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少年血便不止送急診 大腸鏡檢查出幼年型息肉

  1名17歲的青少年因大量血便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兒科急診就醫,小兒腸胃科醫師診察後安排大腸鏡檢查,發現在升結腸有1個1.2公分大的息肉,長得像草莓,看起來像幼年型息肉,經內視鏡切除後,血便症狀緩解,病理報告確診為幼年型息肉。

  患者本身沒有大腸息肉及大腸直腸癌家族病史,平時排便習慣良好,肛門檢查沒有發現肛裂及痔瘡,但從13歲開始就有血便症狀與貧血問題,並曾在14歲接受直腸乙狀結腸鏡檢查、梅克爾憩室掃描、電腦斷層血管攝影等,同時也曾在血液科醫師門診追蹤治療缺鐵性貧血,但均沒有發現病灶。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醫師陳和昇表示,兒童及青少年時期發現的息肉,超過95%以上是幼年型息肉。幼年型息肉病理報告為缺陷瘤(hamartoma),多為良性,其症狀多是無痛的鮮血便,在全段大腸都可能發生,但好發於左側大腸,大部分位於直腸乙狀結腸,有些醫師會利用乙狀結腸鏡檢查,若沒有發現病灶且持續有血便,建議患者應接受完整大腸鏡檢查。

  絕大多數的幼年型息肉是數量小於5個的孤立性息肉,如果超過5個以上有可能是幼年型息肉症,若合併有家族史及口腔黏膜色素沉澱,則有可能是PJ症候群(Peutz-Jeghers syndrome),需定期接受追蹤檢查。

  陳和昇醫師說明,大腸鏡檢查有其風險,兒童大腸鏡大約有千分之1的風險發生腸穿孔,建議有長期血便的兒童青少年尋求小兒腸胃科醫師診察原因,若評估後有需要進行大腸鏡檢查,建議選擇在大醫院進行,如果發生併發症時可請小兒外科及時處理。

相關推薦

朋友,你是否發現脖子這幾年長了好多小肉粒、小斑點,並且脖子和臉部的顏色不一樣! 特別是經常咽喉腫痛、吸煙、或有呼吸道方面問題的朋友。 小肉粒、小斑點不一定影響你的健康,但一定會讓你的美麗大打折扣! 脖子上長小肉粒是怎麼回事呢?  脖子常年露在外面,容易受涼,寒則凝,病毒、細菌、毒素侵入人...

閱讀詳情 »

真相一:現代人的消化速度超級慢!人吃進的食物經過消化道到排泄大約需要8~12小時,但Discovery頻道曾報導,與以前的人相比,現代人的消化速度只有十分之一,過去人類8~12小時就能消化掉的食物,在現代人缺乏纖維素及少吃蔬果的狀況下,竟然需要80~120個鐘頭。 你在馬桶上嗯嗯出來的東西,竟然是...

閱讀詳情 »

「其實最難過的是記得的家人,而不是忘記的人。」 溫昇豪這一句話說進每個失智症照護者的心坎裡... 溫昇豪的奶奶在晚年時罹患失智症,他說,奶奶的記憶總是停留在過去,有時候甚至會有幻覺幻聽的狀況,當時他們以為這是老化的現象,並沒有認為奶奶是因為失智症才會有這些症狀。 奶奶生病時溫昇豪才剛考上大學,奶奶連...

閱讀詳情 »

如今的氣溫是越來越低,天氣是越來越寒冷,因此老年朋友一定要注意養生保健,冬季外出運動減少,因此就要從日常的一些小習慣來達到養生養生的目的,下面介紹這三件事,清晨堅持做就能讓你更長壽,更健康。 老人養生:想長壽清晨這三件事不能少 第一件事:四方眺 立定,兩眼平視,先向東遠眺;然後,半閉目低頭、轉身再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