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屁股痛是痔瘡? 這些族群小心肛門瘻管

屁股痛是痔瘡? 這些族群小心肛門瘻管

一名60歲阿伯最近老是坐立難安,肛門處愈發腫痛、摸到異物隆起甚至流膿,以為是痔瘡又發作,痛到臉色發白就醫。

經過醫師詢問病史及肛門指診檢查,確診為肛門瘻管。阿伯聽了大吃一驚,好奇問什麼是肛門瘻管?醫師表示,此症好發於男性族群,男女比例約9:1,尤其是上班久坐、經常便秘的族群,更不可忽視其嚴重性。

非痔瘡!肛門瘻管為膿瘍與引流出口通道

烏日林新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敦衍說明,「瘻管」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難理解,不只會在肛門出現,其他器官部位也可能形成瘻管,是不正常的發炎性管道。

「肛門瘻管」指肛門與皮膚相通所形成的隧道,起因是肛門旁的皮膚出現沒有自行癒合的傷口,產生發炎形成「肛門膿瘍」,急性期的肛門膿瘍會造成疼痛,一般膿瘍會自行破裂,這時在傷口復原的過程中,如果肛門與引流的出口逐漸形成管狀通道,就是肛門瘻管,並非因為痔瘡發炎引起。

術後配合溫水坐浴、清淡飲食、排便後正確擦拭

一旦出現肛門瘻管而沒有及早接受手術治療,會從原本簡單的肛門瘻管演變成錯綜複雜的管道,恐會引起更多的發炎膿瘍,蔓延到會陰部、骨盆腔、大腿等處,甚至導致肛門癌、敗血症,帶來生命危險!

黃敦衍醫師說明,肛門瘻管的手術治療方式為,如果正處於肛門膿瘍的急性發炎期,首先進行手術切開膿瘍引流,化膿一定要引流乾淨才能再接受「肛門瘻管切開術」。將探針找到瘻管內部開口位置,將瘻管切開清除發炎的組織,讓傷口由內而外逐漸癒合,徹底根除避免復發。肛門瘻管的診斷及治療,必須有賴經驗豐富的大腸直腸專科醫師,依瘻管與肌肉括約肌相關位置分類,手術過程一定要考慮是否傷及括約肌,防肛門失禁。

術後除了定期門診追蹤,每天配合進行溫水坐浴數次,促進肛門血液循環,放鬆肛門括約肌緩解疼痛。另外保持肛門清潔衛生,多吃蔬果、少吃辛辣油炸;維持良好排便習慣,排便後避免用力擦拭肛門,搭配清水沖洗乾淨,也相當重要!黃敦衍醫師提醒,如果自覺有肛門膿瘍或瘻管症狀發生,建議盡速就醫檢查,降低手術的困難度,提高預後效果。(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1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33歲,來自大陸的徐女士跨海求醫,左腳重達4公斤的血管瘤,14年來讓她痛不欲生。徐女士被診斷出是先天性的靜脈畸形末端肥大症,直徑過大無法進行立體攝影,一般手術困難重重。萬芳醫院許文憲主任表示,這是有史以來最困難的象腿案例,一共分九次麻醉開刀,每一刀都戰戰兢兢,任務如此艱...

閱讀詳情 »

(圖文皆轉自圈圈網) 紅豆水都要堪稱食物界的「神仙水」了,功能雖不像網上傳的那麼誇大,但紅豆對於女性消腫和減重確有其功效,有些要點不能忽視,一起來掃盲吧。 營養師表示,紅豆富含鐵質、葉酸等,具有利尿、消水腫、排水、補血、改善血液循環、使氣色紅潤等作用。若要加強消水腫的效果,建議紅豆搭配薏仁,因為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