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讓人──
如蟻築穴、勞動創建;
作繭自居、離群閉鎖;
隨遇不安、浪遊漂泊。
每個人的巢都是自我存在的不同體現,有人充滿勞動力,隨時創建改造去鞏固生存空間;有人缺乏行動力,堅持離群封閉去嘲弄生存樣態;有人失去歸屬感,永遠漂泊浪跡去感受生存暫留。
後疫情時代,稻草人現代舞團演出創作群在今年深刻有感於生命的變動與不安,舞蹈家 羅文瑾自百年經典文學啟發,醞釀發展出充滿能量張力的肢體表演,而音樂家 林靖偉則是復刻回返文藝復興時期對人性細膩刻畫的古樂現場演奏,結合纖維藝術家 曾啟庭、孫佳暄取材日常物件的堆疊,織羅打造現實社會場景的舞台。他們共同連結19世紀文本和現今時代對現況的同感憂心,藉著舞作《巢 Hideout》悠悠探問:「在這個世界裡遭逢各種人性與生活的衝撞與轉折,你會把自己安居在什麼樣的巢居空間?」稻草人現代舞團當代舞製作《巢Hideout》繼11月底結束獲得廣大觀眾回響的台南首演場次後,本周末12月5、6日即將在台北市水源劇場盛大演出,歡迎北部的觀眾和我們一起掀開層層繁複交疊的紗網,探入生活內部的幽暗管路,敲擊命運的更迭,遊走對世界的省思,揭露社會各階層真實心聲。購票請至兩廳院售票網/端點https://is.gd/EZ0U6j,或電洽稻草人舞團06-2253218。
在12月3日上午的演出記者會,表演了一段精彩的演出精華片段之後,《巢》演出創作群齊聚舞台與大家分享演出製作的想法,同時也是演出者的藝術總監羅文瑾也分享她的創作理念:「舞作要呈現的是每一個人對於《巢》在自己生命過程裡所經歷的,我希望在這個作品裡大家可以看到自己或別人的影子。藝術是需要當下體驗的,希望大家能來到劇場一起跟我們交流彼此的感情與經歷,共同感受關於生命巢居的思考。」音樂總監 林靖偉則是回應他對音樂與舞蹈首次合作的心得:「我觀察到現代舞裡所提煉出來的『人性』,百年來歐洲藝術家曾經來到台灣以人性為文本構築他們的藝術之巢。我的音樂藉17世紀文藝復興樂譜及詞彙和巴洛克古樂器,結合現代演奏及聲響來詮釋屬於我們自己的巢。」最後,稻草人現代舞團團長暨製作人 古羅文君真誠邀請大家:「在這疫情裡各種不安與憂慮的時刻,我們相信藝術是我們安放心靈的巢居之所,邀請台北的喜愛藝文的朋友們週末來到水源劇場,沈澱心情觀賞稻草人舞團年度製作《巢》演出。」
來自台南市的稻草人現代舞團,每年固定推出意涵深刻的當代舞製作,是持續獲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肯定及扶持的專業現代舞團。舞團藝術總監暨編舞家 羅文瑾從文學閱讀中汲取創作養分靈感,並且與來自生活中各種觀察體驗相互連結,進而發展出打破身體慣性又具鮮明風格的當代舞蹈身體語彙,以及獨樹一格、晦暗詭異卻又引人入勝的編創手法與內涵,為稻草人現代舞團創造出深具指標性與獨特性的當代舞蹈表演美學與風格。繼2015年《詭跡Dripping》、2017年《深淵Abyss》(皆曾在台北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發表演出)以文學結合現場音樂演奏的當代舞表演形式與特色後,羅文瑾持續把經典文學精煉轉化成豐富人文質感的舞蹈演出,今年將發表創作靈感與視覺意象來自卡夫卡〈地洞〉,以及杜思妥也夫斯基〈地下室手記〉的全新舞作《巢Hideout》,並再次結合現場音樂演奏來反思並影射處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所面臨的不同時空相同處境的生存憂慮與惶惑情結。
稻草人舞團2020年度製作《巢Hideout》演出內容在意欲深遠又動人心弦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時期的古樂結合當代即興音樂的演奏曲目之下,由羅文瑾親自表演居無定所充滿寓言色彩的浪遊者角色為開端,串聯出兩種極端生存面向的巢居想像:一種呈現出由舞團資深舞者李佩珊揣摩演繹的一位離群索居的宅女,生活在其看似華麗高雅的地下室巢穴,終日埋怨世界的迫害卻恐懼離開自己封閉世界的糾葛情結,藉此對比另一種外在世界由舞團新生代舞者 何佳禹、倪儷芬、孟凱倫所展演充滿精力動能的勞動者形象,汲汲營營建造一處出於居安思危下所產生的龐大巢穴的庸碌狀態。這次演出另一個亮點是特別邀請來自台中的台灣木笛古樂演奏家林靖偉,所帶領的 古微琉樂Musica Lequio Pequeno古樂團的傑出音樂家 吳孟翰(巴洛克小提琴)、謝廷潔(中提琴)、邱杏慈(大鍵琴)、謝萱(吟唱)一起創作並現場演奏,和舞團共同打造出充滿經典哲思、當代省思、悠揚古樂與動人舞蹈的全新製作《巢 Hideout》。
這次演出另一個特色是舞台場景的龐大繁複設計,有別於小劇場的精簡單純,稻草人現代舞團邀請纖維藝術家曾啟庭和孫佳暄共同設計並構築舞台視覺意象,織羅打造出不同層次的空間特色,帶領觀眾進入《巢 Hideout》不同層次的生存意象——如蟻築穴勞動創建、作繭自居離群閉鎖、隨遇不安浪遊漂泊,每一個場景都將連結共感出大家所居處且關注的社會境況。稻草人舞團2020年度製作《巢Hideout》將於2020年12月05-06日(六、日)周末於台北市水源劇場演出3場。
羅文瑾 (編舞) X 古微琉樂 (音樂) 全新創作
Wen-jinn Luo (choreography) X Musica Lequio Pequeno (Live Music)
【演出地點與時間】
臺北市水源劇場
12月05日 (六) 14:30 & 19:30
12月06日 (日) 14:30
【更多新聞】
相關搜尋: 醫療常識醫療保健常識與病狀醫學常識心臟缺氧醫學常識問答題醫療常識諮詢醫學常識婦女醫學常識器官醫學常識醫療小常識醫學小常識致命的醫學常識家庭醫學常識
相關推薦
【有影】名醫談癌》你有4大危險因子嗎? 年逾40歲做對這件事能防胃癌
▲台灣人早期胃癌發現比率遠輸飲食習慣相近的日韓,醫師點出最大問題癥結在於篩檢。(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張華安/專訪報導 明明飲食習慣差不多,台灣的胃癌病人,相較於鄰近的日本、韓國兩地,卻有著「為時已晚」的要命落差,日韓早期胃癌占比高達6到7成,台灣卻不到3成,國內抗癌名醫、台灣內...
閱讀詳情 »重大傷病支出首破2千億「吃掉總額3成」 健保喊檢討30項範圍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人口老化、加上醫療進步存活長,根據健保署最新統計數字,去年底全台領有「重大傷病卡」國人人數已有約90萬人,醫療費用更是首度突破2千億,足足占了健保總額近3成,這讓健保署今(2)日表示,將持續針對現有30項重大傷病進行滾動式檢討,希...
閱讀詳情 »手指「卡關」不靈活 難伸直… 醫師教你這樣破解難纏「板機指」
▲(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手指疼痛,甚至彎下去就卡住、扳直就「喀」一聲?當心「板機指」已經上身了。醫師表示,要破解「板機指」一開始可藉由手指體操,搭配蠟療、熱療、電療或紅外線光療等方式改善疼痛,促進組織修復,恢復活動度,如果進展較嚴重則可注射類固醇,以達到長時間的舒...
閱讀詳情 »做大腸鏡不花白工! 檢查前3天「清腸」得這麼做才對
▲(照/國泰健康管理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大腸癌高居台灣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一般人都知道要及早揪出大腸癌得靠大腸鏡檢查和糞便潛血的篩檢,但怎做大腸鏡才不會做白工,其實檢查前有些準備事項得注意,醫師提醒,檢查的前3天一定要進行低渣飲食,停止食用蔬菜水果、乳製品、高纖豆漿等,而易在腸壁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