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吃「藥」傷腎的原因 專家:不當服用才是禍首

  吳先生50多歲,是1名高血壓患者,長期規律服用ACEI藥品(降血壓藥物、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因為職業傷害,手臂疼痛,私下在藥局購買「非類固醇性消炎止痛藥」,減緩疼痛所造成的不適感,不料出現頭暈、疲倦等副作用,就醫驗血發現,腎功能變差,原因在於藥物交互作用。

  衛生福利部資料指出,國內老年人口越來越多,以致於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人口也隨之增加,以致於慢性腎臟病的風險持續增加,不少患者必須每天服用許多藥物,增加藥物交互作用風險。

  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三高慢性疾病患者必須規律用藥,如果身體發生其他疼痛、不舒服等不適症狀時,千萬不要自行購買藥物,務必尋求醫藥專業人員協助,降低藥物交互作用的風險。

  藥害救濟基金會表示,腎臟是過濾血液的器官,每天24小時不停運作,協助人體排出身體的廢物,同時成為代謝藥物的重要機制,一旦腎功能損害,將嚴重危及健康。

  國民健康署及中央健保署資料顯示,造成腎功能損害的主要原因可以分為慢性疾病、不當服用藥物及自體免疫疾病,其中又以不當服用藥物最為常見,且民眾容易忽略。

  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許多民眾認為吃「藥」傷腎,以致自行停藥或減藥,不過,一旦身體不適時,卻又常常在沒有正規醫療與醫囑下,自行買藥服用或調整用藥,反而造成身體負擔,甚至導致病情延誤。

  以非類固醇性消炎止痛藥為例,具有解熱、消炎及止痛等效果,但如果與ACEI類降血壓藥併用時,就可能減弱降血壓藥品療效,而NSAID還會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腎絲球過濾速率的自我調節機制,影響腎功能。

  藥害救濟基金會強調,老年人因年齡漸長、腎功能逐漸降低,如果又罹患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服藥,須注意除了定期檢查肝、腎功能外,若有其他身體症狀或服用其他藥物,就醫時一定要主動告知,由醫師來調整藥物及劑量,才能降低合併使用藥物對腎臟的傷害。

相關推薦

  無論已婚或是未婚的女性同胞都要小心注意喔!  最近藝人夏禕於子宮位置長了(巧克力囊腫)以及胡晴雯開刀割除的瘤,即是瘤內積滿血,且血呈深黑色.滿以為割了之後會完全康復,殊不知短短幾個月間又再复發,於是即向黑龍江九洲婦科醫院醫生求診......醫生隨即問她是否常吃雞翅膀,​​ 朋...

閱讀詳情 »

身患重病的他放棄了結婚生子,而在網上買了一個女兒陪伴自己…… 畫面中的這個男子叫宋渤,出生於天津,是一個3D遊戲設計師。旁邊坐著的,就是他買來的女兒——小蝶。  兩年前,宋渤查出患有顱內蛛網膜囊腫,病情的加劇讓他害怕與人產生羈絆,於是決定...

閱讀詳情 »

本文並非主張素食者就一定會較衰老,每個人的情況不同,結果便不同,用意主要在介紹小酌葡萄酒的好處   上方左圖的女人51歲了,是一個健康顧問,她提倡全面的營養和健康的飲食方法,多運動、而她是一個素食主義者。   右圖的女人同樣也是51歲!!而這位吃飯時,總喜歡搭配葡萄酒一起配餐。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