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紀輕輕得乳癌 腫瘤較兇猛

年紀輕輕得乳癌 腫瘤較兇猛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一名21歲年輕女性有一次在乳房左側摸到一個腫塊,到醫院檢查發現是乳癌第二期。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杜世興表示,台灣女性乳癌病患年齡高峰介於40-64歲,但年輕乳癌病患也有增加趨勢,這是他遇到最年輕的乳癌患者,一般來說,年輕乳癌患者中,不少人有家族史,年輕患者病情惡性度較高,腫瘤往往較兇惡。

年輕患者易逃避 延誤治療時機
杜世興主任分析,年輕女性發現自己罹患乳癌時,多半很震驚,不少年輕乳癌患者擔心乳房割除、化療掉頭髮、影響生育能力,因此開始逃避、否認自己得乳癌,原本不需要割除乳房、治癒機會很高,由於不敢面對現實、拖延治療,導致最後一定得割除乳房,存活率也大為下降,非常可惜。

早期乳癌患者當中,約6成患者不需要接受乳房割除手術,疾病拖到越晚期,割除乳房機率越高。杜世興主任指出,即使乳癌較後期,也可以運用化療搭配標靶藥物等術前輔助療法,幫助縮小腫瘤、控制病情,這樣就有機會保留乳房。

乳癌防治月 北醫附醫推廣乳癌篩檢服務
為了響應每年十月世界乳癌防治月,台北醫學大學、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攜手推出乳癌防治系列活動,北醫附醫換上溫馨粉紅燈光,宣誓推動乳癌防治的決心;今年更首度針對不同年齡層提供乳房超音波、乳房攝影及基因篩檢等三項乳癌篩檢服務,鼓勵女性朋友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北醫附醫今年特別邀請藝人陳怡蓉擔任活動大使,呼籲符合篩檢資格的女性朋友定期接受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財團法人克緹文教基金會也熱心響應,捐贈50萬元作為乳癌防治基金,與北醫附醫共同守護女性朋友的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58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金秋十月,橘子上市。橘子渾身都是寶,橘皮、橘絡、橘核、橘肉均是「天然藥物」,一個橘子相當於5味藥。每天吃1個橘子可以使人們避免口腔癌、喉癌和胃癌的侵襲。   橘皮清新口氣 新鮮的橘皮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香精油,具有理氣化痰、健脾和胃等功能。將其咀嚼後吐掉殘渣,重複數次,對去除口腔異味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賣場中,琳瑯滿目的冷凍蔬菜,包裝精美,便宜又大碗,但仔細一看,挑選的人卻不多,尤其是婆婆媽媽,似乎面有難色,拿起又放下,網路傳言冷凍蔬菜沒營養,因為都被破壞掉了,營養師劉怡里表示,誤會可大了。在國外先進的廠商中,冷凍蔬菜在採收之後,經過一系列的運送、清洗、到包裝,可能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你是高爾夫球族嗎?可得要小心有可能出現頸椎椎間盤突出的運動傷害!一名高爾夫球愛好者,因為平常揮桿時轉頭太用力,竟然因此而造成頸椎椎間盤突出,病況嚴重到只得以手術來改善。   很多愛好高爾夫球運動的人最常發生的運動傷害以高爾夫球肘居多,出現頸椎椎間盤突出的病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台灣洗腎率世界第一。據統計,國內罹患慢性腎病患者高達200多萬人,其中甚至約20萬人直到快要洗腎才驚覺罹患腎臟病。醫師強調,慢性腎病沒有明顯症狀,三高患者是高危險族群,糖尿病患者更是危險之最,應每年進行尿液檢查。 腎臟病國人十大死因之一 腎炎、腎病症候群及糖尿病腎病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