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巴金森氏症患者福音 新藥物療法進入臨床實驗

巴金森氏症患者福音 新藥物療法進入臨床實驗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巴金森氏症多好發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是老年人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在台灣約有10萬名患者,也因社會逐漸邁向高齡化,導致巴金森氏症的盛行率也逐年增高;臺大醫院神經內科戴春輝醫師表示,致病因素主要因患者腦部黑質體內的多巴胺神退化,造成多巴胺分泌不足,促使大腦大腦控制運動的視丘下核出現異常的叢集式放電,使得患者運動困難,且約30至50%患者在患病3至5年內會合併出現失智症,10年內失去自主行動的能力。

巴金森醫師發現疾病 訂紀念日讓各界重視疾病

巴金森氏症被記載203年,當初是由一位來自英國的巴金森醫師所發現,他對於疾病的詳細觀察、紀錄,並於1817年出版其著作<震顫麻痺文稿>,也讓世人對疾病有真正的認識,因此為了紀念他,4月11日也被正式視為巴金森氏症日,不僅讓民眾更了解此疾病及患者,也讓各界繼續持研究,並加速治療此疾病。

三管齊下治療方式 可望治療巴金森氏症

治療上,目前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何應瑞教授也發現得透過抑制神經死亡、增加神經新生以及恢復神經正常活性等三管齊下方式治療;何應瑞教授指出,因自己母親同樣罹患此疾病,因此在十多年就就投入開發巴金森氏症的治療藥物,若能利用神經不再繼續死亡,且抑制神經發炎,並修復受損的腦組織,以恢復正常的神經電活性,可望能為治療病患帶來新的曙光。

臨床實驗在醫院展開 可望未來應用臨床上

目前此醫藥治療技術也已通過美國FDA及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在台灣進行臨床試驗,且臨床試驗不僅持續在在台大醫院、台中榮總及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展開,也即將在南部醫學中心推動;何應瑞教授強調,新的藥物療法得過非常嚴謹的臨床試驗,才能廣泛運用於治療病人,可望未來臨床試驗成功,提供給患者新的治療選擇。

【延伸閱讀】

【真心關愛卵巢】高復發+高死亡率 突破晚期卵巢癌治療困境有解方

世界血友病日邀名人繪紅傘 長效型凝血因子預防性治療新趨勢

他肺癌第四期 靠PD-1抑制劑達3年以上存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82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蚊子為什麼喜歡在你耳邊嗡嗡叫? 原來是因為.... 蚊子喜歡有臭味,腥味的地方,但人的耳朵與外界接觸,而且無論是干耳或濕耳的人,耳朵隨時都會分泌耳屎,而那耳屎的腥味很重,所以較喜歡在耳朵旁叫,而其實那不是叫聲,而是翅膀快速震動所發出的聲音 當蚊子在其他部位時,你除了觸覺和視覺外,你的聽覺是並不可能...

閱讀詳情 »

 經常掏耳朵還會引起耳屎的分泌異常,耳屎可能越長越多,新分泌的耳屎會由原本的片狀變為碎屑狀,從而降低保護耳朵的能力。 有時,我們會用「你是不是耳屎堵住了耳朵?」來形容一個人「耳背」。人們把耳朵的分泌物叫做「耳屎」,潛意識上,是把它當成了人體的廢棄物。其實,耳屎還有個學名叫耵聹。 人體外耳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你用餐完有潔牙嗎?國內最新調查發現,高達7成民眾沒有餐後刷牙習慣,超過12小時才刷牙。醫師表示,進食後口腔處於酸性環境,牙菌斑易附著牙齒,造成蛀牙,甚至牙周病,建議餐後先漱口或嚼口香糖,中和口腔環境再刷牙,可避免破壞牙齒琺瑯質。 僅3成民眾餐後潔牙 一項「國人潔牙習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保養品宣稱療效驚人,可別上當!「第1支標靶式4D類肉毒桿菌,許多醫美中心指定使用拉皮聖品」、「皺紋的電熨斗」、「黑斑的立可白」,這些廣告詞句,其實都是保養品。 違規化粧品廣告 新北市衛生局統計,104年違規化粧品廣告件數,以抗痕除皺類、美白類及生髮類高居前3位,查獲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