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幼童發燒長紅斑、手指脫皮? 小心「非典型川崎氏症」

幼童發燒長紅斑 手指脫皮? 小心「非典型川崎氏症」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某日有位6歲陳小妹妹某日晚上開始發燒,體溫約在37.5°C至38.5°C,雖然不高卻一直沒退。隔日家長求診,發現臉部與頸部呈現泛紅,同時有地圖舌及下肢輕微水腫。醫師安排流感快篩,結果為陰性,建議症狀治療並回家密切觀察。第3天上午持續發燒並發現手掌開始紅腫發燙,家人擔心帶至醫院做PCR(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結果陰性。


第4天依舊微燒,至本院複診,此時懷疑可能是非典型川崎氏症,進一步安排檢查。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心臟收縮舒張功能正常,但供應心臟血流的冠狀動脈管徑出現不規則擴張;隔週再安排心臟超音波追蹤,冠狀動脈管徑依舊有不規則擴張變化,同時也發現手指及腳趾指甲附近開始出現脫皮現象,確診為非典型川崎氏症,建議每日服用阿斯匹靈並持續定期追蹤。


典型川崎氏症症狀特別 可能造成死亡


榮新診所副院長潘俊伸表示,川崎氏症主要以血管炎表現,特別是出現心臟冠狀動脈病灶、冠狀動脈瘤,對日後心臟功能及心血管疾病存在威脅,易有冠狀動脈狹窄及心肌梗塞的問題,嚴重者會導致死亡。


潘俊伸指出,典型川崎氏症好發於5歲以下之嬰幼兒,2歲以下占半數。目前川崎氏症的診斷仍靠臨床症狀,除了超過5天的高燒外,另有5個典型診斷要件,至少要出現4項:


1.嘴唇乾裂、出現紅斑、草莓舌、口腔及咽部發紅充血


2.雙側結膜充血但無分泌物。


3.皮疹,包括斑丘疹、瀰漫性紅皮病、或多型性紅疹。


4.急性期手腳出現紅腫,且或在亞急性期出現四肢指(趾)甲末端脫皮。


5.頸部淋巴結病變(單側且直徑≥1.5公分)。


非典型川崎氏症 症狀又更難判斷了


然而近期常出現的「非典型川崎氏症」與前面提到的典型症狀略有差異!潘俊伸說明,近年來發現許多疑似川崎氏症,但又無法完全符合診斷條件者,稱為非典型川崎氏症,約占全部川崎氏症的15%。臨床上必須配合輔助性診斷指標,如白蛋白指數、尿液檢查、肝功能指數、白血球數量、血色素、血小板數目、紅血球沈降係數(ESR)和C-reactive protein(CRP)發炎指數,並排除其他疾病才能加以確認。


潘俊伸進一步指出,非典型川崎氏症臨床症狀雖然不足5項,但會有心臟冠狀動脈發炎或擴大的情形。由於症狀與一般病毒感染的症狀十分類似,非典型川崎氏症被診斷的時間通常會比較慢,常造成冠狀動脈血管發炎的情形比典型川崎氏症嚴重。因此,任何嬰兒或兒童有持續無法解釋的發燒,雖然未出現典型川崎氏症狀,但透過檢驗數據及心臟超音波檢查結果符合時,則需考慮為非典型川崎症。


兒童發燒原因多 如皮膚有紅斑就可能是非典型川崎氏症


治療方面,目前以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為主,如果早期給予免疫球蛋白,發生冠狀動脈血管瘤的機會約5%左右;但如果沒有給予免疫球蛋白,發生機率可高達20%至25%,所以早期診斷及治療,對避免發生合併症有很大的助益。此外,川崎氏症恢復期間,常會有血小板增高的情形,此時給予低劑量(3至5毫克/每公斤體重/每日)阿斯匹靈,可降低血小板、預防血栓的發生,一般建議至少服用2個月,倘有冠狀動脈發炎,服用時間需視情況延長。


最後,潘俊伸提醒,兒童發燒的原因很多,倘家中幼兒發燒不斷、皮膚陸續出現紅斑、紅疹、腫脹等症狀,即使溫度稍退仍不要掉以輕心,小心可能是非典型川崎氏症,請持續回院所追蹤,由醫師鑑別診斷,才能早期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每天刷牙就夠了? 疏忽這些細節恐拉近與牙周病的距離
▸《海岸村恰恰恰》包金箔的「清心丸」 中醫解密拱辰丹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齣刻畫細膩的戲劇能觸動人心、產生共鳴,然而,透過戲劇也可療癒心理,心理劇是心理治療的一種方式,藉由戲劇探索自我的生命故事,讓壓抑的情緒能找到出口,並給生命一個新的詮釋。心理劇5要素胡丹毓心理師表示,心理劇的故事取材自某一個人生命中真實經歷的事,在具有安全感的環境中,由心理...

閱讀詳情 »

(來源:醫美時尚​No.136)採訪撰文/Miki;本文感謝 周杰醫師提供專業諮詢腰背和命運之間有何關聯?又該如何打造纖細的美型腰背?聽聽命理師和醫美專家細說分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腰的標準在腹部最下方的肋骨之下至臀部硬骨頂部之上,一般約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雖然連日大雨,太陽一出現又熱得很,氣溫居高不下,一不小心,就可能感染熱感冒。從中醫觀點來看,熱感冒原因大多是從戶外很熱的環境突然進到冷氣房,或是運動過後過食冷飲冰涼,導致汗毛豎起,熱氣無法正常疏散,熱氣留在體內,產生種種不適。刮痧使微血管擴張 散發體內熱氣臺北市立聯合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平均每三秒就新增一名失智症病人,臺灣方面,65歲以上老人失智症盛行率8%,推估106年底失智症人口將超過27萬,未來四十年更可能突破85萬人。此外,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今年3月達到14.05%,每7人就有1個老人,其中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