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帶狀皰疹神經痛怎麼辦? 皮膚科醫師解析陣痛治療

帶狀皰疹神經痛怎麼辦? 皮膚科醫師解析陣痛治療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帶狀皰疹,俗稱皮蛇,是一種病毒感染。在兒童時期,感染可能會導致水痘,日後病毒則會遷移到背根神經節,在那裡潛伏數十年。當年紀大的時候,免疫系統下降或壓力大會觸發帶狀皰疹病毒的"重新活化",,產生所謂的"皮蛇"。帶狀皰疹的終生發作風險約為30%。嚴重時,這種疾病會導致視力減損,失去膀胱或腸道控制,也可能導致老年或免疫力差患者死亡。

帶狀皰疹的發生率和嚴重性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每年美國發生的100萬新病例中,年齡在60歲以上的個體約佔40%至50%,原因可能由於免疫衰老引起的,免疫衰老是自然老化過程的一部分,代表免疫系統逐漸退化。帶狀皰疹的特徵是皮膚分佈的單側聚結成簇水皰及皮疹,常見於軀幹和顱骨區域。出現水皰及皮疹之前的最初症狀包括頭痛,疼痛,全身不適和畏光。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是帶狀皰疹的常見併發症,可影響50歲以上帶狀皰疹的個體中的50%。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特徵在於,皮膚症狀消失後,仍然持續的嚴重疼痛。

這種疼痛像是一種尖銳,灼熱的抽痛,會干擾睡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其他活動, 最後因長時間的疼痛產生憂鬱症,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發作可以持續數月,甚至會持續多年。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是因為感覺根神經節,背側和腹側神經根的後角和前角發炎。常用皰疹後神經痛治療藥物有抗憂鬱藥、止痛藥等,最大可以到40-50%的止痛效果,不過要注意藥物副作用。

低能量雷射治療

低能雷射治療是一種無傷口、無痛的治療方法,結合了紅色和紅外光形式的雷射和發光二極體的組合。通過釋放局部神經傳遞物質來引導鎮痛作用,促進內啡肽的釋放, 同時降低前列腺素的濃度,增加抗炎細胞因子,快速解決炎症過程。用低能雷射治療可迅速減少導致神經痛異常刺激神經的炎症。在低能量雷射治療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雙盲試驗中,所有接受治療的患者均顯示"疼痛嚴重程度"降低了40%至95%(平均值為74%),"疼痛分佈"降低了為49%至84%(平均值為64%)。

按照VAS疼痛指數的評估,所有患者的疼痛程度都是10分之10,(其中0代表無疼痛,2-輕度疼痛,4-中度疼痛,6-嚴重疼痛,8-嚴重疼痛和10-無法忍受的痛苦)。因此,VAS疼痛指數降低40%至95%,對這些患者的生活產生了重大改善。患者的年齡範圍為55至82歲,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持續時間為6個月至8年。所有患者的病情至少改善了40%,與最成功的藥物治療相當,但無有害的藥物副作用 。雷射治療根據病變和受影響的皮膚的範圍時間為數分鐘,,治療方案包括前3週每週3次,然後減少為每週2次直至患者無症狀。治療是非侵入性的,沒有副作用,也沒有藥物相互作用。

總結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進一步惡化,但是因為許多的藥物副作用,例如頭暈、噁心、頭痛,導致老年患者苦不堪言,甚至跌倒骨折,所以藥物治療不能解決帶狀皰疹後神經痛,低能量雷射療法已顯示可有效減輕患者40%至95%的疼痛,且無副作用或傳統療法的併發症。

(文章授權提供/雙和醫院皮膚科醫師 林欣儀)


帶狀皰疹神經痛怎麼辦? 皮膚科醫師解析陣痛治療


醫師簡介

林欣儀醫師

雙和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主治醫師

中國附醫醫學中心總醫師

景美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延伸閱讀】

參與就是貢獻 法布瑞氏症病友協會關懷罕病不遺餘力

中中彰投全面篩治C肝 基層診所免費篩檢 嘉惠中台灣民眾重獲好心肝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31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邱女士今年76歲,因膝關節退化、軟骨破裂導致嚴重痛症,有時甚至會軟腳,出外都需吃力地杵著助行器,別說要「安享晚年」,根本連最基本的行走都有困難。經專業骨科醫師審慎評估及與醫師充分討論後,邱女士還是想保留自身關節,再加上考量術後恢復期長短,她最後選擇施作膝關節微創合併自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代人因為社群網路的發達,加上美觀意識抬頭,大家都會想要讓自己能成為那萬眾矚目的網美、網帥,雖有賴於目前化妝技術、美肌美顏APP功能都很強大,但展開笑容後卻看到參差不齊的牙齒,對於美麗外在確實扣分不少;而近期隱形牙套專利權期滿釋出,不少廠商看準此商機,搶攻隱形「微笑曲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雲林報導】農曆年節前夕,驚傳資深藝人「蔡頭」因肝癌過世的消息。據傳,這位紅極一時的秀場天王,早在去年11月住院時已是肝癌末期了,即使經過治療,仍不敵病魔而撒手人寰。醫師表示,晚期肝癌並不等於末期,隨著免疫組合治療的突破,若能及早積極治療,仍有機會找到生命新曙光。 肝癌初期無症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一名年近七旬老翁,因骨骼疼到只能躺在床上無法起身,至醫院檢查才發現罹患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起初依循一線健保給付藥物用藥治療,也有進行自體幹細胞移植治療,疾病獲得控制,但後來疾病復發,施作FISH基因檢測才發現自己是高風險基因族群,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