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尿毒症引發不適難熬! 中醫「艾灸」活絡血循、延緩腎惡化

尿毒症引發不適難熬! 中醫「艾灸」活絡血循 延緩腎惡化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2歲溫女士患有多年糖尿病與慢性腎臟病第四期,雖然未達洗腎程度,但身體始終虛弱,常因疲憊、失眠、腰痠背痛等各種腎臟病引發的尿毒症症狀就醫。為了調理身體的不適進而到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就醫,經內服科學中藥調理,並輔以針灸緩解身體不適,搭配非侵入性的艾灸促進血液循環、改善代謝,其腎臟病未再惡化,身體的不舒服也大幅緩解,恢復體力和精神,也減少跑醫院就診的次數。

尿毒素為全身性影響 過去認為中藥鉀離子高易傷腎

呂秉勳醫師指出,尿毒素的影響是全身性的,除了會危害心血管功能、造血功能,造成血管鈣化疾病與骨病變,末期的尿毒搔癢症更會令患者苦不堪言,因此不管中西醫的治療,都是以及早控制、減少尿毒素為方向。

然而,過去多數人認為中藥的鉀離子含量高,對腎臟有傷害性,所以少有西醫輔以中醫治療的經驗,往往是病人在西醫治療的藥物用罄,希望以其他治療方式緩解不適時才會到中醫診間求助。

中醫及早介入治療 減少毒素累積

近年來,呂秉勳醫師與台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郭克林醫師為首的研究團隊就發現,中醫若能及早介入治療,對延緩腎臟病惡化是有幫助的。呂秉勳醫師說明,尿毒素累積的情形在中醫觀點是熱毒、血虛、風燥所致,與西藥吸附毒素的概念相當,中醫可藉由中藥競爭吸附毒素、促進毒素代謝,以及具有實證能改善腎功能、非侵入性的艾灸活絡血液循環,幫助尿毒素排出體內,減少毒素累積;針對病人其他不適症狀,亦可透過穴位針灸治療。

中西醫合療 延緩病情惡化

此外,臨床統計發現,腎臟病患者及早以中醫介入治療的病況惡化情形比未介入者較為趨緩,五年存活率亦較高,而針對部分尿毒素引起搔癢症的患者,呂秉勳醫師分享,中醫亦可透過服用中藥、藥浴、藥膏抑制發炎情形,減緩不適,因此,雖然腎臟病無法根治,但依舊可藉由中西醫合療,延緩病情惡化,提高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動作慢、手抖、肢體僵硬 醫師解答巴金森病五大問

台灣每2人就有1人「不舉」 快來檢測GG是否正常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22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0歲嬤腹痛險暈倒田中  檢查才知晚期肝癌70歲從事務農的王阿嬤,平日身體健朗,儘管年事已高,仍常跟著兒孫下田巡視。二年前某天檢查作物時,突然感到腹部一陣悶痛不適,險暈倒於田中。原以為是急性腸胃炎,被家人送醫檢查後,才赫然發現肝臟已有6顆腫瘤,最大顆直徑達6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失智者因認知功能缺損,造成對環境改變的調適較差,若發現身周圍長輩出現記憶力明顯減退、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判斷力變差、言語表達困難,甚至情緒改變等,就恐是失智徵兆,必要時應進一步就醫治療;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尤其農曆春節即將到來,將邁入失智者走失的高峰,因此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僵直性脊椎炎屬於生在脊椎關節的慢性發炎疾病,會使患者脊椎漸漸僵化如一根竹竿,造成疼痛難耐,治療上也僅能透過抗發炎藥物控制,並無有效阻止贅骨生成的方法,但根據最新研究發現,僵直性脊椎炎的關鍵酵素TNAP不僅能產生贅骨,且對於TNAP酵素的活化程度,也與骨化的情形成正比,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現代人工作繁忙、三餐不正常,很容易發生胃食道逆流,但不要以為一定要出現火燒心等症狀,才是胃食道逆流;事實上,不少人長時間咳嗽,吃了感冒藥等仍無法好轉,可能就是胃食道逆流所引發,因此一旦發現久咳不癒時,應趕緊就醫診斷,找出病因、對症下藥。一般認為,胃食道逆流主要是胃酸逆流到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