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疫情叫外送常導致飲食不均 掌握5原則也能吃出防疫力

疫情叫外送常導致飲食不均 掌握5原則也能吃出防疫力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在COVID-19疫情肆虐下,外送平台興起,民眾只要拿起手機就有許多商家與餐點可以選擇,外食頻率增加也讓外食族經常發生飲食不均衡、高鹽、高油、低纖維等問題,長期可能因此導致便秘、肥胖、三高等慢性病,對身體的傷害不容忽視。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營養師覺嘉欣指出,平時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整體生活品質與健康狀況都能有所提升。外食族在點餐時若能把握均衡飲食的原則,就能輕鬆吃的健康又營養,在防疫期間提升免疫力,保護自己對抗疫情。


中西式餐點這樣點 外食也能健康吃


覺嘉欣營養師表示,中餐愛好者要注意,中式餐點食物的組成以澱粉為主,如:炒飯、炒麵、燴飯、湯麵類,需注意飲食不均衡的情況,建議可加點滷蛋、豆腐、豆干等蛋白質食物及1份燙青菜。快炒類烹調口味較重鹹,且烹調用油多,需注意高油、高鹽等問題。如果選便當類,盡量選擇以蒸、煮、烤、涼拌等這類烹調方式的食物,避免煎、炸物、香腸、貢丸等加工食品,並應搭配足夠蔬菜量。


西餐愛好者則建議主餐選擇海鮮類、雞肉等飽和脂肪含量低的白肉,若食用牛肉、豬肉等紅肉,建議每周紅肉攝取要控制在500公克以內。如:義大利麵、燉飯類,首選清炒方式,若選擇醬汁則可優先選擇紅醬或以橄欖油為基底的青醬,而白醬多以鮮奶油為主成分,飽和脂肪含量高,要注意減少攝取頻率,以減少熱量及醬料攝取。


如果餐點的蔬菜量不足,也建議再加點1份時蔬或小菜。套餐的濃湯因大多數有添加麵粉及奶油進行調合,熱量不低,建議以清湯取代濃湯。前菜的生菜沙拉若可接受不沾醬,就建議直接食用,以減少攝取醬料的熱量,若不習慣仍需選擇醬汁,建議選擇和風醬、水果優格醬或油醋醬,熱量都比千島醬及凱薩醬還低,可詳看醬料外包裝。例如便利商店1包40公克的沙拉醬,和風醬、凱薩醬、千島醬依序為48、96、104大卡。飯後甜點一般為精緻糕小蛋糕、餅乾、冰淇淋,如果可以的話,盡量少吃甜點,才不會額外攝取過多的精緻糖及飽和脂肪。


速食愛好者,建議選擇烤雞、燒肉漢堡類,優於炸雞堡、炸雞塊等油炸物。附餐薯條若換生菜沙拉,可減少至少150大卡的熱量並增加蔬菜攝取量,達到均衡飲食。飲料建議選擇無糖綠茶、零卡汽水或鮮奶,少喝含糖飲料。


飲食均衡提升免疫 把握5原則對抗疫情


覺嘉欣營養師表示,若能把握以下5原則,飲食均衡營養,提升免疫力,幫助對抗疫情:


▸原則1:每天至少1餐選擇未精緻澱粉類當主食,如:糙米飯、地瓜、南瓜、全麥麵包等。


▸原則2:每天至少吃2份水果與3份蔬菜,選用新鮮當季食材。家中可常備較耐放的水果,減少出門採買的頻率,如:蘋果、芭樂、柳橙。


▸原則3: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包含全榖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乳品類。


▸原則4:選擇7少食物,少油、少鹽、少糖、少油炸物、少沾醬佐料、少吃精緻甜點與甜飲料,少吃加工食品。


▸原則5:攝取足夠水分,簡易計算方式可用每公斤體重乘上30毫升,作為1日所需水量的評估。


更多NOW健康報導
▸別讓不安全性行為陷入愛滋病風險 預防性投藥知多少?
▸體重莫名下降、右上腹疼痛超過1個月 小心膽道癌上身

相關推薦

雖然夏季已經過了一半,但依然炎熱,尤其對處在大姨媽期間的女人來說,「雪上加點霜」還好一點,可惜是「紅燒加清蒸」。經期私處環境悶熱潮濕,脫落的血液中又含有較多營養物質,為細菌生長繁殖提供了最好的培養基,衛生巾一般較厚,透氣性差,如果捂得太久不及時更換那麼就很容易出現外陰瘙癢症狀,甚至引起上行性感染如...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YOKA美容 ) 最近范冰冰去了台灣,和她的好閨蜜張鈞甯大秀「嗯愛」 (圖片翻攝自YOKA美容 ) 范爺說:美食、聊天,姐妹的午後準備跟她去跑步@張鈞甯 為什麼閨蜜相聚不是逛街而是跑步?那是因為張鈞甯本人是個愛好跑步的姑娘呢!這點范爺可真得好好學學人家!! (圖片翻攝自YOKA美容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60歲的張女士,去年5月開始,突然感到口乾舌燥、眼睛乾澀,甚至出現嚴重咳嗽,晚上咳到無法睡覺,長達半年,每天大量喝水至少3000cc,都無法改善,就醫檢查,才發現是自體免疫失調引起的「乾燥症」。 收治個案的台北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陳政宏指出,為患者安排淚腺及唾液腺測...

閱讀詳情 »

在六大茶類中最具包容性的當屬紅茶。紅茶可以加入蜂蜜、牛奶,檸檬等進行調飲,而且不同的調飲法的養生功效也是不一樣。紅茶加檸檬,應該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喝法,但是紅茶加啤酒,應該很少人嘗試吧。 以下圖源:via 我們知道,紅茶可以幫助胃腸消化、促進食慾,還具有強壯心臟的功效。醫學研究表明,紅茶中富含的黃酮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