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常提起以前認識的人 不是念舊恐是失智?

常提起以前認識的人 不是念舊恐是失智?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60多歲退休校長,這陣子一來不僅忘東忘西,才剛發生的事情也馬上忘記,並不停重複詢問,且家人也常常聽校長提起以前老同學或學生的近況,但其實校長早就與這些同學或學生未曾聯繫,也因此家人感覺有異,便帶校長就醫檢查,經進一步臨床心理檢查等評估,確診為中期失智症所導致。

藥物治療加上家人照護 校長症狀逐漸舒緩 

校長經兩年多來藥物治療,加上協助家人照顧技巧後,症狀已逐漸舒緩,不僅減緩生活功能下降問題,出現夜間躁動及日夜顛倒等症狀也逐漸減少;萬芳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兆煒表示,大學校長就醫前,在家中屬於較為權威性長輩,認為自己腦力很好,導致病識感差,一度不肯就醫,臨床上,也常有類似個案,病患不僅不願承認腦部功能下降,也常因認為家人在欺騙他導致引發衝突,也造成家庭許多困擾。

失智症者病識感差 易影響就醫時機

陳兆煒指出,出現失智症時,不僅會使記憶力逐漸衰退,也會導致判斷力變差、喪失空間感,甚至影響情緒,出現躁動、妄想等現象;尤其許多患者病識感低,不知道已經生病,導致延誤就醫治療,但若能及早就醫,就可透過藥物,幫助延緩認知功能退化,避免症狀逐漸加重。

必要時詳細檢查 有效掌握疾病進展

陳兆煒醫師提醒,檢查上,病患應赴神經內科求診,除了可透過傳統腦部斷層掃描以及臨床心理檢查,民眾也可自費進行失智症相關之血液生物標記,及腦部正子掃描等更精準的失智症檢查項目;透過詳細檢查,了解自己是否有罹患失智症風險,且掌握疾病進展,才能確保疾病逐漸加重,影響日常生活。

【延伸閱讀】

肺癌治療長治久安 標靶藥物新研究有望延長存活期

「血盆大口」流血不止 原來是紫斑症纏身

對決糖尿病、心臟病、癌症 兩岸名醫齊談治療新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68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電影《父親》述說的是1位男性長輩面臨失智症困境時,自己與家人的影響與變化。倘若失智症不再是電影的片段,真實發生在自己身上時,該怎麼辦呢?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於上月18日舉辦健康講座,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蔡睿蘋分享失智症的主題,包括失智症的症狀,並提出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從事營造業的工地主任陳先生,平常早出晚歸,沒時間運動維持體能,與工人乾一杯更是家常便飯,抽菸長達20年,家族又有高血壓病史,近幾年發現胸口常有悶悶的感覺,但都是一下子就好了因此也不以為意。有一天在工地吃飽喝酒後,睡午覺時莫名感到胸口劇烈疼痛、喘不過氣,立即被工人們送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急重症患者住進加護病房,都需透過儀器監測生理跡象,血氧濃度就是重要指標,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不少「隱形缺氧」確診者猝死,引發關注,一時之間,人人自危,血氧機大缺貨。醫師提醒,血氧濃度一旦低於90%,就需立即就醫。 低血氧就是缺氧 嚴重恐器官衰竭或死亡 家醫科醫師黃農茵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常感到眼睛黏乾澀灼熱,甚至有異物刺痛感嗎?小心可能是乾眼症惹禍!安南醫眼科中心洪純玲副院長指出,隨著冷氣團報到,天氣變得乾冷,臨床上因乾眼症就醫的患者有逐漸增加趨勢,患者不僅會感到眼睛乾澀灼熱、異物感、刺痛、畏光等症狀,嚴重時可能還會讓視力短暫模糊。乾眼症缺水性較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