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年齡超過五十歲 罹腸癌風險增十倍

年齡超過五十歲 罹腸癌風險增十倍(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只要身體健康沒事,就不用定期身體檢查!相信這是許多民眾,所既有的觀念,沒病為何要跑醫院?進一步讓眾多癌症悄悄的侵害身體,日前,余天二女兒,驚傳罹患直腸癌第二期,家人皆無法理解,為什麼一個生活作息正常,飲食清淡的人,卻會突然罹癌。

 大腸直腸癌隨著年齡攀高 罹患風險跟著暴增

事實上,所有癌症皆然,都以靜默的方式襲來,發現時,早已令人措手不及!而大腸直腸癌,則是全癌症之中,發生率最高的禍首,隨著年齡的攀高,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也會跟著上升。

根據統計,每年超過五千人,死於大腸直腸癌,又以五十歲以上的人,罹患風險最高,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30~34歲大腸癌發生率為每10萬人有7.7人,隨著年齡增加發生率也倍增,50歲以上高達每10萬人有74.1人發生大腸癌,換言之,中老年人罹大腸癌的風險,比起青壯年人還要高出十倍左右。

五十歲已上 政府補助公費篩檢

也因此,為何政府積極推動,只要年齡超過五十歲,民眾每兩年皆能接受一次公費糞便潛血檢查,端看風險數據,跟著年齡的升高而增加,就可一目了然。

然而,大部分大腸直腸癌,遭確診時,癌症期別已來到晚期,究其原因,無非是民眾抱持著,不可能那麼衰的心態,認為身體好好,為何要接受檢查。但根據死亡率的分析,大腸直腸癌在初期,五年存活率近九成,一但拖過第三期甚至第四期,五年存活率,則降低至五成左右,甚至不到三成,而多數癌症,在初期完全沒有任何症狀,凸顯民眾定期檢查的重要性。

也因此呼籲五十歲以上的民眾,定期接受篩檢,若家族中有大腸癌病例,更要多加注意,以50~74歲民眾每二年可至國民健康署合約醫療院所或衛生所,接受一次政府補助之免費大腸癌篩檢;另未滿50歲民眾如果有個人、家族息肉症或大腸癌病史,建議諮詢專科醫師意見,是否提前接受大腸鏡檢查。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不過是感冒咳嗽、怎麼就漏尿了?」「用力打個噴嚏,竟然會尿失禁?」「是因為年紀大了嗎?怎麼連走路走著走著,也會漏尿?」即便是在診間,女病人們也一樣問得很不好意思。55歲的陳女士已停經3年,最近開始出現頻尿情形,晚上也常常睡不好。咳嗽、打噴嚏、大笑或運動時,尿液都會...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烈日當空曬得酷熱難當、頭昏眼花,出現中暑或感冒症狀,於是有人選擇操作方便簡單的「刮痧」療法,透過手指、刮板來開泄人體皮膚毛孔,刺激皮下毛細血管和神經末梢,疏通經絡、開通腠理、流通氣血、加強各種正常的調節功能,達到排除病邪、祛病強體的目的。「刮痧」是中國傳統醫學且有...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炎熱夏季,中央氣象局常發布36度以上的高溫資訊,甚至溫度還有可能持續上升,因此發生熱傷害的機會將大幅增加。為避免中暑,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預防熱傷害的3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且切勿獨留孩童於車內,下車前務必確實確認沒有將幼童遺忘於車...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因發現左側頸部腫塊,懷疑是甲狀腺病灶而求診的60歲吳女士,經超音波檢查發現左側甲狀腺3公分結節,右側甲狀腺有鈣化情形,懷疑有惡性腫瘤存在。經「經口內視鏡甲狀腺微創手術」搭配「神經監測器」切除甲狀腺,避免返喉神經損傷。台南市立醫院周易韋醫師表示,傳統甲狀腺手術會從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