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全台鬧蛋荒! 營養師:蛋白質來源也不是「非蛋不可」

全台鬧蛋荒! 營養師:蛋白質來源也不是「非蛋不可」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國內罕見鬧蛋荒,民眾怨聲載道,不過,從營養來看,想要攝取足夠蛋白質及其他營養成分,並不是「非蛋不可」,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1顆雞蛋的蛋白質含量約等於240c.c.豆漿,建議可以多喝無糖豆漿。


一般來說,蛋白質可分為動物性蛋白質、植物性蛋白質,前者以蛋、魚、肉類為主,因含有較完整的必須胺基酸,較易被人體吸收,但因熱量高、膽固醇含量高,所以必須適量攝取。


魚肉為最佳的動物蛋白質攝取來源,價值豐富,且脂肪含量平均較牛豬雞鴨等禽畜肉類低。相較之下,牛豬等紅肉,就不適合作為蛋白質的主要攝取來源,如食用過量,恐增加增加癌症、心臟病、中風與糖尿病等,建議每天應該少於70公克。


至於雞蛋則是普遍、相對便宜的蛋白質來源,且含有豐富的鎂、鉀、鈣、銅、鐵、錳、鋅、膽鹼等大量微量營養素,加上維生素B群、維生素A、E和K,以及抗氧化劑如葉黃素,可說是好處多多。


最近鬧蛋荒,劉怡里建議,民眾可以多吃植物性蛋白質,雖然吸收率較低,但具有低熱量、大量膳食纖維、含抗氧化劑及蛋白質不易變性等優點,可多吃毛豆、豆腐、豆乾,以及飲用豆漿。


國建署建議,健康民眾每天吃1顆蛋是沒問題的,不會有膽固醇偏高等疑慮,此外,成人每天建議攝取每公斤體重1.1公克的蛋白質,例如,70公斤者應攝取77公克蛋白質。70歲以上長者則建議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取1.2公克。


劉怡里表示,1顆雞蛋約含有13公克蛋白質,等於240c.c.豆漿,或是小棒腿(雞肉)、去皮雞胸肉(30公克)、四格傳統豆腐、40公克魚肉、1碗帶皮毛豆,民眾可以自行搭配、選擇。


至於蛋黃含有維生素、礦物質和卵磷脂,建議換吃全榖雜糧、糙米、黃豆製品、豆漿、乳製品、小魚乾、深綠色蔬菜。


更多NOW健康報導
▸別讓不安全性行為陷入愛滋病風險 預防性投藥知多少?
▸體重莫名下降、右上腹疼痛超過1個月 小心膽道癌上身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每年年底到過年期間的流感季節即將到來,大家要及早因應,除了生活作息正常、多運動,以提高個人免疫力外,最重要的是,即早施打流感疫苗,高齡者再增加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才能避免感染。而今年流感疫苗預防注射和往年不同,疾管署通知社區及醫院內從10月15日開始施打,高中、國中、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少子化浪潮下,每個孩子都被父母視如珍寶。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雖然希望孩子能快樂學習,但另一方面也擔心孩子的成長狀態,不知道學習能力是否有跟上同齡的孩子?有沒有落後的問題?藉由兒童發展檢核表 揪出學齡前發展落後問題亞東醫院精神科醫師江惠綾說明,可從孩子遊戲中語言能力、認知表現...

閱讀詳情 »

(來源:醫美時尚No.137)企劃撰文/EvelynChang;本文感謝 莊詠婷醫師提供專業諮詢眼睛,是容易透露年齡的部位之一,而女人一過30眼周容易出現細紋、暗沉,眼皮也開始下垂,不但看起來顯老更是疲憊不堪,下垂的眼皮更讓人有種「歹命」感,因此眼周保養是重要的!而現在最受歡迎的「眼周電波」,能夠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中央健康保險署表示,目前健保財務尚稱穩定,截至今年8月底,健保安全準備金仍有2,230億元,短期內並不會調漲保費,未來將積極強化各項節流措施,並呼籲全體民眾及醫界節制不必要的浪費,共同務實面對調整健保保費的壓力。健保支出增長 收入沒有增加全民健保自民國91年7月全面實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