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常提起以前認識的人 不是念舊恐是失智?

常提起以前認識的人 不是念舊恐是失智?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60多歲退休校長,這陣子一來不僅忘東忘西,才剛發生的事情也馬上忘記,並不停重複詢問,且家人也常常聽校長提起以前老同學或學生的近況,但其實校長早就與這些同學或學生未曾聯繫,也因此家人感覺有異,便帶校長就醫檢查,經進一步臨床心理檢查等評估,確診為中期失智症所導致。

藥物治療加上家人照護 校長症狀逐漸舒緩 

校長經兩年多來藥物治療,加上協助家人照顧技巧後,症狀已逐漸舒緩,不僅減緩生活功能下降問題,出現夜間躁動及日夜顛倒等症狀也逐漸減少;萬芳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兆煒表示,大學校長就醫前,在家中屬於較為權威性長輩,認為自己腦力很好,導致病識感差,一度不肯就醫,臨床上,也常有類似個案,病患不僅不願承認腦部功能下降,也常因認為家人在欺騙他導致引發衝突,也造成家庭許多困擾。

失智症者病識感差 易影響就醫時機

陳兆煒指出,出現失智症時,不僅會使記憶力逐漸衰退,也會導致判斷力變差、喪失空間感,甚至影響情緒,出現躁動、妄想等現象;尤其許多患者病識感低,不知道已經生病,導致延誤就醫治療,但若能及早就醫,就可透過藥物,幫助延緩認知功能退化,避免症狀逐漸加重。

必要時詳細檢查 有效掌握疾病進展

陳兆煒醫師提醒,檢查上,病患應赴神經內科求診,除了可透過傳統腦部斷層掃描以及臨床心理檢查,民眾也可自費進行失智症相關之血液生物標記,及腦部正子掃描等更精準的失智症檢查項目;透過詳細檢查,了解自己是否有罹患失智症風險,且掌握疾病進展,才能確保疾病逐漸加重,影響日常生活。

【延伸閱讀】

肺癌治療長治久安 標靶藥物新研究有望延長存活期

「血盆大口」流血不止 原來是紫斑症纏身

對決糖尿病、心臟病、癌症 兩岸名醫齊談治療新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68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國大陸武漢傳出不明肺炎患者,全球衛生單位注目,擔心SARS事件重啟,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於去(2019)年12月31日記者會強調,將逐班檢查武漢來台飛機,確認有無發燒民眾,昨(2)日有境外媒體報導,入境台灣航班有疑似案例,疾管署出面駁斥,絕無此事。   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20多歲小藍,熱愛籃球運動。某天練球時,發現右腳只要踩地,腳踝外側好像被電到一樣非常疼痛,完全無法打球,連走路都不便,立即到台北慈濟醫院就診。骨科王禎麒醫師檢查發現她的腳踝韌帶斷裂,考量年輕人活動力的重要,不用自體韌帶,改以器捐者的異體韌帶,透過關節鏡微創手術,為她重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有過重、甚至肥胖問題的人口超過4成,衛生福利部國家衛生研究院歷年進行許多國人健康與行為調查研究,結合了基隆長庚的長期社區追蹤資料,深入進行基因多重體學分析,逐步建立了難能可貴的國人健康、飲食、行為與基因分析的大數據資料庫。   國衛院結合長庚醫療體系的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許多女人因為嚴重缺鐵以致貧血,網路也有不少貼文建議,可以多吃牛肉補鐵。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牛肉是高鐵好食物,而不吃牛肉的人,建議可以多吃牡蠣及紅莧菜來補充鐵質,另外,同時搭配芭樂及甜椒等含維生素C的食物,更能提高鐵質的吸收。   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營養素之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