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待在家更安全 避免群聚感染「宅健康」這樣做

待在家更安全 避免群聚感染「宅健康」這樣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肺炎防治進入關鍵期,隨著確診人數激增,未來二周的疫控至關緊要;各界專家疾呼,除居家檢疫、居家隔離民眾外,一般人也要盡量避免大型聚會群聚,減少出入人多且密閉的公共場所。

宅在家少群聚 團結才能抗疫

安南醫院院長林瑞模表示,期盼疫情早日落幕,醫療團隊發揮創意,響應台灣醫護發起「為了你,我堅守崗位。為了我,請你堅守在家。」,延伸「宅在家,追劇也要顧目睭」、「宅在家,多動腦失智不上身」、「宅在家,健身變型男」、「宅在家,隨時保養變美麗」;宣導大家共體時艱,生動衛教凝聚向心力,團結抗疫。

「宅」在家是近二個月來,最重要的防疫宣導,為減少人與人的接觸,選擇待在家中相對安全;繼國內醫護發起「為了你,我堅守崗位。為了我,請你堅守在家。」的運動後,安南醫院接力宣導民眾「宅健康」觀念,在家追劇、健身、動腦都有健康叮嚀。

在家可做事情多 變美變壯又動腦

安南醫院復健科團隊由主任葉典松、醫師洪啟堯派出型男治療師,高舉啞鈴宣導民眾宅在家可藉機健身,練出精實線條;眼科醫學中心洪純玲副院長提醒在家追劇也要適時讓眼睛休息,減少傷害;失智症中心主任蔡銘駿、醫師林義濱則搬出魔術方塊,建議民眾在家多動腦,失智症不上身;美容醫學中心主任唐慧君貼心叮嚀,不外出的日子,可以加強臉部保養、多敷面膜,愛美無假期。

林瑞模院長表示,這次防疫期間非常感謝家屬高度配合院方一同來完善整個防疫工作,相信在醫護人員的盡心之下,病人和家屬都能得到安心,病人可以早日康復,也期許這次疫情這波疫情也會更快過去的。

【延伸閱讀】

「防異」不成 30歲女險做肛門造口毀自信人生!

葉克膜、心室輔助器、全人工心臟怎麼分? 醫師解析心臟輔助儀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6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家裏從事水產加工的蔡小弟,從小就喜歡新鮮現流的海產美食。過去三年卻因為診斷罹患罕見疾病「威爾森氏症」,肝臟無法代謝飲食中攝取的銅,必須限制改採低銅飲食,只能望著盤裡的海鮮興嘆,所幸在高醫跨領域團隊共同努力下,順利控制病情,並於2021年完成換肝手術,終於可以開心享用曾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王女士是位乾燥症患者,由於口乾的狀況不是很嚴重,所以她一開始並沒有很在意,直到肺部出現一些症狀,才驚覺情況不對勁。高雄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陳嘉夆醫師回憶,這位病人當時是坐輪椅進到診間,只要走幾步路就會很喘、非常費力,幾乎沒辦法行走。做完肺功能檢查、電腦斷層,確診為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0歲的林姓男子非常熱愛運動,幾乎每天都騎自行車上下班,看似壯年的他,去年底開始覺得膝蓋卡卡,甚至在騎車爬坡或是走樓梯時會感到膝蓋疼痛,即使認真的進行物理治療也未見明顯改善,經醫師建議注射玻尿酸後,不僅減輕膝蓋的疼痛感,感覺膝蓋的活動也順暢許多。 退化性關節炎 不再是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4歲的S小姐是一位年輕的工程師,因為在無塵室工作時,不小心把上百萬的光罩弄破了!主管了解事情原委後,知道粗心大意、不專心是S小姐從小的困擾,便要她好好地就醫,處理問題,確診為「成人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成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常見這些症狀 奇美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