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巴金森氏症藥物副作用大 深腦刺激術能改善

巴金森氏症藥物副作用大 深腦刺激術能改善

鍾先生長年受巴金森氏症所苦,規律服用藥物已有六、七年之久,一天服藥高達五、六次,藥物種類亦達數種。近一年開始會出現所謂「斷電」的藥效中斷現象,藥效持續時間僅二到三小時,之後就必須忍受四肢僵硬,右側肢體抖動,以及步態困難的症狀,這樣的情形會持續到下一次服用藥物的時間。他接受「雙側視丘下核深腦刺激手術」後,病情明顯改善,藥物用量已經減為術前的1/4,而且不再有藥效中斷以及顫抖的情形發生。
深腦刺激術 定期換電池延續效果
深腦刺激術藉由電刺激於雙側的視丘下核或者是蒼白球內核,以持續的電刺激取代藥物刺激,達到減低藥量,縮短藥效中斷的情形。而刺激的核心就是置於胸前的電池刺激器,透過磁感調控器調整適當的刺激電量與頻率。手術會置入刺激電極,雖然術前的定位準備非常精準,但仍可能出現出血的風險,此外,由於是植入外來物,感染的風險也需評估。而刺激器電池的平均使用壽命大概5-6年就需要再更換,才能延續治療效果。
深腦刺激手術非人人適用 事先篩檢才能施行
台大醫院神經內科陳凱翔醫師表示,台灣的原發性巴金森氏症患者好發年齡平均約62歲,整體病程約10至15年。症狀有肢體僵硬、動作遲緩、以及不自主的抖動。大部分原發性巴金森氏症的患者在初期使用左多巴胺類藥物或是多巴胺受體促效劑時效果相當不錯,都有一段達數年的「蜜月期」,過了這段期間,隨著疾病進展,開始出現藥物的副作用,必須使用多次且多量的藥物才能維持日常活動,或者出現無法控制的異動症。因此,即便深腦刺激手術無法停止巴金森氏症患者其黑質細胞退化的情形,但在中後期病人承受許多藥物副作用之苦,深腦刺激術能減少使用藥量與斷電現象。

然而,陳凱翔醫師提及,不是所有原發性巴金森氏症患者都適合接受深腦刺激術,必須事先經過門診或住院仔細的篩選之後才能接受手術。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17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30歲男性,近日出現吃飽後及躺平後容易咳嗽,且是乾咳、沒有痰,並伴隨胸口灼熱及喉嚨有酸酸的分泌物,就醫後發現,原來是罹患胃食道逆流,並引起咳嗽。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胸腔內科張家豪醫師表示,鼻涕倒流、氣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胃食道逆流和服用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藥物,都可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口腔癌可不只是長在嘴裡,嘴巴外面也會生出口腔癌!一位63歲男子,嘴角右側長了一顆1公分的小息肉,平時不痛不癢,但經過切片檢查證實,確認是罹患口腔癌第一期。這位男子20年前因生意失敗,開始抽菸消愁,在做臨時工時又養成了嚼檳榔的習慣,最近1、2個月開始覺得右側嘴角有異物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坊芸報導)兒童肥胖大都是因不良生活習慣所造成,根據教育部資料顯示,民國100年國小學童幾乎每三名就有一人體重過重;彰基體重管理及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醫師曹連誠指出,想要讓孩子遠離肥胖,其實可以利用暑假期間,陪同孩子一起改變生活習慣。家長在共同參與孩子控制體重的計畫時,應多給予鼓勵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天氣好熱,許多人喜歡吃冰消暑,或喝上一杯冰涼的飲料解渴,其實,這樣的消暑解渴方式,不但不能解渴且會造成身體負擔。營養師指出,吃冰容易造成腸胃疾病,喝含糖飲料只會增加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且會愈喝愈口渴,建議喝水最好。台大醫院營養部組長陳珮蓉表示,炎熱的天氣會使體溫上升,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