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常提起以前認識的人 不是念舊恐是失智?

常提起以前認識的人 不是念舊恐是失智?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60多歲退休校長,這陣子一來不僅忘東忘西,才剛發生的事情也馬上忘記,並不停重複詢問,且家人也常常聽校長提起以前老同學或學生的近況,但其實校長早就與這些同學或學生未曾聯繫,也因此家人感覺有異,便帶校長就醫檢查,經進一步臨床心理檢查等評估,確診為中期失智症所導致。

藥物治療加上家人照護 校長症狀逐漸舒緩 

校長經兩年多來藥物治療,加上協助家人照顧技巧後,症狀已逐漸舒緩,不僅減緩生活功能下降問題,出現夜間躁動及日夜顛倒等症狀也逐漸減少;萬芳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兆煒表示,大學校長就醫前,在家中屬於較為權威性長輩,認為自己腦力很好,導致病識感差,一度不肯就醫,臨床上,也常有類似個案,病患不僅不願承認腦部功能下降,也常因認為家人在欺騙他導致引發衝突,也造成家庭許多困擾。

失智症者病識感差 易影響就醫時機

陳兆煒指出,出現失智症時,不僅會使記憶力逐漸衰退,也會導致判斷力變差、喪失空間感,甚至影響情緒,出現躁動、妄想等現象;尤其許多患者病識感低,不知道已經生病,導致延誤就醫治療,但若能及早就醫,就可透過藥物,幫助延緩認知功能退化,避免症狀逐漸加重。

必要時詳細檢查 有效掌握疾病進展

陳兆煒醫師提醒,檢查上,病患應赴神經內科求診,除了可透過傳統腦部斷層掃描以及臨床心理檢查,民眾也可自費進行失智症相關之血液生物標記,及腦部正子掃描等更精準的失智症檢查項目;透過詳細檢查,了解自己是否有罹患失智症風險,且掌握疾病進展,才能確保疾病逐漸加重,影響日常生活。

【延伸閱讀】

肺癌治療長治久安 標靶藥物新研究有望延長存活期

「血盆大口」流血不止 原來是紫斑症纏身

對決糖尿病、心臟病、癌症 兩岸名醫齊談治療新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68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示意圖)  現在有胃病的人很多,尤其是年輕人。這幾年,醫生們有個很強烈的感受:年輕人患胃病、胃癌的人數在增多。 最近,一醫院就連續接診了3例被確診胃癌的年輕人,年紀最小的才17歲。  除了未病先防,警惕胃癌找上門,中醫院的專家們還和記者分享了他們平時養胃護胃的十條經驗。 &nb...

閱讀詳情 »

根據統計,台灣有八成以上的上班族,幾乎天天三餐都在外解決。可是卻很少有人警覺外食對健康的傷害性,因為外食通常高油、高鹽又高糖,容易造成身體新陳代謝的負擔,長期下來很可能會提高「三高」的風險。 營養師表示,現代人最遇到的健康問題包括:肥胖症、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這些症狀跟在外用餐所攝取的不當營養...

閱讀詳情 »

我國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發病率已超過30%,防治高血壓、糖尿病刻不容緩。由3位中醫專家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結合穴位分佈、經絡走向,將人體50多個主要穴位與健身操有機結合在一起,研發了一套永新慢病穴位操,它集降壓、降糖、健身、養生於一體,適合於各年齡段的朋友,尤其是老年朋友鍛煉。 穴位健康操基本動作示意...

閱讀詳情 »

最近天氣變化無常,感冒咳嗽患者增多,一旦咳嗽起來就沒完沒了。日前我搜到一個止咳的小偏方,按照這個方法製作下來,對於咳嗽患者真是有效,我媽咳嗽了一個多月,僅服用了一天就明顯有所好轉,基本屬於那種不咳嗽的狀態了。   先取一個白蘿蔔,洗淨去皮。   1.將蘿蔔切成丁,大小如黃豆般就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