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腿老是腫脹、痠痛易抽筋? 當心「靜脈曲張」在作怪

小腿老是腫脹 痠痛易抽筋? 當心「靜脈曲張」在作怪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長期久坐的上班族,時常維持坐姿,加上少運動,每到下午小腿就會腫脹麻痛,甚至晚上還會抽筋,且可以看到腿部於站立時有藍色的血管凸出,有些位置按壓還會感到疼痛,當心可能是「靜脈曲張」惹的禍!

靜脈曲張形成 常見原因有這些

汐止國泰綜合醫院整形外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任顏毓秀指出,靜脈曲張在女性身上較為常見,但有靜脈曲張困擾的男性也不少。其實引起下肢靜脈曲張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懷孕、長期維持同樣的姿勢(無論是站 立或坐姿)、肥胖、便秘等。

下肢皮下靜脈凸出 嚴重恐出血、潰瘍

其症狀除了外觀上的困擾,還會造成下肢皮下靜脈凸出、鼓起,尤其在經過一整天的站立後,下肢會感覺痠脹難忍、疼痛,嚴重者更會形成靜脈炎、靜脈血栓,皮膚可能紅腫、色素沉著,乃至於靜脈破裂、出血,甚至導致慢性潰瘍,難以痊癒。

預防靜脈曲張 5要素跟著做

日常在預防或改善靜脈曲張,顏毓秀主任分享,有幾個方法可以著手進行:

1、平躺時多抬高下肢:讓下肢高過心臟,每天至少半小時。

2、穿著醫療級的彈性襪:最好在早上未下床前就穿好,以免靜脈腫脹 後再穿,效果不佳。

3、避免體重過重:建議減重減少下肢負擔,並且避免穿戴太緊的 腰帶或上衣。

4、坐時不要翹二郎腿:盡量避免慢性便秘或用力咳嗽以免增加腹壓,以防阻礙靜脈血液回流。

5、多做加強下肢肌肉力量的運動並適時的按摩腿部,由足部往上按摩至小腿再至大腿,促進靜脈血液回流。

治療靜脈曲張 依程度對症下藥

如果上述所列的保守療法,仍無法改善靜脈曲張,就必須考慮以藥物或手術方式治療了,目前在藥物上有口服藥物也有外用藥膏,作為較輕微靜脈曲張的治療;比較嚴重的可以硬化劑注射、雷射治療、靜脈結紮、微創抽取術、透光式刮刀微創手術等方式治療。

顏毓秀主任提醒,因症狀與嚴重程度不同,採用的治療方式也不相同,若有靜脈曲張的問題,應與醫師充分討論,才能達成最好的治療效果。

【延伸閱讀】

最新靜脈曲張膠水 「久站族」重拾樂活人生

長期做這些事 小心「深部靜脈栓塞」找上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17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影音中心/劉又瑋報導隨著台灣實際取得的AZ與莫德納疫苗已接近1000萬劑,鴻海、台積電與慈濟也在政府協助下,透過專案購得1500萬劑BNT疫苗,目前國內加速推動國人疫苗施打,讓台灣離完全控制住疫情的日子愈來愈近,疫苗是現代社會抑制傳染病最重要的關鍵,不過在它還沒開發出來前,已有不少傳染病造成人類重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莫德納第2劑施打時程,7月12日開始非第1至3類與孕婦,須間隔10至12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強調,政策參考國際建議專家討論決定,剛產前打首劑莫德納女性,因產後非孕婦間隔須10周以上;另外,疫苗劑次人口比25.10(劑/每百人)已達標,人口涵蓋率24.35%,同時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新冠疫情全球延燒,也讓台灣10大好發癌症第6名的頭頸癌拉警報!根據國際醫學期刊回溯性研究報告顯示,針對頭頸癌確診方面,疫情影響造成就診量降低,病患確診時的原發腫瘤體積明顯較大。對於已確診病患而言,因疫情而延遲治療,也恐增加3至9%的死亡風險。以國外觀察為借鏡,台灣頭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