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年後跟著超模身材養成!破解5大飲食失調迷思,不是所有飲食失調患者都骨瘦如柴...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年後跟著超模身材養成!破解5大飲食失調迷思,不是所有飲食失調患者都骨瘦如柴...

現在超模當道,時常能在社群網站上看到像是Karlie Kloss 或是 Gigi Hadid分享她們健身或是做瑜珈的照片。曾經被網友抨擊太胖的 Gigi Hadid,特別為了這些Haters發了一篇文說明身為模特兒不一定要瘦的像紙片人,而是要健康瘦。

儘管如此,現今還是有很多人一味的追求所謂「完美」的體重而造成飲食失調Eating Disorder (ED)的情況發生。根據加拿大國家飲食失調資訊中心指出已經有約一百萬的加拿大人正身受飲食失調之苦,以及上百萬的人正在對抗不健康的食物。飲食失調除了會導致心理方面的疾病外,許多人也對飲食失調持有不正確的刻板印象。

年後跟著超模身材養成!破解5大飲食失調迷思,不是所有飲食失調患者都骨瘦如柴...

下面列出五個一般人對於飲食失調的錯誤迷思:

 

年後跟著超模身材養成!破解5大飲食失調迷思,不是所有飲食失調患者都骨瘦如柴...

迷思一:如果你沒有讓自己挨餓或是暴食嘔吐,那就不是一種飲食失調

神經性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 (AN)及暴食症Bulimia Nervosa (BN)是最為人知兩項的飲食失調病症,但是其實還有很多像是迴避/節制型攝食症和反芻症等。 那麼這些比較鮮為人知的飲食失調有什麼明顯的症狀呢?例如有些人會在缺乏自信的時候會在短時間內攝取大量的食物來獲得暢快;迴避/節制型攝食症的人會因為食物的結構紋理以及擔心進食後會不會發胖等問題而拒絕進食;而如果出現了不斷的嘔吐又再一次咀嚼吞嚥吐出,這類型的人就是得了反芻症。

 

年後跟著超模身材養成!破解5大飲食失調迷思,不是所有飲食失調患者都骨瘦如柴...

迷思二:你不可能同時暴食又厭食

神經性厭食症有分為兩種: 節制型攝食症以及反芻症。 節制型攝食症的患者會因為要減肥就過量的運動或拼命節食;然而暴食型/清除型的患者會在短時間內攝取大量的食物。暴食型的神經性厭食症和暴食症Bulimia Nervosa (BN)有點類似,不過這類型的病患在沒有暴食的情況下還是會做飲食控食。

 

年後跟著超模身材養成!破解5大飲食失調迷思,不是所有飲食失調患者都骨瘦如柴...

迷思三:飲食失調患者一定看的出來

並不是所有飲食失調患者都骨瘦如柴,也並非所有人都會求助。厭食症患者一定很瘦,但是暴食症者就不是這樣了。由於暴食症患者的體重大多都很正常,也不太容易被察覺到徵兆,暴食症因此被稱為隱性疾病,往往被診斷出來已經是很嚴重的情況了!

 

年後跟著超模身材養成!破解5大飲食失調迷思,不是所有飲食失調患者都骨瘦如柴...

迷思四:你想吃東西你就能吃

沒有人想得到飲食失調症就像沒人想得癌症一樣。有飲食失調問題的人常常也會有情緒方面的痛苦,像是過往的心理創傷、心情低潮或焦慮,因此有飲食失調的人往往會靠食物來管理他們的情緒。

 

【本文由Bella.tw儂儂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別說沒告訴妳!「年假吃不胖」秘訣5招

怎麼老是瘦不下來?少吃還是變胖?快來看看,你是不是也有這些「發胖壞習慣」?

過年暴食被體脂肪君入侵!5 招讓妳坐在辦公室也能瘦回來

相關推薦

圖說:負面思考與掉髮所造成的自卑感反而比服用藥品可能會出現的副作用,影響更深。(高寶書版提供)欣傳媒 方基浩著 顏崇安譯菲那雄胺(finasteride)會造成陽痿? 負面思考與掉髮所造成的自卑感反而影響更深╳迷思菲那雄胺是FDA 在一九九二年認可的攝護腺肥大症治療藥。這種藥一開始叫做「波斯卡(pr...

閱讀詳情 »

圖說:慢跑的這組人(上圖),大腦的「前頭前野」體積增大了,也就是腦變大了。。(翻攝自YOUTUBE)欣傳媒 尤滋滋「體重掉了8公斤,腰圍也小了10公分啦」、「我的血糖值,掉到一個驚人的地步」、「壞膽固醇減少、好膽固醇上升」…科學發現了ㄧ個很棒的運動法,做了該項運動後,不但體重下降、血脂、高血壓降低,...

閱讀詳情 »

圖說:世界最多禿頭治療紀錄生髮權威,獨家公開短期見效的生髮祕訣。(高寶書版提供)欣傳媒 方基浩著 顏崇安譯敏諾西代(minoxidil)會引起大量掉髮現象(shedding)? 不是大量掉髮,而是毛髮的循環現象!╳迷思有許多的禿頭患者,相信錯誤的訊息,認為敏諾西代反而會造成掉髮,不僅如此,還被不良業...

閱讀詳情 »

文/曾詠蓁  採訪諮詢/亞東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彭福祥  插畫/鍾如娟 妳有經痛的困擾嗎?如果每個月的「好朋友」都讓妳痛徹心扉,則要小心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可能性!顧名思義,子宮內膜異位代表子宮內膜跑到不該出現的地方落地生根,進而增生長大,引起一系列不適的症狀。據統計,約有5%~...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