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尿路結石好發於夏天 多喝水才能對症下藥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根據資料統計顯示,每年5月開始,因尿路結石問題而求診的患者比3月多2成;屏基泌尿科主任劉中信指出,主要是因夏天較容易排汗,導致尿量變少,尿中草酸鈣濃度變高,即會促使輸尿管等出現結石等症狀。

尿路結石多好發於30至50歲年齡層,且多以勞動工作者居多,男性罹患機率又比女性高2至3倍;劉中信說,患者會出現腰部悶痛、腎部絞痛、噁心、嘔吐,甚至血尿等症狀,應盡早接受治療較為妥當。

主任劉中信進一步說明,目前已有最新設置的體外震波碎石機,配合電傳導式震波原理、X光及超音波雙重定位系統,可有效把2.5公分以下的腎結石,或是1公分以下的輸尿管結石震成粉碎,不需麻醉也不需動手術,成功率也從6成提高至8成以上。

坊間流傳結石患者可透過飲用啤酒排出結石,其實,長期飲用啤酒,反而更易出現腎結石的問題;劉中信呼籲,每人每天都必須飲用3000㏄的水,且減少飲用咖啡、可樂等飲料,若有結石出現時,則應盡早接受治療,才能避免影響腎臟功能,為害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162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天(25日)無本土及死亡個案,新增18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其中17人為突破性感染,甚至有人打了3劑BNT疫苗還是染疫。此外,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P3實驗室女研究助理染疫事件,相關接觸者483人,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該事件宣告結案。 ▲中研院女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幫助新冠肺炎(COVID-19)染疫康復者儘早回復正常生活,中央健康保險署和衛生福利部各司署共同推動「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提供確診解除隔離後6個月內之康復者,跨科別「整合門診」及「住院整合照護」服務,照護期限為6個月。康復卻多併發症 設置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爲解決實習放射師常因所學與臨床服務有落差,導致反覆重新擺位造成病人不舒服等問題,大林慈濟醫院影像醫學科運用VR遊戲概念設計出3D虛擬實境影像,只要戴上VR裝置就能在如同在真實檢查環境中反覆練習,加上老師一旁直接指導回饋,將有助於避免病人深陷輻射危害中,目前此檢查訓練也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6歲王太太是虔誠信徒,上月一早打算拉上廟門煮菜,沒想到一彎腰用力,瞬間劇痛讓她當場癱軟,兩天後連睡覺翻身都痛不欲生,最後還是決定就醫,檢查發現是骨質疏鬆性脊椎壓迫性骨折惹禍。突然骨折骨裂 小心本有疏鬆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脊椎矯正科主任陳衍仁指出,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50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