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少年血便不止送急診 大腸鏡檢查出幼年型息肉

  1名17歲的青少年因大量血便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兒科急診就醫,小兒腸胃科醫師診察後安排大腸鏡檢查,發現在升結腸有1個1.2公分大的息肉,長得像草莓,看起來像幼年型息肉,經內視鏡切除後,血便症狀緩解,病理報告確診為幼年型息肉。

  患者本身沒有大腸息肉及大腸直腸癌家族病史,平時排便習慣良好,肛門檢查沒有發現肛裂及痔瘡,但從13歲開始就有血便症狀與貧血問題,並曾在14歲接受直腸乙狀結腸鏡檢查、梅克爾憩室掃描、電腦斷層血管攝影等,同時也曾在血液科醫師門診追蹤治療缺鐵性貧血,但均沒有發現病灶。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醫師陳和昇表示,兒童及青少年時期發現的息肉,超過95%以上是幼年型息肉。幼年型息肉病理報告為缺陷瘤(hamartoma),多為良性,其症狀多是無痛的鮮血便,在全段大腸都可能發生,但好發於左側大腸,大部分位於直腸乙狀結腸,有些醫師會利用乙狀結腸鏡檢查,若沒有發現病灶且持續有血便,建議患者應接受完整大腸鏡檢查。

  絕大多數的幼年型息肉是數量小於5個的孤立性息肉,如果超過5個以上有可能是幼年型息肉症,若合併有家族史及口腔黏膜色素沉澱,則有可能是PJ症候群(Peutz-Jeghers syndrome),需定期接受追蹤檢查。

  陳和昇醫師說明,大腸鏡檢查有其風險,兒童大腸鏡大約有千分之1的風險發生腸穿孔,建議有長期血便的兒童青少年尋求小兒腸胃科醫師診察原因,若評估後有需要進行大腸鏡檢查,建議選擇在大醫院進行,如果發生併發症時可請小兒外科及時處理。

相關推薦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一名約50歲的男性患者,剛開完心臟重大手術,出院大約一個禮拜,感覺胸悶胸痛不舒服,至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就診,一度出現意識不清的危險狀況。急診室余國聖醫師立刻抽血和心電圖檢查,在抽血報告還沒出來前,根據臨床經驗判斷,立刻給予降血鉀和抗心律不整的藥物,經過約30分...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華航風暴本土病例今(5)日暫+0!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公布國內仍新增7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自菲律賓(案1155)、印尼(案1156、案1159至案1161)、日本(案1157)及美國(案1158)入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苗接種假」來了!為提高國人接種疫苗意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5)日下午親自宣布,研議多時的「疫苗接種假」即日起上路,勞工或公務人員前往接種疫苗及接種後若發生不良反應,自接種之日起至接種次日24時止,均得申請不支薪的疫苗接種假。 指揮中心強調,請假...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華航染疫風暴擴大,華航園區內的諾富特飯店更已成為社區破口,從入住的機組員到房務人員、外包商通通都有人確診,足跡還遍及北北桃,旅館責任該誰來揹?打臉桃園市長鄭文燦「諾富特一直都是中央管」的說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5)日下午明確表示,諾富特飯店做為檢疫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