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常鬧感冒、身體不舒服嗎? 醫師點名恐是「水果吃不夠」惹禍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老是覺得自己「常感冒」及「常感覺身體不舒服」嗎?當心你是「吃」壞免疫力了!董氏基金會最新調查就發現,國人水果攝取量不足者,恐怕埋下腸胃功能、免疫力以及內分泌等健康問題,不但可能感冒不斷,更可能便秘、腹瀉、腸胃不適通通找上門。

董氏基金會是在今年2月針對1068名、15到69歲國人進行「身體快樂指數網路調查」發現,民眾關於排便、便秘、腹瀉、腸胃不適等順暢力和水果攝取量呈現正相關,順暢力表現佳者,每日吃足2份水果者是吃不到1份者的4倍。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專員游芷欣表示,國健署最新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指出國人飲食不均、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尤其,在含較多膳食纖維的食物中,像是全穀、蔬菜、水果、豆類,19歲以上國人只有不到2成攝取足量,尤其是水果較難入菜,更容易忽略攝取。

人體的共生菌有99%居住在腸道內,數量高達數百兆。台北榮總內視鏡診斷與治療中心消化內科主治醫師王彥博表示,腸道菌叢及腸道環境的不穩定,可能引發健康問題,像是腸躁症,腹瀉、便秘、腹痛等腸胃功能性障礙症狀,也會影響免疫力,畢竟人體7成免疫細胞在腸道,常鬧感冒或常感覺身體不舒服。

王彥博說,研究指出,腸道功能性的消化不良,尤其是餐後不適症候群與特定食物如高油脂、辛辣、碳酸飲料或麥製品等相關。而增加蔬果攝取量可以為人體帶來更好的免疫反應。

王彥博建議,富含膳食纖維的水果,最有利於建立腸道益菌生環境,因為膳食纖維是腸道益生菌的營養來源,每日應至少攝取25到31克膳食纖維,而富含水溶性纖維的水果,如柑橘類水果、木瓜、藍莓、奇異果等,可以多多攝取。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首例!菲律賓疫情大爆發僅次中國 7/26起菲國來台「全面普篩」

7月熱傷害送醫大增2成3! 吃鼻塞藥、血壓藥得防中暑機率變高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見到女兒很開心。今天早上9點,一家人去涼皮店吃早飯。由於一個多月不見,他看到女兒又是親又是抱的...可是女兒在這家店裡不是很乖巧,老公便拿了一根筷子讓女兒自己去玩。誰知意外發生了... 據張女士回憶,當時只聽到「撲通」一聲,她回頭就看到小薇面部朝下倒地,她趕緊上前把孩子扶起來。這時,她發現孩子的鼻...

閱讀詳情 »

夫妻結婚十二年,孩子正上小學三年級。結婚頭兩年,丈夫每天最期盼的事情就是能早點下班回家陪老婆。後來,他開了自己的公司,開始了早出晚歸的生 活。而女方由於生小孩後沒注意保養,身材走形,加上不注意面部皮膚的護理,顯得老氣而沒活力。面對風華不再的妻子,他覺得生活乏味,提不起「性」趣。每週 兩次以上的性生活...

閱讀詳情 »

擔憂寶寶過敏,懷孕期應忌口吃海鮮、雞蛋等易致敏食物?部分水解蛋白配方,有過敏症狀的寶寶才需要喝?副食品應6個月後添加?以上答案皆非,但在台灣一項調查發現,有高達約八成的媽媽,對上述觀念持有錯誤迷思。根據「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最新調查資料顯示,在預防寶寶過敏的營養攝取上,從懷孕期、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