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彰化跳過指揮官2月就普篩了! 陳時中:動用政風避免被罵「吃案」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長居美國返台探親的無症狀少年確診,意外讓彰外縣跳過中央規定「主動普篩」的事實曝光,中央為此破天荒首度要求政風調查,卻又再度引爆醫界、公衛界的普篩論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9)日強調,動用政風就是怕再被外界冠上「吃案」大帽子,並非在查犯罪行為,只是釐清事實,「指揮官如果沒有辦法掌握地方狀況」如何確保疫調的真實性跟準確度。

陳時中下令動用政風調查彰化縣衛生局,再度掀起國內「普篩派」的異見,紛紛發言挺彰化「主動普篩」的行為,也讓陳時中下午在例行疫情記者會上,花了極長篇幅解釋。

陳時中表示,他第一時間看到這個案子時,第一個疑問就是,明明居家檢疫者按規定不能任意外出,少年怎麼到醫院?或有醫師到家裡檢驗?現行規定,居家檢疫者一旦有症狀、生病時,可連絡衛生局安排就醫,過去國內也曾開罰過任意外出就醫者,這才讓他心生疑惑,是不是中間產生了什麼樣的漏洞,可能衝擊現有的居家檢疫制度。

沒想到,陳時中說,瞭解後才知道,彰化竟從2月、3月前開始就針對無症狀者 採檢,有相當多的無症狀者被採檢了,他身為指揮官,職責是要掌握狀況,如果沒有辦法掌握各地方的狀況,就難以掌握到地方疫調的真實性跟準確度。

至於為什麼是政風去查?陳時中強調,政風在各個相關政府單位裡面,除針對廉政之外,亦具有法律的背景,更重要的是,屬於獨立的「另外的一條鞭」,他過去被曾被外界批評是為了「零確診」不願普篩、吃案,因此,為避免後續 再引發吃案的可能性,唯有用第三方、相對公正,不隸屬於衛福部的政風來釐清,讓一切透明清楚。

陳時中表示,如果地方認為防疫有需要精進的地方,中央與地方也可以就這樣的事實去做討論跟檢討,事實上,國內檢疫通報標準已經歷經數次滾動式的調整了,但一切都是以科學為基礎,由專家小組去訂定規則。

陳時中說,對每一個個案都相當認真的看待及調查,零個案、零本土,我們當然很高興,但零本土不代表零風險,且國內一定會有無症狀的感染者,如何找出來?找出來有沒有意義?以及相對的成本效益為何?中央都持開放的態度,與各界討論,唯一不變的是,大家在病毒面前都要謙卑。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輸出」又1例!30多歲學生寮國確診 北部待半年、接觸者8人

國人年吞9.2億顆安眠藥「量還在升」 3C睡眠障礙躍居3大禍首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在台灣,口腔的「國病」非牙周病莫屬!衛福部統計,平均每10人就有9人罹患不等程度的牙周病!牙齦炎和牙周疾病方面的治療,亦一直高居健保支出的前幾名。但在牙醫門診最常碰到的嚴重牙周病病患反應往往是「我怎麼都沒什麼感覺呢?」牙醫師表示,只要做對兩件...

閱讀詳情 »

身體因疼痛而就診,但到底該如何讓醫師瞭解自己痛在哪?有多痛?是哪種痛?佑康復健科診所院長張凱翔醫師表示,清楚自述疼痛的部位、程度、類型是幫助醫師釐清病情的關鍵第一步,提醒民眾可用指的、畫的、說的方式讓醫師瞭解,包括說明病發疼痛的感覺以及併發症,都有助於讓醫師更清楚掌握疼痛病因,以利對症治療。  疼痛...

閱讀詳情 »

▲(照/亞東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中青春期孩子突然失眠又暴躁,家長得當心是病兆!門診就有一名剛升上國三的小女生,晚上時常失眠,有時候還會覺得心跳很快,家人起初認為只是課業壓力大,沒有太過在意,沒想到持續一、二個月,脖子還越腫越大,帶往就醫經抽血檢查後,才發現其實是「葛瑞夫茲病...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李盛雯/台北報導 2020年新冠肺炎全球疫情未歇,但隨著秋冬將近,台灣即將進入流感高峰季節,10月5日公費疫苗即將開打,財團法人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黃立民提醒民眾「雙病毒同時感染」並不罕見,更易引發重症。台灣東洋董事長林全也強調這恐怕會是北半球第一次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