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待在家更安全 避免群聚感染「宅健康」這樣做

待在家更安全 避免群聚感染「宅健康」這樣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肺炎防治進入關鍵期,隨著確診人數激增,未來二周的疫控至關緊要;各界專家疾呼,除居家檢疫、居家隔離民眾外,一般人也要盡量避免大型聚會群聚,減少出入人多且密閉的公共場所。

宅在家少群聚 團結才能抗疫

安南醫院院長林瑞模表示,期盼疫情早日落幕,醫療團隊發揮創意,響應台灣醫護發起「為了你,我堅守崗位。為了我,請你堅守在家。」,延伸「宅在家,追劇也要顧目睭」、「宅在家,多動腦失智不上身」、「宅在家,健身變型男」、「宅在家,隨時保養變美麗」;宣導大家共體時艱,生動衛教凝聚向心力,團結抗疫。

「宅」在家是近二個月來,最重要的防疫宣導,為減少人與人的接觸,選擇待在家中相對安全;繼國內醫護發起「為了你,我堅守崗位。為了我,請你堅守在家。」的運動後,安南醫院接力宣導民眾「宅健康」觀念,在家追劇、健身、動腦都有健康叮嚀。

在家可做事情多 變美變壯又動腦

安南醫院復健科團隊由主任葉典松、醫師洪啟堯派出型男治療師,高舉啞鈴宣導民眾宅在家可藉機健身,練出精實線條;眼科醫學中心洪純玲副院長提醒在家追劇也要適時讓眼睛休息,減少傷害;失智症中心主任蔡銘駿、醫師林義濱則搬出魔術方塊,建議民眾在家多動腦,失智症不上身;美容醫學中心主任唐慧君貼心叮嚀,不外出的日子,可以加強臉部保養、多敷面膜,愛美無假期。

林瑞模院長表示,這次防疫期間非常感謝家屬高度配合院方一同來完善整個防疫工作,相信在醫護人員的盡心之下,病人和家屬都能得到安心,病人可以早日康復,也期許這次疫情這波疫情也會更快過去的。

【延伸閱讀】

「防異」不成 30歲女險做肛門造口毀自信人生!

葉克膜、心室輔助器、全人工心臟怎麼分? 醫師解析心臟輔助儀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6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示意圖-來源lianzhfocus.stockstar.) 【環球網綜合報導】即使是現在,癌症也是日本人死亡的最大誘因。據日本厚生勞動省2012年(平成24年)公佈的數據顯示,每年有360100人因癌症死亡。為了預防癌症,戒菸並改善飲食的人應該為數不少,然而,實際上在我們身邊的很多食...

閱讀詳情 »

      (示意圖-圖來源dreamstime) 相信大家都能說出心、肝、脾、肺、腎,這些常見的體內器官,但你瞭解過自己身體內各個臟器對生命活動所起到的作用嗎?然而這些器官的作用及對人體的影響,大部分人也是一知半解。 如果你總感覺嘴裡淡無味、沒有食慾,發現自己膚色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癮君子皆知「吸菸有害健康」,但是,你知道有多傷害健康?抽煙帶來的害處不勝枚舉,日前才有媒體報導,吸煙除了會讓皮膚、口腔看起來不雅之外,還會導致不孕症、性功能障礙,甚至是免疫系統低下的問題。而兒童與青少年吸菸或吸二手菸,也會有生長遲緩、活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 根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的捐贈數目成長當中,截至8月上旬,總共收到11位捐贈者捐贈骨髓,目前已突破4000例。而網路上常有人說,「聽長輩說,捐骨髓給血液疾病患者,會傷害細胞、神經,導致貧血,甚至得癌症!」此類的言論,令許多滿腔熱血的民眾裹足不前。究竟捐骨髓,對身體有沒有傷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