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腿老是腫脹、痠痛易抽筋? 當心「靜脈曲張」在作怪

小腿老是腫脹 痠痛易抽筋? 當心「靜脈曲張」在作怪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長期久坐的上班族,時常維持坐姿,加上少運動,每到下午小腿就會腫脹麻痛,甚至晚上還會抽筋,且可以看到腿部於站立時有藍色的血管凸出,有些位置按壓還會感到疼痛,當心可能是「靜脈曲張」惹的禍!

靜脈曲張形成 常見原因有這些

汐止國泰綜合醫院整形外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任顏毓秀指出,靜脈曲張在女性身上較為常見,但有靜脈曲張困擾的男性也不少。其實引起下肢靜脈曲張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懷孕、長期維持同樣的姿勢(無論是站 立或坐姿)、肥胖、便秘等。

下肢皮下靜脈凸出 嚴重恐出血、潰瘍

其症狀除了外觀上的困擾,還會造成下肢皮下靜脈凸出、鼓起,尤其在經過一整天的站立後,下肢會感覺痠脹難忍、疼痛,嚴重者更會形成靜脈炎、靜脈血栓,皮膚可能紅腫、色素沉著,乃至於靜脈破裂、出血,甚至導致慢性潰瘍,難以痊癒。

預防靜脈曲張 5要素跟著做

日常在預防或改善靜脈曲張,顏毓秀主任分享,有幾個方法可以著手進行:

1、平躺時多抬高下肢:讓下肢高過心臟,每天至少半小時。

2、穿著醫療級的彈性襪:最好在早上未下床前就穿好,以免靜脈腫脹 後再穿,效果不佳。

3、避免體重過重:建議減重減少下肢負擔,並且避免穿戴太緊的 腰帶或上衣。

4、坐時不要翹二郎腿:盡量避免慢性便秘或用力咳嗽以免增加腹壓,以防阻礙靜脈血液回流。

5、多做加強下肢肌肉力量的運動並適時的按摩腿部,由足部往上按摩至小腿再至大腿,促進靜脈血液回流。

治療靜脈曲張 依程度對症下藥

如果上述所列的保守療法,仍無法改善靜脈曲張,就必須考慮以藥物或手術方式治療了,目前在藥物上有口服藥物也有外用藥膏,作為較輕微靜脈曲張的治療;比較嚴重的可以硬化劑注射、雷射治療、靜脈結紮、微創抽取術、透光式刮刀微創手術等方式治療。

顏毓秀主任提醒,因症狀與嚴重程度不同,採用的治療方式也不相同,若有靜脈曲張的問題,應與醫師充分討論,才能達成最好的治療效果。

【延伸閱讀】

最新靜脈曲張膠水 「久站族」重拾樂活人生

長期做這些事 小心「深部靜脈栓塞」找上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17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暑假將至,孩子宅在家中,容易從事長時間近距離的用眼行為,如打線上遊戲、看影片、流連社群等。台灣防盲基金會呼籲,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方式易導致近視,家長與孩子都必須提高警覺,不要讓快樂的暑假,成為近視的溫床。 近視是種日益嚴重的眼疾。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15年發布「近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54歲女上班族,四年前確診荷爾蒙受體陽性第二期乳癌,服用抗荷爾蒙口服藥物後,病情控制得宜。不料後來回診時發現癌細胞有脊椎轉移,甚至出現肺積水症狀,但若接受化學治療,副作用會影響日常生活及外表,患者不願因此丟掉工作,剛好借著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為由不願回診,好在經醫護人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現年71歲的林先生,有高血壓及糖尿病的病史,但是長年下來一直沒有遵照醫囑控制血壓與血糖,去年開始視力模糊,最近視力更是每況愈下,因此到新竹馬偕紀念醫院求診 ,林先生原本以為只有白內障問題,經詳細檢查後發現除了白內障,但更重要的是林先生還經有嚴重的糖尿病黃斑部水腫。新竹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乾癬性關節炎狀況多 常見影響骨盆、指頭、足踝乾癬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約有三成患者會合併乾癬性關節炎,由於免疫系統失調,不僅皮膚出現皮屑病灶,關節也受到侵犯,進而出現紅腫、熱痛的症狀,並容易合併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共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洪偉哲醫師指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