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後車滑過一瞬間「手指只剩皮連著」 麵包師傅慘斷4指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開個車門竟一口氣夾斷4根手指!一名39歲的麵包師傅,日前在送完貨的途中,開車門正準備上車時,就不慎慘遭後方車輛的後照鏡拍打,當場造成左手指被夾斷4根,血流如注,更痛到失去知覺,被緊急送醫治療,幸好醫師與時間賽跑搶救接回,否則如果超過2到6個小時之後才就醫,斷指的壞死機率也會隨之提高。

該名男子回憶,那天車子暫停在路邊,沒想到人才剛上車不久,即將關上車門,結果一台車子突然從後方急駛而來,剛剛好後照鏡就夾到還在車門上的手掌,當時還沒有感覺到痛,隨後立即報警、叫救護車,直到醫院急診,才發現左手的第4指甚至僅剩下皮膚掛著,在醫護人員初步處理傷口時,便痛到失去知覺。

大林慈濟醫院整形外科醫師許宏達表示,男子到急診時,除了大拇指之外,其他手指骨頭有開放性骨折,X光片檢查中清晰可見第4指骨頭幾乎全碎掉,同時肌腱及神經、血管都斷掉了,於是趕緊安排手術。幸運的是,男子術後骨頭癒合良好,不僅保全手指知覺與外觀,更能繼續從事最愛的麵包店工作。

面對粉碎性骨折,許宏達說,一方面要將碎掉的骨頭一一組裝回去,同時還要把斷掉的神經、血管接回,接著拼湊完成的骨頭再利用釘子固定住,過程中需要花費較多時間,但又得與時間賽跑,搶救接回的手指功能,避免斷肢的命運。

許宏達指出,雲嘉地區發生斷指的情況不算少,除了剁肉不慎剁斷手指的案例,隨著工業區增加,也經常接到工作中手指被捲入機器的病人。通常手指被直接剁後要接回的機率比較高,若是直接拉扯斷或合併粉碎性骨折時,因血管都被破壞了,需再拿身體別處的血管做移植,要再接回來的機率就低一點,加上粉碎性骨折的傷口曝露在外,增加感染問題,如果超過2至6個小時之後才就醫,斷指的壞死機率也會隨之提高。

不慎斷指該如何處理?許宏達提醒,當發生斷指意外時不要慌,首先將斷掉的手指找回來,接著再用生理食塩水溼潤紗布包裹斷指,後續再泡入冰塊中裝袋帶到醫院,盡可能在2個小時內就醫做手術接合。千萬不可將斷指直接放入冰水中,以免造成細胞壞死而影響後續的治療效果。

照片來源: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健身族注意!加拿大知名乳清「能量棒」竟違規 食藥署驗甜味劑超標

難怪腎不好! 衛福部調查竟還有2成人不知「驗尿」可查腎功能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衛視中文台《請問你是哪裡人》日前邀請包偉銘、林利霏、吳東諺、禹安及阿諾上節目分享自己的助眠的好秘方。阿諾說自己是個淺眠睡著又會一直做夢的人,連睡著都會夢見製作人對她大吼要她眼睛睜開,結果就是越睡越累,為了助眠她自創「比讚睡眠法」,原本大家以為她在胡扯,沒想到于美人跟著照做後,就算站著仍是猛打哈欠,還...

閱讀詳情 »

▲(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哈格比颱風外圍環流及低壓帶影響,台灣不少地區都有強降雨,而大雨過後,疾管署提醒,在這新冠肺炎防疫期間,還得費心多提防其他4種傳染病可能蠢蠢欲動,包括登革熱、鉤端螺旋體、類鼻疽以及破傷風,皆有可能在大雨後上身,民眾應該落實環境清潔與整頓,並確實做好...

閱讀詳情 »

▲(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肆虐下,中國又爆出新病毒疫情,根據外電報導,中國當地今年以來已有超過60人染病,7人死亡。而經由蜱叮咬傳染的「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SFTS)」,去年11月台灣也發現首例,當時便懷疑可能是候鳥帶蜱跨越國境而來,並在今年4月列入法定傳染病...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採訪報導) 去年國人10大死因,有一半疾病與代謝症候群有關,其中腰圍是評估代謝症候群重要指標之一,根據國健署2018年成人預防保健資料顯示,全台40至64歲中年人口逾5成腰圍過粗、三高中有一項異常,45歲後女性的代謝症候群增長率更是男性的2倍,國健署署長王英偉呼籲民眾養成良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