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吃「藥」傷腎的原因 專家:不當服用才是禍首

  吳先生50多歲,是1名高血壓患者,長期規律服用ACEI藥品(降血壓藥物、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因為職業傷害,手臂疼痛,私下在藥局購買「非類固醇性消炎止痛藥」,減緩疼痛所造成的不適感,不料出現頭暈、疲倦等副作用,就醫驗血發現,腎功能變差,原因在於藥物交互作用。

  衛生福利部資料指出,國內老年人口越來越多,以致於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人口也隨之增加,以致於慢性腎臟病的風險持續增加,不少患者必須每天服用許多藥物,增加藥物交互作用風險。

  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三高慢性疾病患者必須規律用藥,如果身體發生其他疼痛、不舒服等不適症狀時,千萬不要自行購買藥物,務必尋求醫藥專業人員協助,降低藥物交互作用的風險。

  藥害救濟基金會表示,腎臟是過濾血液的器官,每天24小時不停運作,協助人體排出身體的廢物,同時成為代謝藥物的重要機制,一旦腎功能損害,將嚴重危及健康。

  國民健康署及中央健保署資料顯示,造成腎功能損害的主要原因可以分為慢性疾病、不當服用藥物及自體免疫疾病,其中又以不當服用藥物最為常見,且民眾容易忽略。

  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許多民眾認為吃「藥」傷腎,以致自行停藥或減藥,不過,一旦身體不適時,卻又常常在沒有正規醫療與醫囑下,自行買藥服用或調整用藥,反而造成身體負擔,甚至導致病情延誤。

  以非類固醇性消炎止痛藥為例,具有解熱、消炎及止痛等效果,但如果與ACEI類降血壓藥併用時,就可能減弱降血壓藥品療效,而NSAID還會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腎絲球過濾速率的自我調節機制,影響腎功能。

  藥害救濟基金會強調,老年人因年齡漸長、腎功能逐漸降低,如果又罹患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服藥,須注意除了定期檢查肝、腎功能外,若有其他身體症狀或服用其他藥物,就醫時一定要主動告知,由醫師來調整藥物及劑量,才能降低合併使用藥物對腎臟的傷害。

相關推薦

(示意圖-非本人圖片來源.sznews image.baidu)  台南一名男大生,在登革熱被治癒後,現身分享染病的過程和身體症狀,呼籲大家不要輕忽,因為一染上,會生不如死!他回憶,他差一點命就沒了,還好有救回來,發病期間他不停流鼻血,牙齦出血,全身肌肉劇烈疼痛,讓人完全無法入...

閱讀詳情 »

via 家住礄口的60歲程爹爹在年初時,無意中發現自己右側臉頰長出一顆小黑痣,而且逐漸變大。程爹爹找了位“算命先生”算凶吉,得到此為“富貴痣”的答案。誰知半個月前,他這顆黑痣突然開始瘙癢,並逐漸破潰,出血。到醫院就診,醫生診斷程爹爹患上了皮膚癌中最常...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許多牙科醫生建議,為了保持口腔衛生以及牙齒健康潔白,最好一年做一次牙齒檢查,洗一次牙。牙齒健康越來越受到現代人的重視。許多媽媽也本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中國傳統,早早地從娃娃抓起,教寶寶刷牙。這本是一件好事,可是如不注意,卻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圖片來源,以下同 小區有個熊孩子,...

閱讀詳情 »

台視全新生活消費節目《消費情報讚》將在今(9/7)天上午10點首播,由藝鴒及主播林彥均共同主持,提供觀眾朋友第一手消費訊息,自稱有著「神農嚐百草」精神的藝鴒透露,過去只要有朋友介紹新產品就一定會親自體驗,她表示:「以前資訊不發達時都是『道聽塗說』,只要人家說有效、會變美的產品一定會買來用,結果根本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