多了一個寶寶。可為什麼生完孩子後,肚子還是很大呢?這是很多愛美的女性心理都著急的問題。其實生完孩子後,肚子大的原因不全都是因為肥肉。這其中還有子宮變大的原因。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網友「小百合baby」:生完寶寶已經兩個月了,體內的毒素也排的差不多了,可肚子依...

閱讀詳情 »

中國女性每年有20萬人口死於婦科疾病,其實她們不是死於婦科疾病,是死於對自己的無知!據世界衛生組織對中國婦女的調查:41%的育齡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婦科炎症,而已婚女性發病率更高達70%。下面是一位婦產科主任醫師的筆記,讓我們一起看下。1.女性生殖系統分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外生殖器,另一部分是內生殖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34歲職業婦女,門診檢查發現卵巢有早衰現象,用來評估卵巢功能的AMH指數僅1.71(一般34歲女性AMH至少2.5到3.5之間),相當於擁有40歲的卵巢!該女曾於他院進行過數次人工授孕,天天施打排卵針,卻因為卵巢排卵功能低下,每次最多僅有3顆卵,始終未能懷孕。經由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童星樂樂在剛上小學時,發現兩眼有不等視(視差)與弱視問題,讓媽媽好緊張。經醫師診斷,確診出樂樂的視力問題是先天的,樂樂媽因此幫樂樂展開了一連串的視力訓練,如遮蓋單眼進行閱讀治療等,但由於樂樂的課業越來越繁重,又加上樂樂仍習慣以慣用眼(左眼)閱讀,因此左眼近視度數在1年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