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幼兒溼疹半夜哭鬧爸媽好心疼 中醫調理一覺到天明

幼兒溼疹半夜哭鬧爸媽好心疼 中醫調理一覺到天明

【NOW健康 李蔚萱/新北報導】幼兒溼疹是生活中常見的病症,好發年齡以5歲以下的幼兒居多,大多長在幼兒臉部、頭部、四肢、腹部和臀部,皮膚會出現淡紅或紅色的丘疹、斑點、小水泡或皮膚粗糙,有時甚至有滲出物。發作時搔癢難耐,越抓越癢,不慎抓破皮又會流出組織液,使得小孩時常哭鬧、夜間睡不好,對父母而言是極大的考驗。


中醫師鄭愛蓮認為,相較於過去20、30年,這幾年過敏兒有增加的跡象,除了受到空汙影響之外,也與以前小孩的戶外活動量較大、出汗量較多有關。現代人大多住在都市,不僅活動量受限,能出汗排毒的機會也變少,當出汗量減少,皮膚便無法適時排出溼氣,導致身體循環變差及體內代謝失衡,就會使人體的毒素累積,於是毒素從皮膚冒出,形成溼疹。


但值得慶幸的是,幼兒溼疹較成人容易治療,因為人體代謝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差,體內溼氣也越積越多,故越早治療,病情會越快好轉。此外,也應盡量避免使用類固醇藥膏,雖然類固醇能在短時間內緩解症狀,但只是將病症壓在皮膚內,仍無法讓體內溼氣順利排出,溼疹仍會不斷復發,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鄭愛蓮指出,曾收治1名3歲男童,求診時手腳和鼠蹊部長滿了溼疹,而給予健脾利溼及疏通肝氣的白朮、茯苓、柴胡等中藥;若有腸胃不好或胃口不佳之情形,便加以雞內金來幫助消化,以藥粉調和溫水讓男童喝下,不苦口,再搭配中藥皂清潔、中藥膏塗抹患部。治療初期會經歷一段症狀較為惡化的反彈期,但只要外擦內服約2至3周後,溼疹就會開始消退,持續治療2個多月後,男童半夜已不再搔抓患部,能一覺到天亮。


鄭愛蓮說明,上述男童因病史短,沒有擦過類固醇藥膏,故病情很快就能獲得改善。一般而言,積極配合治療半年就會好轉,但也曾遇過1名中年男子,因工作壓力大、作息不正常,初診時溼疹非常嚴重,雙手完全不能碰肥皂或沐浴乳,只能戴手套洗澡,耐心治療後才進步到1周有2天可不戴手套洗澡,經過約3年的治療後終於痊癒。


鄭愛蓮表示,溼疹幼兒應多運動,且太陽光有殺菌作用,家長可選擇早晨或傍晚,陽光較不強烈的時候,讓幼兒在戶外活動,流汗後趕緊擦乾、換上乾淨衣物,避免汗水刺激皮膚而發癢搔抓。溼疹發作時嚴禁冰冷食物、牛羊肉、海鮮類(尤其螃蟹)、西瓜、芒果等,痊癒後才可食用,先靠飲食調整體質,若症狀仍無法獲得改善,便須趕緊就醫。


更多NOW健康報導
▸【跟肥肉說掰掰】10種明星食物 打造燃脂體質
▸學童暑假沉迷3C視力恐遭殃 眼科醫師提出護眼守則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女性尿失禁分4種 停經後婦女多合併2種常「溼」控

相關推薦

現代人離不開3C產品,上班緊盯電腦,下班滑手機是許多人的生活常態。而在長時間用眼過度下,不僅會導致眼睛乾澀、疲勞的發生,更容易造成眼壓飆升,埋下誘發青光眼的危險因子!血壓可以透過儀器居家測量,可是民眾又該怎麼察覺自己是不是有眼壓過高的問題呢?就讓專業中醫師告訴你! 眼壓過高,是青光眼好發族群 超過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氣喘多年的粘小姐常跑醫院就醫,費時的交通及人潮為她帶來許多不便,後來回歸社區診所就醫,不僅掛號費較便宜,就醫品質也不輸大醫院。粘小姐表示,到醫院常常排隊人數相對較多,且更容易有其他疾病交叉感染的機率。選擇回到社區診所,不僅時間更好掌握及方便,醫生看診、服務天數也比較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全球第2例骨髓移植治療愛滋病!該案例醫師、愛滋病毒學家Ravindra Gupta表示,患者接受抗愛滋基因者的骨隨幹細胞移植,目前已停藥18個月,體內偵測不到病毒。他聲稱該患者愛滋病已達「功能性治癒」,但還不到「完全治癒」。愛滋病合併血癌 骨髓移植救命根據《衛報》報...

閱讀詳情 »

時值3月,春天已經來到!俗話說:「春天後母臉」,遇到此季節轉換,由於日夜溫差大,有過敏體質的人容易產生各種不適症狀,嚴重可能誘發氣喘,氣管經常發出「咻咻咻」的聲音。網路上傳說:「維生素D有助於對抗氣喘過敏」,是真的有效嗎? 季節轉換需要預防過敏、氣喘的發作 如何在季節轉換之際,預防過敏、氣喘的發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