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節不忌口腹債找上門! 50萬國人深陷代謝症候群危機

年節不忌口腹債找上門! 50萬國人深陷代謝症候群危機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春節不忌口,代謝症候群也來了!今年的春節期間因疫情影響減少出遊走春的機會,導致宅在家的時間變多,除了大魚大肉、零食一口接一口之外,加上連假天氣忽晴忽雨,運動情形不甚理想。國民健康署就提醒大眾,年假結束後發現體重增加,同時也須要留意代謝症候群是不是趁機悄悄上身。


5成民眾體重過重 50萬人有代謝症候群


國健署表示,代謝症候群的5項危險因子包括腰圍過粗、血壓偏高、飯前血糖偏高、三酸甘油脂偏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偏低,其中有3項或3項以上超標,即認定為代謝症候群。有代謝症候群的人將來得到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及心臟病是一般人的2至6倍。


根據研究發現,肥胖者及非肥胖者若長期體重增加都有較高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此外,長期體重增加同時也會影響三高(血壓、血糖、血脂)的控制。另根據國民健康署109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40歲以上過重或肥胖者共有105萬人,其中5成以上的民眾有代謝症候群。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不正常的飲食習慣及缺乏規律運動等不健康的生活型態容易引發代謝症候群,必須做好體重管理及腰圍控制,有效掌握三高問題,以預防代謝症候群的發生,另健康署也呼籲國人應定期利用政府提供的免費成人健康檢查,關心自己的健康檢查結果,多一分關心、少一分擔心,才能更放心自己的健康。


3招防治代謝症候群 按部就班做好健康管理


國民健康署提供代謝症候群防治3招,讓你做好健康管理,以遠離代謝症候群:


▸第1招:健康飲食及規律運動


選擇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的「三少一高」飲食原則,及養成每餐定時、定量的規律飲食習慣,另每天要進行30分鐘、每周達150分鐘的運動,疫情期間在家運動可參考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網站的「我家也是健身房」多媒體影音,維持健康體態的同時也加強自身的保護力。


▸第2招:每天量體重及腰圍


養成每天測量體重及腰圍的習慣,並維持健康體重及保持成年男性腰圍小於90公分,女性腰圍小於80公分,若發現體重或腰圍控制不佳,應檢視自身飲食行為及運動量,適時調整避免代謝症候群找上門。


▸第3招:定期健檢監測血壓、血糖、血脂


善用國民健康署提供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40歲以上未滿65歲,每3年提供1次,65歲以上則每年提供1次),定期了解自身的血壓、血糖、血脂值,可及早發現代謝症候群相關問題,以能及早介入與控制。


更多NOW健康報導
▸別讓不安全性行為陷入愛滋病風險 預防性投藥知多少?
▸體重莫名下降、右上腹疼痛超過1個月 小心膽道癌上身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國際科學期刊《自然》(Nature)研究論文顯示,每5名確診者中,就有1人無症狀患者。不過,常見的輕症表現,如輕微發燒、咳嗽、疼痛,又與感冒流感相似,確實很難自我察覺,唯有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避免出入公共場所,才能有效自保。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發布新冠肺炎1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疫情升溫掀起疫苗搶打潮,首批到貨的AZ疫苗中,亞東醫院表示,鼓勵員工施打外,更開放65歲以上長者與鄰近地區基層醫護人員施打,總打數突破1萬1千劑。施打過第一劑甚至是第二劑的醫護人員,更檢驗出100%的抗體陽性率,讓這場戰役露出一線曙光。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最新一...

閱讀詳情 »

2021.05.28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5月28日為止,已經有78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